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廣東粵劇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全國所有地方劇種戶,粵劇是最先到國外演出,並發展到國外的。新加坡素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廣府戲”,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珠江三角洲等廣府民系聚居地。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廣東文化吧。

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粵劇文化

粵劇初稱“廣東梆黃”,又稱“廣東梆子”、“廣府大戲”等,是廣東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我國廣東、廣西、臺灣和港澳,在境外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為我國南方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劇種。

粵劇產生於廣東,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代中葉。此時,海鹽腔已傳入廣東,並有江浙一帶的戲班來此演出。明清時期,有諸多的外地班社來到廣東,有海鹽腔、弋陽腔、崑腔、梆子、徽調、漢調等。受這些外來聲腔的影響粵劇中有著明顯的弋陽腔和崑腔的成分。

粵劇於明朝中葉開始萌芽,孕育於本地班。據史載,早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在佛山、廣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瓊花會館這一行業組織。經過不斷髮展,逐漸形成了廣東化了的江西弋陽腔、江浙崑腔演唱梆黃為主體的劇種,這一劇種實際上是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結合而成。

直至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樂,以廣州話演唱,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地方戲劇——粵劇。粵劇有別於外省戲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既屬於中國寫意派戲劇範疇,又具有輕快流暢、新款善變的個性,享有“南國紅豆”的美譽。

清道光年間,廣州的戲班分為“本地班”與“外江班”兩種,本地班多演梆子腔,“外江班”則演徽班戲。到了清咸豐年間,粵劇藝人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自封為王,因此清政府禁絕粵劇15年。這15年中,粵劇藝人只得搭班加入漢劇和徽劇的戲班中,也有掛著京劇等其他劇種名頭進行演出的。如此一來,粵劇中的梆子腔和二簧腔開始合流,甚至二簧的成分超過了梆子。

曲牌有牌子和小曲兩類。牌子多數吸取於崑曲和弋陽諸腔中,以及廣東民間禮儀牌子樂曲;小曲有戲曲的過場音樂、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其樂曲有:柳青娘、梳妝檯、賣雜貨、旱天雷、孔雀開屏、紅繡鞋、百花亭、孟姜女、玉美人、送情郎等,還有新創的曲子:恨填胸、尋針、催歸、戲妲己等。牌子和小曲的傳統曲子多數為器樂曲,有著較為固定的旋律。

粵劇的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並經反覆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

在農村活動的“過山班”保留著早期粗獷、質樸的特點,不少名演員都具有單腳、筋斗、甩髮、髯口等方面的絕招。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包括剛頸有力的靶子、手撟、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臺功。角色登場後,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頗罕見。

舞臺美術風格近乎寫意。佈景簡單,劇中規定情境,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程式不能表明時,就用牌子寫上“河邊”、“高山”等文字說明。

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於生活氣息等方面都頗有改進。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但也從生活中提煉、創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並從電影、話劇中借鑑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