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高昂而又富有節奏感的東北方言

雪村的一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讓東北人火遍大江南北,身邊的東北朋友也是如傳說中的義氣和豪爽,東北人的性格造就了東北方言的傳播速度,簡單易學並且易懂。那麼,你想知道東北方言的發展歷程嗎?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遼寧文化吧!

高昂而又富有節奏感的東北方言

其簡潔、生動、形象、高昂,東北方言是南方方言中的一種.富於節奏感,與東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由歷史的熔鑄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獨特的多元性文化現象。東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東北方言的形成,有助於我解東北方言中蘊含著的中華民族文化特色。多元民族文化

東北方言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結晶
  多民族間300多年的互相融合,東北是一個漢、滿、蒙、回赫哲、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錫伯、朝鮮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逐漸形成東北地區獨具的風土人情和地方特色,並保管下無數反映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的詞語,使東北方言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如,東北方言中的“哈喇”(肉和油變質)“喇忽”(遇事疏忽)為滿語;松花(紅色)江為女真語;吉林為滿語,吉林烏拉“吉林”意為“沿”,“烏拉”意為“江”簡稱,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倫(邊防哨卡)湖為錫伯語等等。

東北方言中的外來語吸收現象
  東北方言中不僅融入了眾多的滿族等少數民族詞彙,還融入了俄語等外國語。如,稱下小上大的水桶為“畏大羅”、稱麵包為“列巴”(俄語)等。

東北方言中的正字誤讀現象
  語言的發展是由中原地區向全國擴散的,尤其滿族入主中原後關內漢族衝破封禁出關到東北地區謀生,俗稱“闖關東”,還有清朝時大批流放人員來到東北,都給東北注入了中原語言和文化。但由於發展的不同步和傳輸手段落後造成的差異,有很多正字在傳播中被誤讀,並約定俗成為方言。如,東北人常說的“母們”(我們)、“那嘎噠”(那個地方)、農村稱呼老夫婦為“老姑姆倆”(老公母倆)、“幹哈”(幹啥)、“稀罕”(喜歡)都是誤讀而形成的。

東北方言中的一字多義現象
  一字多義也是東北方言的一種形成方式。如“賊”,在普通話裡是小偷,在東北方言裡則有“非常”和“特別”的意思。“犢子”在東北方言裡是貶義詞,近於“混蛋”的意思。但是語言環境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犢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閒扯、不幹正經事兒的意思。

東北方言中的有待考查現象
  有一些東北方言很難找到它的出處和來歷,外地人很難理解,但是東北人熟悉、認同、運用它。比如,“埋汰”(髒)、“整個浪兒”(全部)等。

東北方言與其它方言一樣,其形成不是單一、孤立的,所以我們有必要順著東北方言這條藤,挖掘蘊含著的豐富的東北文化現象。

可能你也喜歡:
  獨樹一幟的十二木卡姆
  唯一的新疆漢語劇種——新疆曲子戲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珍品之一的南京雲錦
  蘇劇——蘇州文化的“三朵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