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你瞭解嗎?,合肥結婚的風俗文化

中國是禮儀之邦,結婚又是人一輩子的大事,所以在我國的各個地方,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都非常重視婚姻嫁娶。長期以來,每個地方都形成當地特色的婚俗。在合肥,也有特別的結婚習俗,體現了豐富的合肥文化內涵,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合肥結婚的風俗文化,你瞭解嗎?

合肥的傳統婚俗,突顯合肥地域文化的特色,匯南北婚俗之精髓,又不失個性。如在成婚那天,合肥的新娘進洞房前,要與新郎交換鞋穿,雙方穿著對方的鞋,共入洞房,表示夫妻同行和諧(鞋),白頭到老。

花轎將至男家時,以三聲炮通報,男家也放鞭炮迎接。臨門,先由兩位長嫂各持一火把迅速繞轎一週,並唱道:“老嫂燎轎,天神知道;火把一照,邪氣跑掉。”以此,除去沿途所沾邪氣,這叫“燎轎”。然後,新郎在轎前長揖三次,恭請新娘下轎。接著,“全福人”開啟轎簾,由大姑小姑扶新娘下轎,並說:“要想發,大姑拉;要想有,小姑扭。”此時,大門緊閉,必須由新娘上前喊道:“娘!開門。”這叫“改口”。婆婆在門內問:“來家是否聽話?”“一切都聽婆婆吩咐。”有問必答,直到滿意後才開門讓進。合肥有些地方,故意把喜轎攔在門外,叫也不開,謂之“憋性子”。

新娘下轎時,有一位“全福人”手拿米鬥或簸箕,裝上米穀和豆子,往轎裡和地上拋撒。近代,改用金銀紙屑。新娘下轎後,腳仍不能沾地,由幾塊紅氈或布袋鋪在路面,交替向前延伸,新娘一一踩過,謂“傳袋”,旁邊有人喊“一代傳一代,十代傳十代……”一直喊到萬代才罷。

合肥過去有給新娘挑蓋頭的習俗,就是在客人中選一能唱者,用秤桿挑蓋頭,邊挑邊唱:“小小秤桿圓溜溜,出在魯班山裡頭。張班砍來李班修,一路明星照到頭。拿到長街做買賣,人家請俺挑蓋頭。我把蓋頭挑起來,娘婆二家都發財……”唱完挑起蓋頭就走,後由東家用香菸、糖果等物換回。氣氛十分歡樂。

鬧房,有文鬧和武鬧,文鬧是新人對詩、對唱、互相考問。武鬧,有的出於善意,只是語言動作粗了些;有的則過於庸俗,甚至野蠻,如把新娘按倒在床上,脫鞋脫襪,扒衣服,語言帶挑逗性,甚至不堪入耳。無論文鬧或武鬧,家人一般不予阻攔,稱“鬧發鬧發,越鬧越發”。通過鬧房增加歡樂喜慶氣氛,同時儘快克服男女生疏感,打破僵持局面,促進感情融洽。

鬧房至半夜,吹鼓手吹起喇叭,大放鞭炮“送房”,親友告辭。伴娘送來酒菜與成雙碗筷,新人喝“交杯酒”,舊時稱“合巹”,是指新郎新娘在洞房內共飲合歡酒的意思,古時合巹是指破匏為二,合之則成一器。匏就是匏瓜,俗稱葫蘆。匏瓜分為二,象徵夫婦原為二體,以線連柄,又合二為一,因為匏“苦不可食”,用其盛酒,象徵同甘共苦,成琴瑟之合,合而生育,共建美好生活。後來改為喝交杯酒,所用器皿,由匏改用酒杯。所謂交杯,即新郎、新娘各執一杯,先喝一口,然後換杯互飲。現在為手臂交叉,互飲對方杯中酒。

飲過交杯酒,伴娘和“全福人”等告辭,新婚夫婦鋪被就寢。

有的地方在新人就寢之後,有人躲在窗沿下偷聽新婚夫婦竊竊私語。合肥民間有“三聽”,即“婆母聽”、“姑嫂聽”、“親友聽”。“婆母聽”有的是“聽病變”,以防房事發生意外;有的是“聽人品”,從言語察看新娘的品行。“姑嫂聽”主要是從新娘的言語中看以後是否好處;“親友聽”大都是惡作劇,找些笑料。有些新人早有準備,整夜沒有聲響。

婚後第三日,新娘回孃家省親稱為“歸寧”,俗稱“回門”。夫婦同往,稱為“雙回門”。孃家以酒宴招待。回門的意義不僅在於女兒探望父母和其它孃家人,同時因女兒嫁夫,人生鉅變,遇到諸多新的問題,又難以對外人啟齒,只好利用這個機會當面請教母親。對新郎來說,拜門認親熟悉岳父家庭和親屬關係,以便增進往來。父母通過接送、過禮、進餐,表達心理祝願,規勸女兒、女婿。回門一般是當日返回。肥西高劉一帶,一個月後孃家來人接回女兒,住滿一個整月,稱為“住對月”,俗語有“三天回門六天接,一個月回去住對月”。

TAG標籤:結婚 風俗 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