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民族文化長河中的畲族歷史與文化,淺談

畲族,我國南方遊耕民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在畲族的瞭解中,其歷史和文化是最受人關注的,也是這樣的歷史文化內涵,使得畲族變得更加獨特。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畲族文化中看看畲族的歷史與文化吧。

淺談:民族文化長河中的畲族歷史與文化

畲族歷史:
  來源傳說:
  關於畲族來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說。此說認為畲族和大部分瑤族都家喻戶曉地流傳有屬於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盤誇瓜傳說,傳說的內容與漢晉時代分佈在長漢中下游的“武陵蠻”所流傳的盤誇瓜傳說大同小異,據此認為畲、瑤兩族與“武陵蠻”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瑤族中自稱為“勉”的“盤誇瑤”(或稱“盤瑤”、“板瑤”,“頂板瑤”、“過山瑤”)與自稱為“門”的“山子瑤,約佔瑤族總人價的一半以上也崇信盤誇瓜傳說。

在語言方面,雖然99%以上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居住在廣東惠陽、海豐、增城、博羅一帶的畲族卻操瑤族“布努”語,這種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的語言。在音調上,雖然有不少地方的畲族民歌類似客家的山歌詞,但福建寧德地區卻存在著完全不同子客家山歌的四種畲族傳統的基木音調(福寧調、福鼎調、霞浦調、羅連調),這四種基本調和自稱“勉”的瑤族和“布努瑤”的基本調有驚人的類似之處。

(二)東夷說。有人在畲、瑤同源於”武陵蠻”說的墓礎上,更進一步把畲族遠源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淮河與黃河之間的“東夷”裡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認為畲族和大部分瑤族同源於“武陵蠻”,而“武陵蠻”是“東夷”遷居鄂、湘西部地區後,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

已故的潘光旦教授把長沙“武陵蠻”的淵源關係往前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生活在淮河和黃河之間的“東夷”裡靠西南的一支“徐夷”。他認為“徐夷”與苗、瑤、畲都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後來向長江流域活動進入五嶺山脈中的一部分,就是發展為今夭的瑤族,一部分從五嶺山脈向東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區裡和漢族雜居融合而成為畲族;另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帶,即後來進入湘西和貴州的苗族。

有人從高辛氏和“東夷”、畲族的文化遺產作了比較,如女子結髻、蒙青巾、扎紅頭繩、插花鳥銀飾、穿戴鳳羽樣衣冠、梳妝用“銅鏡”,煮飯用“鬲”,生產用“鎬”,打獵用”弩”,腳穿木拖鞋、草籠鞋,喜唱山歌,對本族人說“山哈”話,自稱為“徐家人、”,稱中土漢人為“阜佬”,稱土著漢人為“閩家人”,愛狗,流傳“一犬九命”(意即打死一城頭狗要賠償九條人命)的故事,傳頌“風凰鳥”,結婚時正門橫眉上寫“鳳凰到此”四個字的橫聯等等,說明高辛帝嚳、東夷、徐夷、畲族具有極其密切的淵源關係。

淺談:民族文化長河中的畲族歷史與文化 第2張

(三)“越人”後裔說。認為畲族乃古代越人的後裔,此說根據史籍中關於古越人和今天畲族在分佈地域上的對照、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的偶同或從族稱義、音的演變去推論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盤誇瓜傳說,共同的生產方式,生產水平和共同的風俗習慣等,認為畲族乃古越人的後裔。在“越人”後裔說中,又有許多不同的具體說法,如認為畲族乃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或范蠡的子孫;有認為畲族是我國秦、漢時代的越人後裔;還有認為畲族是源於漢晉討代的’‘山越”,特別是與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封地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的越人後裔南海王織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等等。

(四)“南蠻”說。此說認為畲族乃“蠻”或“南蠻”的一支,是廣東的土著民族。此說認為盤誇瓜傳說不僅流傳於‘武陵蠻”中,也包括《搜神記》中所說的“今即樑漢、巴蜀、武凌、長沙、廬江郡夷是也”,相當於今天大半個南中國。說畲、瑤同漢晉時代長江的崇奉盤誇瓜傳說的“南蠻”有密切的歷史淵源關係,又因福建、浙江等地這畲族家喻戶曉傳說廣東鳳凰山乃是他們民族的發樣地,從而論證畲族乃東漢時期久居廣東的“南蠻”一支,是廣東的土著民族。

(五)福建土著“閩”族後裔說。此說認為閩、越乃我國南方的兩個古老民族,閩族系福建土著,乃畲族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族非衍出於越族。此外,還有人認為畲族源於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屬於高辛氏近親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認為畲族源於河南,其祖先是“龍麒”,等等。

總之,關於畲族的來源,尚無定論。

畲族文化:
  語言文字
  畲族有本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語支未定。全國畲族一般通行雙語制,與漢族交往時,使用畲族居住地的漢語方言或普通話;畲族內部交際時,則使用本族內部通行的語言。畲族沒有本民族文字,歷來通用漢字。

宗教信仰
  畲族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盤瓠傳說和祖先崇拜形成了畲族最原始、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民族宗教的神靈。
  盤瓠傳說在畲家世代相承,廣為流傳。關於盤瓠傳說,族內最有權威的文字資料是弁於畲家諸姓譜牒之首端的《敕書》,或密藏於族內的《重建盤瓠祠鐵書》,《廣東盤皇銘志》,《開山公據》,《撫瑤券牒》等。刊於宗譜的《歷朝封贈》,《會稽山七賢洞記》,《重修潮州鳳凰山總祠記》,《龍首師杖記》等也記載了這方面的內容。還有,畲族史詩《高皇歌》也世代傳誦著這個傳說故事。祖杖又稱龍首杖,法杖,是畲家顯示遠祖權威的象徵物。

淺談:民族文化長河中的畲族歷史與文化 第3張

服飾
  畲族服飾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其主要特色體現在女性服飾上,
  女性服飾以鳳凰形態貫穿整體,故稱“鳳凰裝”。“鳳凰裝”由服飾和頭飾組成,傳統的頭飾稱為“鳳冠”,由銀鉗欄、頭面、銀金、國錚、奇喜牌、奇喜載、銀鏈、古文錢等組成鳳凰翹首的形態。服飾有上衣、裙子、圍身裙、腳綁、鞋等組成。

姓氏
  各地畲族都以廣東潮州鳳凰山為其民族發祥地,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就葬在這裡,並認為婦女的頭飾扮成鳳凰形式,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始祖。在畲族中,廣泛流傳著屬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性質的盤瓠傳說,這個傳說不但家喻戶曉,而且載入族譜,繪成連環式畫像,稱為“祖圖”,在節日裡懸掛出來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龍頭,這也是畲族圖騰的主要標誌。

文學
  中國畲族的文學,由傳統的民間文學和新興的作家文學兩部分共同組成。在畲族民間文學中,有關於民族始祖盤瓠的神話作品,有“小說歌”(畲族民間文學中的一種特殊的形式,多是由近兩個世紀以來畲族中懂漢語的歌手將漢族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敘事歌)等等。

百歲門傳說
  百歲門雖是畲族人的生活場所,更是畲族文化的創造、文明的傳承之地,經年累月,百歲門化為畲族文化的圖騰與符號。

始祖龍麒
  畲族歷史是中國古代商殷歷史中的組成部分,它的始祖叫龍麒。是五帝時期,帝嚳的第五個夫人劉氏娘娘耳中舍蟲所變並有了始祖來源之一,有而因此有了本名族的姓氏和地域,也有了本民族的風情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