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先吳與商周文化結合,吳文化的兩個文化源頭

自春秋時期以來,吳文化的發生到明清之際,都是吳文化的成長階段,歷經了數千年。在這個階段,吳文化已經不是最原始的吳文化,是先吳與商周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了,本期的吳越文化為你介紹吳文化的兩個文化源頭。

吳文化的兩個文化源頭:先吳與商周文化結合

所謂文化,其實就是“以文化人”和“自然的人化”。何曉明先生認為:“凡是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於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結果,都屬於文化。”毫無疑問,有了人和人類社會,就有了人類的文化。由此,在一個大歷史和長時段的層面上,遠古至春秋時期當是吳文化的發生階段。

那麼,吳文化又是如何發生的呢?一般來說,吳文化是本土先吳文化和中原商周文化相激而生的,本土先吳文化和中原商周文化是吳文化的兩個源頭。就前者而言,我們今天所謂的吳地,根據太湖三山島的考古發現,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有了人類和人類的活動,他們創造了吳地最早的文化(我們稱之為先吳文化)。就後者而言,商代末期,泰伯、仲雍棄位南下東奔,中原商周文化因而化客為主,順勢由黃河中游地區移植太湖流域。這兩種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而且融和,便產生了吳文化。吳文化正是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和人物的條件下發生的。

應該看到,第一,中原商周文化和先吳文化在發展水平上有所不同,當時的中原商周文化遠較先吳文化先進,當黃河中游地區已經出現了文字、青銅工具、階級和國家而進入文明時代的時候,太湖流域尚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時期,兩者之間確實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先吳文化和中原商周文化在基本面上亦有所不同,漁獵和採集是吳之先民的基本經濟活動,“文身斷髮”是先吳文化的基本風俗,而“商周時代是王權與神權結合的時代,是以祖神崇拜為核心,並具有濃厚宗教性質的巫史文化時期”,其生產也較為發達,兩者之間確實有很大的差異。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外來者的泰伯和仲雍要立足吳地,必然要克服這些差距和差異,必然要整合兩種不同的文化。《史記·吳太伯世家》載,泰伯、仲雍“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而“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這表明泰伯和仲雍站在先進的中原商周文化的高度,首先以形式開始,主動接受了先吳文化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得到了吳之先民的認同和接受。可以說,泰伯和仲雍的成功,首先源於文化,特別是先進文化的力量。

必須指出,吳文化的產生不僅是本土先吳文化與中原商周文化融和的結果,而且這種融和還主要是以一種和諧的方式進行的。如前所述,泰伯、仲雍來到吳地之後,“文身斷髮”,主動接受先吳文化的影響,這是一種和諧;而“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這又是一種和諧。不難發現,吳文化自發生始,就深深埋下了和諧的種子,和諧文化是吳文化的基本屬性。

吳文化的發生,因其注入了先進文化、和諧文化的因子,故使吳地由原始社會後期一步進入文明時代,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是吳地發展史上的關鍵一步,奠定了吳地發展的基礎,其後吳地種種的發展,都可追溯到這一步。

TAG標籤:源頭 商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