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客家民俗有哪些,客家民俗文化介紹

風俗習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客家風俗絕大部分是從中原地區帶過去的,所以形成了客家民俗與中原民俗相互碰撞與相互融合的現象。本期的民族文化帶你瞭解客家民俗文化介紹,客家民俗有哪些。

客家民俗文化介紹,客家民俗有哪些

客家大都是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移民來的。客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同時將其風俗也吸收、融合於自己的風俗之中,又在與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們的良風美俗,加上客家人口眾多,居住地域廣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風俗在傳承和變異中,顯得特別豐富多彩,包羅永珍。

客家風俗是一個民族在生產、服飾、飲食、居住、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信仰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廣泛流行的、經常重複出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就是人們自覺的喜好、風氣、習尚和禁忌等,它流行於民間,為大眾所自覺傳承。漢族文化歷史悠久,風俗源遠流長,已有上下5000年連綿不絕的歷史。這一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歷史優勢,使得漢族的風俗,無論哪一種、哪一類,都格外豐富而迷人。

客家的風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為漢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風俗具有凝聚力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儘管客家風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風俗的基本內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這無論是哪一個省、哪一個地區,也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在港、澳、臺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處西方民族包圍之中的客家人後裔,都無一例外。

客家風俗
  1、客家農村的“打吊聚”
  客家農村的“打吊聚”,意思是農村人閒暇時間或晚上,三、五個好友相聚在一起,搞點什麼東西吃。客家農村有句俗話:“打吊聚都要有個牽頭人。”意思是說,在閒暇時間要聚在一起,弄點東西吃時,也要有一個人出來組織、計劃安排。具體來說,牽頭人首先要確定好友有幾個,打吊聚的時間(在什麼時候)、地點(在誰的家裡搞)、吃什麼東西。到了約定的時間,三、五個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吊聚”了。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客家農村人的生活是較艱苦的。因此在那個時期,“打吊聚”時吃的東西都是比較簡單的:在靠近小溪邊的鄉村,白天,約好了晚上在誰家中“打吊聚”的三、五個好友,拿著捕魚蝦的工具在小河中捕魚、捉蝦。到了晚上,三、五個好友相聚在一起,在約好了的農戶家中“打吊聚”,用白天捕捉來的魚蝦,隨便炒了以後放些大米,煲粥吃。雖然用料簡單,但大夥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在“打吊聚”吃東西的時間裡,好友們個個談笑風生,好一派歡樂和諧的氣氛。好友們無所不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都談,當然,談得最多的話題就是農活和家事。“打吊聚”時吃的東西有時候也會豐富一些:還會加上一點豬肉,再加上米粉去炒米粉吃。有些時候最簡單的就是:在收穫番薯的季節裡,拿幾條番薯洗乾淨後放在鐵鍋裡,放些水進去“燜番薯”吃。

2、客家轎下酒風俗
  在客家地區,農家的妹子到了婚嫁年齡,在與男方確定了婚期後,在出嫁的前一日,女方家要宴請親朋好友,這一天就叫“轎下酒”。

轎下酒這天,出嫁妹子家的屋大門上貼上對聯:愛女出閣,佳婿乘龍,橫批:喜慶盈門。這對聯表達了妹子的父母對出嫁女兒的關愛和呵護,對未來女婿的讚賞!這天,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一陣陣歡笑,一聲聲祝福,非常熱鬧。另外,參加喜宴的親朋好友,要為出嫁妹子送上紅包,對出嫁妹子講吉利話,以表示關愛和祝福。

轎下酒後的次日(一般都是在轎下酒後的第二天),男方家的迎親小汽車來到女方的家門口,出嫁妹子動身出門前,手裡撐著雨傘,妹子的父親先拿一杯茶潑到雨傘上,口中念:“茶香酒香,子孫滿堂。”再拿一杯酒潑到雨傘上,口中念:“百年好合,五代同堂。”出嫁妹子坐進迎親小汽車裡。迎親車隊向著男方家進發。

客家民俗文化介紹,客家民俗有哪些 第2張

3、客家的拜祖神活動
  客家有傳統的拜祖神活動。拜祖神,指對已逝去的父母,乃至上祖英靈,都當作神明崇拜,而對直系上幾代(一般為上三代)祖神,則是最經常叩拜的。“生為人,死為神。”父或母死了,就要請和尚為之立神牌。神牌上寫著死者姓名、世輩和死後褒封的諡號,立於屍前,開始讓其子孫叩拜。此舉稱為家奠或家祭。屍體埋葬後,神牌移入用竹枝搭架外表糊紙的“靈屋”中,每七天由和尚司儀讓子孫叩拜一次,此舉稱為“做七”。

共拜七次,七七四十九天後,“靈屋”火化,由和尚在火化後的灰燼中拈回一撮“神燼”,盛入用紅布製成的三角形袋中,袋面照樣寫上死者姓名、世輩、諡號。此袋稱為“香火袋”,掛於祖堂左右兩邊牆壁上。此後,死者的子孫,便可在自己住屋的祖廳,按“香火袋”位置,各自叩拜自己的祖神了,一般農曆每月的七年級、十五都要叩拜一次。這是最常見的叩拜上幾代祖神活動。

對已逝去的曾祖、高曾祖以上的祖神叩拜,則是在固定時間或特定情況下進行的。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曾祖、高曾祖以上的神位,都經過“轉火安龍”移送到老祖屋正堂神龕安定了。

所謂“轉火安龍”,就是凡住屋祖堂左右兩邊牆上掛滿了“香火袋”時,就舉行“轉火安龍”,即把住屋祖堂所有“香火袋”統統取下火化,放入一個“大香爐缽”內,然後用特製“轎子”把它送到老祖屋,統一置入正堂神龕香爐內,並分別製成神牌安於老祖屋的神龕上。所以老祖屋便成了各族各系共同叩拜祖神的地方。每年過年則為各姓各族各系共拜祖神的時間。

大年三十,吃團圓飯之前,必須先行到老祖屋拜祖神,不拜祖神不準過年,這是客家不成文的規矩。大年七年級,則是全族全系集中,由族長統率叩拜祖神,否則被斥為“忘祖”。

拜祖神要有祭品。祭品一般用一隻宰好的雞、一條魚、一塊肉“三牲”組成。把“三牲”擺於神牌前,然後點燭焚香下跪叩頭拜祭,燒紙錢放鞭炮即告禮成。但大年七年級拜祖神的祭品必須是齋品,多為年糕、年點、糖果三盤或五盤組成,其餘禮儀相同。

還有祭祖祠、掃祖墓,實質也是拜祖神,只是形式比較隆重,禮儀比較複雜。祭祖禮儀多為全姓全族共祭祖祠,共掃上祖墓時舉行。祭祖要請吹鼓手吹打,要請禮生唱禮司儀,祭品則以宰後的整豬、整羊和“五珍”(山珍海味擇五樣)組成。要宣讀祭文,行“三跪九叩三獻”大禮。客家拜祖活動現在仍很普遍,只是今人多在祖神、祖墓前獻花圈、花束、花籃,行鞠躬禮作為拜祭。

4、湊谷會
  舊社會老百姓家中遇有大事,需要較多的錢開支時,國家銀行一般是不貸款的。老百姓遇到娶媳婦、繳孩子讀大學、建房屋、買田地、治喪等大事,只有靠民間的借貸來解決。其中有一種形式就是“湊谷會”。

“湊谷會”首先由會首發起,一般湊十至十二人(戶)左右參加。會首起會時,先得設盛宴招待會友。宴席請完後,每人擔一石谷到會首家,這樣會首就能一次得到十多石谷,要辦一件大事就不成問題了。

第二年夏收後,會首又設宴請會友。宴席後,除會首外,其他會友要得第二輪的,則用“標”的方法進行,以“標”得最高額的得第二輪谷會。如得“標”的為利三鬥谷,除會首應交一石谷外,其他會友只交七鬥谷給得會者,以後每年如此。但得過會的,每年都要交一石谷給得會者,十多年還清。得尾會的就可在最後一年得足十多石谷。

參加“湊谷會”的一般都是親戚、朋友,以支援的角度來湊會,大家都是守信譽的。又因時間長,緩解了還谷的壓力。就是有人湊幾份谷入會的,每年出三五石谷也不成問題。加上每年都是以實物來往,不怕什麼貶值。但個別遇特殊情況的也有爛會現象出現。

“湊谷會”的互借形式,在客家農村有廣大市場。當時以民間借貸形式,確實解決了農民辦大事的問題,對活躍農村經濟、促進社會進步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結束語】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風俗,這是當地文化發展而產生的結果。也是必然會發生的結果。
  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往往是當地的歷史、文化、環境而決定的,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逐漸發展強大,直至流傳下來。

TAG標籤:民俗文化 客家 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