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令人歎為觀止羌族多聲部民歌

羌族是一個有語言無文字的民族,羌族人的歷史幾乎都是靠著一代又一代用口傳承下來的。而音樂是人們對大自然、生活、情感嚮往的一種表達方式。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羌族文化吧!

令人歎為觀止羌族多聲部民歌

羌族是我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就已記載有羌人的活動。現今羌族主要分佈在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的茂縣、理縣、汶川境內和黑水、松潘及其東鄰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毗連的部分地區,所用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有南、北兩大方言,無本民族文字,很早以來就已通用漢文。

羌族人民勤勞樸實、能歌善舞,至今仍保留著古樸、深厚及獨特的民間音樂。作為羌族民間音樂的一種獨特的音樂形式,羌族多聲部民歌則深深根植於羌民族的藝術土壤之中,與羌族人民的生活緊緊相連,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映襯著先輩們藝術創造的歷史光輝。

一、羌族多聲部民歌的歷史
  羌族多聲部民歌產生於何時,目前尚是一個比較複雜難以解答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羌族是一個有語言無文字的民族,它的歷史文化主要通過羌族人民世代口傳心授傳承下來。因此,記載羌族歷史的文獻資料十分有限,至於研究羌族多聲部民歌的歷史就更無法從史料入手。

但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去推斷羌族多聲部民歌存在的久遠:其一,古老的歌唱習俗。自古以來,富有音樂天性的羌族人民“以歌代文”,用歌聲來記載歷史、傳播文化、教育後代,並且在辛勤的勞動中,歌唱大自然,歌唱生活,憧憬未來。

其二,原始的生產方式。產生羌族多聲部民歌的羌區多在交通不便、自然環境惡劣的高山峽谷地帶。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羌民生產方式原始,生產力低下,在此種環境中生存,主要依靠集體勞作,長期以來互助互愛,而多聲部民歌也自然在這樣的集體勞動中產生。

其三,古老的歌詞。羌族多聲部民歌的歌詞除歌唱者即興編創之外,大多由世代相傳而來,有時演唱的多聲部民歌連歌唱者自己也不清楚其具體的含義。這說明目前的羌語與古時羌語有一定的區別。語言的發展在經歷漫長的時間的同時也會發生某些演變,以至於現今羌民無從知道自己所唱歌詞的具體含義。由此可見羌族多聲部民歌產生之久遠。

令人歎為觀止羌族多聲部民歌 第2張

二、羌族多聲部民歌的分類
  羌族多聲部民歌題材廣泛、語言生動、形式多樣。現今主要流傳於岷江上游北部方言區的松潘縣小姓及鎮坪部分羌寨中,形式以二聲部為主。

依據其不同的演唱場合和功用,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一)山歌
  羌語稱“喔都惹木”,即在山野田間所演唱的歌曲。

這類歌曲依據其演唱形式和表演場合的不同又可分為以下三類:
  1、“哈依哈拉”:多為羌族青年男女在山上放牧時演唱,也可以在山野行走時演唱。有時它還是一種資訊的傳遞手段。這類山歌的音調較高亢(高音部常用假聲演唱),旋律舒展,且常作四、五度跳進,節奏較平穩而悠長,多為五聲徵調式,曲式結構為樂段體。歌詞內容主要是對自然景物的歌詠和自我心境的抒發。演唱形式多為男聲重唱或男女聲合唱對唱。

2、“尕羅”:適合演唱此種歌曲的場合較為廣泛。音樂特點與“哈依哈拉”相似,但演唱人數限為兩人,演唱時常用顫音唱法,兩個聲部的旋律節奏相互穿插交替,形成對比式復調織體。歌詞以虛詞為主,並注重兩個聲部配合的音樂情趣。

3、“婁”:通常是婦女們在地裡鋤草或結伴而行時演唱的山歌,人數少則兩人,多則八人,採用女聲重唱形式。歌曲中常有相同的襯詞,曲式結構為樂段體。音樂充滿羌族婦女自由悠閒、淡遠清高的生活情趣。

(二)勞動歌
  系生產勞動時所唱的歌。羌語稱“直布勒惹木”,是羌族人民在犁地、收割、背運、積肥、撕玉米、打場等勞動中所唱的歌曲。

此類歌曲按照不同的勞動場合和勞動時間,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1、勞動中的“直布勒惹木”:通常是在田間收割糧食和平時田間勞動時演唱的歌曲。演唱形式是將在場的人分為兩組進行輪番對唱。這種對唱是以句為單位交替進行的。一般由一個聲部先唱,另一個聲部接唱,兩個聲部各有一位領唱者演唱高聲部,眾人演唱低聲部,二聲部之間構成分聲部式的支聲合唱。唱詞僅有無具體含義內容的襯詞或填入“麥子收割完了,大家盡情地唱吧!”之類的詞句。曲調簡短,多為上下句結構,節奏規整鮮明富於律動性,音調風味濃郁。

令人歎為觀止羌族多聲部民歌 第3張

2、勞動間歇的“直布勒惹木”:通常是羌民在勞動間歇休息時演唱的歌曲,因而歌曲節奏較自由。演唱形式僅限於男聲二人對唱且多用顫音唱法。曲體形式及風格特點與第一種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演唱時所唱的歌曲在時間先後安排上有一定的習慣,如上午唱的不能在下午唱,在後面唱的不能提前唱等。而歌詞一般無具體含義。

3、收工時的“直布勒惹木”:通常是在收工時或背糧食回家時所唱的歌曲。演唱形式為男女群體的合唱式對唱;音樂旋律活潑明快,表情輕鬆自然;節奏、節拍規整;調式的交替很有規律;兩個聲部之間常有聲部交叉;歌詞無具體含義,均為襯詞,且歌中常以“納登恰”作固定襯詞。

(三)酒歌
  又稱“西惹木”。它是羌族生活中的婚、喪、喜慶、請客迎賓飲酒時頌唱的歌,也是羌族民歌中最古老的一種歌唱形式。

此類歌曲的演唱形式以男聲二重唱為主。在藝術上則體現了較高水準:曲體結構一般為兩個樂段,第二段常常是第一段的重複引申或者是對比展衍,兩段銜接之處常轉換調性;音調高亢激昂,旋律常有四、五度跳進,節奏寬廣;演唱時常伴隨著大幅度的顫音,且音色變化多,歌聲時高時低,聲部之間一問一答,一上一下,大起大落,互為交織,極富感染力和表現力;歌詞內容多為歌手即興填詞,歌曲開頭以虛詞“厄羅納基,厄舍納依”作固定起句。

(四)風俗
  羌語稱“祖惹木”,是羌族人民在婚喪嫁娶、喜慶節日、祭祀等各種風俗性活動中演唱的歌曲。主要分以下兩種:
  1、“勒薩”:多在喜慶場合以盤歌(問答)形式演唱。表演人數不限,可多可少,分兩組進行對答,前呼後應,並伴以簡單手勢和碎步。曲體結構一般由兩個樂句構成,上句唱虛詞,下句唱實詞;旋律音調變化多樣,音域不寬,節奏平穩流暢;歌詞內容多為世代相傳的。

2、“頌經調”:包括“釋比”演唱的頌經調和羌民演唱的轉山調兩種。演唱形式主要是“釋比”與群眾集體演唱的二聲部合唱,情景莊嚴虔誠;旋律具有吟誦宣敘的特徵,哀婉低迴,節奏平穩凝重。

令人歎為觀止羌族多聲部民歌 第4張

(五)舞歌
  羌語稱“薩朗”,即羌族的集體歌舞形式。按歌舞環境的性質可分為兩種:
  1、喪事薩朗:羌語稱“乃布格惹木”,意思為喪事的歌舞,系邊舞邊唱,專用於老年人謝世後的喪葬弔唁活動。歌唱時多采用男女聲合唱式對唱,歌聲哀怨淒涼,節奏性強,舞步深沉緩慢,氣氛憂鬱悲傷,情緒莊嚴,唱詞多表達對死者的讚揚與懷念和對親屬的安慰。

2、喜事薩朗:羌語稱“勒魯惹木”,一般在各種喜慶節日時表演。歌唱時多為同聲或混聲合唱;歌詞大多用襯詞,無具體的含義;歌唱節奏和強弱交替的節拍感明顯;曲調短促;調式多有交替現象;兩個聲部之間為分聲部的支聲織體,表達了羌族人民樂觀豪邁的情緒。

三、羌族多聲部民歌的音樂形態特徵
  1、演唱形式。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羌族的多聲部演唱形式,大多有著固定的或相對固定的組織形態,其組合型別和特點以同音色(男聲或女聲)的合唱或重唱為主,也有男、女群體的合唱式對唱,較少採用混聲的組合形式。

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主要有:
  (1)勞動組合方式:不同組合形式的多聲部勞動歌曲,依附於不同組合方式的生產勞動。由於羌民族大多數的勞動是男、女分工進行的,因此羌族多聲部民歌多以男、女分唱的形式出現;

(2)自然環境:羌族人民的生活自然環境條件較差,歷來生產方式原始,生產力水平較低,在此種條件下生存,只能依靠集體的力量一起勞作,自然就在民歌演唱中形成以合唱為主的形式;

(3)生理特徵:由於在生理特徵上男、女音域各異,按自然音域混聲合唱,聲部間的距離過大,便會產生間隙的分離效果,而相同音色的合唱或重唱,其音色較容易協調,因而羌族的多聲部民歌主要以同音色的合唱或重唱為主;

(4)生活風尚:“男聲合唱”主要用於祭祀或酒宴上,而“女聲合唱”則主要表現在陪伴新娘或以婦女為主的集體活動中。因而多以同聲合唱或重唱為主。

令人歎為觀止羌族多聲部民歌 第5張

2、演唱方法。羌民在演唱多聲部民歌時無論參加合唱的人有多少,始終只有一人演唱高聲部,並且這個人擔任該曲的領唱,而其他所有的人都演唱低聲部。其中,擔任領唱的,一般都是嗓子好、演唱經驗豐富的歌手。在演唱方法上頗為特殊,即男聲多在開始的長音處用慢速的大幅度顫音,有時也用高亢的假聲;女聲多用平聲高腔,最高音區有時也伴隨著假聲或顫音唱法。

3、演唱特點。大多數羌族歌手採用徐緩的中等速度演唱多聲部民歌且廣泛運用中立音和“搖聲”。如常常把音階中的部分音級自由即興地唱得略高(微升—升)或略低(微降—降),或從上一音到下一音自然下滑。這種“搖聲”的技巧,主要是受羌族語言聲調起伏關係的影響,使其達到“字正腔圓”的效果。

4、聲部構成及聲部之間的關係。羌族多聲部民歌主要是領唱與合唱組成的二聲部,有時合唱聲部人多,偶爾也會出現三個以上的聲部。二聲部的進行方式在民間歌手中有“一個唱細點,一個唱粗點,要有底腳”和“兩頭平,中間鼓”的說法。

即領唱先起唱旋律聲部,合唱聲部則相隔一拍或數拍與領唱聲部重疊且常常重複領唱的起音,但隨後一定要唱出低聲部的感覺,與高聲部形成分聲部式的支聲合唱或重唱。兩個聲部曲中的結合:橫向多為同詞同節奏,少數歌曲中合唱聲部壓縮模仿領唱聲部,從而形成一定對比;縱向則自由靈活,音程的結合有大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純四度、純五度等,且二度音程的結合最為常見。曲末通常為同音結束且喜用慢速的顫音唱法的長音。

5、節奏與節拍。羌族多聲部民歌的節奏、節拍有自由與規整兩種型別,這兩種型別與多聲部民歌的體裁有相應的聯絡。山歌、酒歌、風俗歌中,多數節奏、節拍均較自由靈活而多變;勞動歌、舞歌的節奏、節拍多數鮮明、整齊。多聲部民歌的基本節奏形態有均分及非均分兩種。均分節奏大多出現在勞動歌或舞歌中;非均分節奏以短長型及長短型運用較多,多出現在酒歌、風俗歌等羌族古老的民歌題裁中。

6、音階調式。羌族多聲部民歌以五聲性六聲音階為主,其次為五聲音階和四聲音階。在調式型別上,主要分為單一調式:以徵調式和羽調式為主;功能性交替調式:在多聲部民歌中運用最多,以羽與角、商與羽的五度功能性交替調式和角與羽、羽與商的四度功能性交替調式為主;色彩性交替調式:以羽與徵之間的大二度和角與徵、羽與宮之間的小三度為主。

7、歌詞特點。羌族多聲部民歌的歌詞除歌唱者即興編創之外,大多由世代相傳而來,有的相當古老。因此,有時演唱的多聲部民歌連歌唱者自己也不清楚其具體的含義。歌詞結構與音樂結構結合緊密。

綜上所述,羌族多聲部民歌是羌族民間音樂中獨具代表的音樂形式,千百年來,始終與羌族歷史、羌族禮俗、羌族文化以及羌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緊緊相連,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映襯著羌族先民藝術創造的歷史光輝。但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當今羌族聚居地已不再是一個相對封閉和獨立的社會結構,導致現在許多羌族年輕人不再熱衷於本民族的民間音樂,而是更傾向於大眾化的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