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盤點,歲月不饒人

在曾經的大街小巷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民間藝人們的獨特表演,糖畫,以及小人都是那時候的小孩子們為數不多的零食加玩具。這些傳統現如今也是隨著科技的發達漸漸消失。

那麼,本期民族文化瞭解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

歲月不饒人,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盤點

桃花塢木刻年畫:
  桃花塢年畫因曾集中在蘇州城內桃花塢一帶生產而得名。它和河南朱仙鎮、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四川錦竹的木版年畫,並稱為中國五大民間木版年畫。其在宋代出現,至明末已有完整的獨特風格,當時被稱為“姑蘇版”年畫。清初至乾隆年間是桃花塢年畫發展的鼎盛時期。

歲月不饒人,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盤點 第2張

彈棉花:
  彈棉花,又稱“彈棉”、“彈棉絮”、“彈花”,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歷史悠久,在元代即有此業,時至今日仍有操此行業者;舊時,農村有不少貧苦農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為人彈棉絮,俗稱“彈棉郎”。

彈棉花雖然在如今的城市裡已不多見,但40歲以上的人都會對“彈棉花”有著清晰的記憶。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彷彿就是一種魔術,讓孩子們驚訝不已。希望我們的子孫還有機會能夠看到這神奇的“魔術”。

歲月不饒人,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盤點 第3張

瑤繡:
  瑤繡是中華民族傳統手工刺繡的一種,是我國刺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廣西瑤繡歷史悠久,刺繡工藝精緻細巧。刺繡的圖案、花紋的顏色都有一定的規定,用布也很講究。

瑤繡反面刺繡是極為珍貴的、獨特的過山瑤文化,是標誌性的民族文化品牌,2008年,被列入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歲月不饒人,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盤點 第4張

雕漆:
  雕漆是中國傳統民族藝術,至少有一千四百餘年曆史。橫跨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在明清兩朝還是皇家宮廷工藝器物,歷來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和藝術價值。雕漆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漆雕、剔紅、剔黃、剔綠、剔犀、剔黑、剔彩、堆朱、堆漆,明朝中後期才統稱雕漆。

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塗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紋的技法。雕漆工藝是中國漆工藝的一個重要門類,也是北京傳統工藝美術的精華之一。它體現了我國工藝美術家的高超技藝和聰明才智,是中華民族傳統工藝的瑰寶。雕漆與景泰藍、象牙雕刻、玉雕齊名,被譽為京城工藝“四大名旦”之一。

歲月不饒人,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盤點 第5張

儺技:
  儺,是一種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現象。在我國的貴州、雲南等受巴蜀文化影響深刻的地區,流傳著一種古老而神祕的祭祀驅鬼儀式,參加者穿著色彩鮮豔的服裝,帶著看似恐怖的面具,邊舞邊跳,這種儀式的名字同樣古老而獨特,叫做“儺”。

包括儺儀、儺戲和儺技。踩住鋒利的刀梯向上攀行,又從燒紅的鐵犁上劃過,一雙赤腳卻毫髮無損。這就是被稱為“上刀山、下火海”的儺技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