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婚嫁文化/列表

客家人嫁女兒的流程,客家結婚風俗有哪些

  結婚是愛情轉換為親情的過程,意味著兩個相愛的人組成一個新的家庭。由此可見,結婚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新人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我國各地區的結婚風俗都存在差別,這就要求新郎新娘在結婚前必須瞭解當地婚俗。

客家結婚風俗有哪些 客家人嫁女兒的流程

議婚

  客家婚俗規定,女子十多歲的時候家人需要選擇一個時間做些東西然後分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來示意自己的女兒已經長大成人,到了可以配婚的年齡。而有的男子要是得知了可以託媒人來向女子方提親。然後根據兩個人的生辰八字來進行推算,看似否合適或門當戶對。如果算出來是“相生”而不是“相剋”,則是“天作之合”,那麼男方家就要委託媒人去議聘。

訂婚

  以前的人將訂婚稱為定親,訂婚是男方家擇日請媒人帶上雞鴨魚肉、喜炮花燭、首飾、衣服及聘金等送到女方家。在和雙方父母商量從而選擇娶親日子。選好及確定了婚期後,男方提前數月或半年用紅貼寫好送至女家。此後,男方加緊佈置新房、準備禮品、籌備婚宴及婚禮事宜備等來準備迎娶,而女方家則也抓緊為女兒準備嫁妝,確保女兒出嫁萬無一失。

迎親、拜堂

  迎娶又被叫作接親,男女雙方的家裡都要佈置好為了兩個新人婚禮。而女方在出嫁的前一天,再將嫁妝送到男方家。嫁妝主要有四季的衣服、箱子之類等。還要注意的是接親的人數必須是單數去,而雙數回。新娘迎回男方家後,在佈置好的大廳有父母、有長輩、還有紅燭高香,伴隨著喜炮舉行兩人的拜堂儀式。一是拜天地、二是拜高堂、三是夫妻交拜。接著再由新娘為男方的父母奉茶,新娘作揖,受禮者要給新娘拜見的紅包,象徵著誠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