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你瞭解多少?,山西結婚風俗

女兒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習俗,人稱“媳婦哭,孃家富”。明清以來,山西各地完整的六禮已經不復存在,婚禮也是從簡。本期小編就要帶你去山西文化了解山西的結婚風俗。

山西結婚風俗,你瞭解多少?

議婚,又稱“議親”,是商議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階段,舊時包括“求婚”、“過帖”、“相親”等幾道程式,到準備定婚為止。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是由男女雙方父母根據對方的門第、家境及品貌等條件決定婚事成否,男女當事人是沒有多大發言權的。

“無媒不成婚”,議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長委託媒人或託靠親友、鄰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親”。這一程式相當於“六禮”中的“納采”。

如果女方家長答允考慮結親,男方便再次託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詢問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開八字”,請陰陽先生“合婚”,審看男女雙方的命相是否相合。山西長治一帶稱之為“取四柱”,雁北一帶稱之為“換婚單”。這一程式相當了“六禮”中的“問名”。

男女雙方“八字”相合後,兩家即擇吉日傳換庚帖,晉北一帶叫“送契”,重新寫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時等事項。在具備訂婚條件的情況下,男女兩家還要“相親”,又叫“相門戶”、“看屋裡”

經過議婚階段,男女兩家對婚事都持肯定意見,便可正式定婚,即“許親”、“定親”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鄭重地送去聘禮,數量多少,一般因時因地,視家境貧富而定。這一程式相當於“六禮”中“納吉”的後一部分內容和“納徵”,雁北一帶稱之為“下茶”,晉南一帶則稱之為“過大禮”。

男女雙方訂婚,一般選擇夏曆三、六、九等吉日,雙方家長要在選定的這一天分別設筵款待親友,名為“定親飯”。在翼城一帶,“吃麵”則僅限於女家,稱為“吃許口面”。

定親這一天,晉東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麵粉給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麵粉夾上小米煎成油餅,再送給男家。男方以之分送親友、鄉鄰,稱為“通知”。

晉南襄汾一帶,男方送給女方的的東西要湊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給男方的東西中,還要有十包摻有鹽末的麥麩。男方送給女方“定親衣”、戒指、耳環、手鐲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寶、扇子、荷包、褲帶一類。其中褲帶尤不可少,隱喻“從今以後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將為你侍奉巾櫛,脫衣解帶”。

TAG標籤:風俗 山西 結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