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各種團體的,群體的或者個人對文化遺產的實踐,技能,表現形式或者表演等等都被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小編找了一些關於煙臺文化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料。你知道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吧!

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掖縣滑石雕刻:
  掖縣滑石雕刻是原產于山東萊州的一個以當地特產“萊州玉”為原料進行手工雕刻的工藝品種,它在我國滑石雕刻工藝品中佔居重要地位,是北派滑石雕刻工藝的發祥地,也是萊州民間美術工藝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藝術沉澱。
  掖縣滑石雕刻源於宋代,興於清代,盛於上世紀60-70年代。明清以來縣城周圍,特別是在現永安路街道轄區所屬村莊,以滑石雕刻技藝為業的家庭作坊,如雨後春筍,紛紛建立。建國後,在此基礎上組建了萊州市雕刻廠,並有三十餘村組建了村屬雕刻組,後來雕刻藝人遍及八十餘村莊,從業人員數以千計。
  使掖縣滑石雕刻達到了鼎盛時期,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形成長江以北最重要的滑石雕刻工藝品產地和出口基地,成為萊州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煙臺剪紙:
  煙臺地形為低山丘陵區,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並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樹一幟的民間藝術—煙臺剪紙。

藍關戲:
  藍關戲是流傳於膠東半島的萊州及招遠等地的一個古老的高腔劇種,是弋陽腔在膠東的後裔。據有關典籍記載、著述表明及歷代藝人的口碑資料,藍關戲始於明末,興於清初。明代末年,弋陽腔在其風靡全國之時傳至萊州,成為早期“藍關戲”發生的重要契機,促使了它的孕育和萌生。
  藍關戲即是以“錯用鄉語”的音調特徵沿襲和模仿弋陽腔,“其節以鼓,其調喧”的表現形式和吸收了膠東的民間曲調及其他成分。
  關於“藍關戲”的名稱,也還有幾種說法。有說“藍關戲”主要劇目是唱韓湘子的故事為多,其叔父韓愈,處處過難關,取了難關的諧音,故名“藍關”;又有說“藍關戲”幫腔用弋陽腔(高腔),來自南方故稱南官腔,因而叫“南官戲”(“官腔”之稱,見張次溪《戲劇漫話》);還有說“藍關戲”叫“連字戲”,取其連續不斷的意思。

海陽大秧歌:
  海陽秧歌的歷史,據現有資料可追溯到明初。鳳城鎮建設村趙炳書家藏《趙氏譜書》中記載:“二世祖趙(通)世襲(大嵩衛)指揮鎮舞誥封武略將軍。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賜‘七葉行祥’金額,懸匾穀旦,諸位指揮偕縉紳光臨賜賀,樂舞生聞韶率其創練之秧歌,舞唱於庭,其樂融融”。
  洪熙一年為公元1425時已有秧歌活動於今海陽鳳城。據上所述,海陽秧歌是源於漢,創於明,興於大嵩衛城(今鳳城)
  海陽秧歌的興盛時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衛設海陽縣以後。海陽舊縣城鳳城,依山傍水,海運方便,是當時海陽經濟文化的中心,這勢必促進了民間藝術的發展。當地有這樣一首民謠:“鄉下秧歌進了城,先拜娘娘後耍景;正月十五不進城,過日來了攆出城。”說明秧歌當時已成為慶賀節日不可少的活動內容,而鳳城已是四鄉秧歌的活動中心。
  海陽秧歌得以逐步發展、日趨成熟,重要因素之一是它能不斷地吸收各種外來藝術的精華,如乾隆三十五年海陽柳樹莊人陳英弼編寫的秧歌劇《陳老喜勸子跑四川》序中所述:“餘隨胡公廷章供職邛州,甚愛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
  由此可見,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陽秧歌的音樂唱腔就已經借鑑蜀歌了。另外,海陽秧歌中“樂大夫”俗有“螳螂門”、“八卦門”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動作汲取了不同拳術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風格。

TAG標籤:煙臺 物質 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