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深圳石巖客家山歌,非物質文化遺產

客家山歌是中國民歌體裁中山歌的一種,歌曲的內容廣泛,語言樸素生動。深圳石巖的客家山歌比較平實婉轉,在當地廣為傳唱。客家山歌不僅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深圳文化裡不可割捨的一部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圳石巖客家山歌

深圳石巖客家山歌是廣東省省級文化遺產,流傳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的漢族民歌。在客家人居住的各個社群,用客家話唱,基本是四句和五句七字型,第一、二、四句押韻。演唱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個人自唱也可以兩人一唱一和,其中擂臺鬥歌是客家山歌最精彩、最激烈、最吸引人的一種演唱形式。

民歌起源
  石巖客家山歌和所有客家地區的山歌一樣,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風格特點。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細嗓三種。山歌歌體結構形式比較整齊劃一,山歌中的格式和閩、粵、贛、桂、湘、川、臺等地區大體相同,韻律也是平平仄仄的聲韻為基調,歌詞多以當地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口頭語言,生動、形象、風趣,往往以物抒懷,真情實景,寓情於景。

民歌體裁
  在種類和體裁上,石巖客家山歌有山歌號子、愛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駁尾、戲謔性、虛玄歌、逞歌、猜調、哀歌等。其表現形式主要有:賦體山歌、比喻山歌、起興山歌、疊字山歌、雙關山歌等。除了勞動山歌以外最精彩也是最精華的一部分應該說就是客家情歌了,佔客家山歌很大一部分比重。

石巖客家山歌對研究客家先民一千多年前的先後五次大遷徙過程中,長期以來與當地人相處、互相取長補短、與南方各地的土語山歌互相混化與影響的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研究古代漢族音樂發展及客家山歌音律藝術及語言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