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溫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麼

溫州是東甌名鎮。有著十分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特別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各級的遺產名錄中的專案就佔有336個。而本文小編就列舉了溫州文化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些專案,讓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

溫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麼

燈盞糕:
  溫州小吃首推燈盞糕。市區解放街(解放北路)和鼓樓街的交叉口,就是大名鼎鼎的扁頭燈盞糕了。據說,清光緒年間溫州有姓陳的兄弟二人,在市區東門陡門頭路亭制賣一種形似燈盞的點心,形似燈盞,獨具風味,一時名聲大振,便被稱為“燈盞糕”。味道自然不同凡響,外皮酥鬆脆甜,肉餡則煞是爽口。

甌塑:
  甌塑,俗稱彩色油坭塑,又稱“彩色浮雕”,是浙江溫州獨有的民間藝術,是溫州市獨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品。它是用桐油和泥碾細合成為原料,運用堆塑技藝的手法,用於裝飾寺院、廟宇門壁和民間嫁妝品,如梳妝盒以及傢俱漆器等。
  源於漢代,由中國漆器藝術中的堆漆工藝發展演化而成,色彩豐富,技法繁多,題材廣泛,規格不限,廣泛應用於建築浮雕、壁畫、裝飾圖案及藝術掛件等。“甌塑”與“黃楊木雕”“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浙江三雕一塑”。

甌繡:
  甌繡,又稱畫簾,是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產於甌江地區;也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它與湘繡、蘇繡、蜀繡合稱中國四大名繡。甌繡是中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有“發繡外交”之說。
  甌繡是從裝飾生活用品逐漸發展起來的刺繡工藝,早期的繡品有神袍、戲裝、壽屏等,後來又擴充套件到刺繡山水、人物、走獸、書法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裝飾效果,是中國刺繡工藝中獨具特色的精品。
  2001年浙江省將其列為重點保護藝種之一;2006年入選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甌繡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有《白石老人》、《鶴鹿同春》、《錦羽迎春》等。

細紋刻紙:
  細紋刻紙是浙江省樂清市流傳的一項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主要集中在樂清市象陽鎮的寺前村、後橫村,北白象鎮的東才村及樂成鎮、柳市鎮、翁垟鎮等地。樂清細紋刻紙具有纖細優美的風格,與粗獷豪放的北方剪紙對照強烈。
  它的刀法精妙入微,圖案細如髮絲,工而不膩,纖而不繁,可以在一寸見方的紙面刻出50條線條,其紋樣細如髮絲,且憑竹刀打的經緯格子線,隨心所欲地刻出裝飾紋樣。

黃楊木雕:
  黃楊木雕是以黃楊木為原材料的民間雕刻工藝品,主要產於浙江省樂清市。黃楊木生長緩慢,故古語有云:千年難長黃楊木。但由於其木質地堅韌光潔,紋理細密,色黃如象牙,年久色漸深,古樸美觀,硬度適中,是一種雕刻小型圓雕的上佳材料。
  黃楊木雕最早作為立體雕刻的工藝品單獨出現,供人們案頭欣賞,目前有實物可查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李鐵柺”像,現儲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明清時期,黃楊木雕已經形成了獨立的手工藝術風格,並且以其貼近社會的生動造型和刻畫人物形神兼備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內容題材大多表現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晚清民國以後的黃楊木雕圓雕小件以其古樸而文雅的色澤、精緻而圓潤的製作工藝,適宜把玩和陳設等特點,一直深受收藏者的喜愛。

TAG標籤:溫州 文化遺產 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