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土族人的安召舞的細節,土族人的看家舞

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的特色舞蹈,土族也不例外。安召舞是土族地區廣泛流傳的舞蹈。土族“安召”意為“圓圈舞”,是土族人民歌頌人畜兩旺,五穀豐登,祝願吉祥如意的無伴奏圓圈歌舞。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土族文化中瞭解關於安召舞的細節都是什麼。

土族人的看家舞:土族人的安召舞的細節

土族“安召”舞蹈歌詞主要內容多半和周邊藏族的安召舞沒有多大區別,而且有很多的藏語演唱成分,大都是讚頌、祝福,祈求吉祥、人口平安、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豐收時節所唱多以慶豐收、謝神佑、嚮往美好生活為主。安召舞曲調據統計有十幾種之多,舞蹈樂曲為413拍,也有412拍。一般上句為正詞,下句為襯詞。

曲調高亢、嘹亮,速度平穩,並隨著歌詞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反映了土族歌舞音樂獨樹一幟的特點。

圓圓的“安召”,蘊涵著豐富的藝術情趣。俯首向地,是對大地的膜拜;舒袖朝天,是對蒼天的敬仰;雙手平託,是對朋友的坦誠;腳步穩健,是對生活的摯愛。

“安召”舞,動作簡單,基本上是“跳著轉”。起舞時,為首二人載歌載舞,領唱歌詞,隨後眾人合舞。“安召”舞蹈時先向下彎腰,兩臂左右擺動數次,然後跳高一步向右轉一圈。

在轉圈時兩臂舉上,通過雙翼般的手臂,表現飛翔的意境,使舞蹈柔美、輕盈,舞姿造型中,不論雙臂在頭上、在身側、或一前一後的哪一種姿態,手腕都在靜止的同時向下折腕。

尤其那些身著五彩花袖衫的土族婦女,將雙臂舞動起來,好似無數的彩虹在空中舞動,一片絢爛。“安召”中也蘊涵著一種力量之美,表現出一種內在的精神活力,充沛著血性與健壯的激越形態,表現著這個民族的積極進取的熱情宣洩的性格。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敕勒歌》這首來自一千四五百年前鮮卑語的古歌,讀後,馬上讓人聯想到土族先民馳騁在大草原上,以藍天為帳篷,以綠野為氈毯的豪邁氣概。

生活在這種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土族先民們心胸開闊、坦蕩、感情質樸、豪放。長期的牧放與狩獵生活,使他們和農耕民族的安土重遷、樂天如命的性格正好相反,練就了強悍、矯健的體魄和桀驁不馴、勇往直前的性格。在他們的民間舞蹈中,洋溢著來自大自然的的勃勃生機,是豪放與自信的“天之驕子”的形象。

TAG標籤:土族 安召舞 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