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看了就知道,為什麼叫印度開掛民族

自從動態圖風靡各大網路,印度是讓我們見識了什麼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開掛是在遊戲中作弊使玩家獲得超能力似的。印度的人真的是讓我們大開眼界,不過開掛的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心酸。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解析。

為什麼叫印度開掛民族 看了就知道

相對落後的機械化水平
  無論是人口規模、經濟總量、還是科技發展水平和軍事實力,印度無疑已經是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地區大國。但是,其經濟在很長時間內處於增長困境當中。不容樂觀的經濟形勢背後,是落後於中國三四十年的機械化水平。很長時間裡,印度的GDP組成中,三產的比例呈現“高-低-高”的馬鞍形模式,與中國的“低-高-低”完全相反,和已開發國家的“低-低-高”也大有不同,包括製造業和工業在內的第二產業沒有發展起來。

因此,一方面印度的基礎建設及裝置施工水平低,機械化程度不高,建造和搬運大部分靠人工。有人說,在街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很瘦弱的女子,把整袋混凝土往肩上一扛就走,感覺回到了中國七八十年代。

另一方面,製造業和工業化的落後也意味著高效生產工具的缺乏,這種缺乏不僅反映在建築業,同時也表現在農業生產、餐飲業服務等各個方面。普通的勞動人民根本無力支付購買昂貴的機器。在代替基礎勞動的工具和器械十分缺乏的狀況下,印度人特別是底層勞動者才不得已努力通過長期大量的重複練習練就超高技術提高自身的效率。某種程度上說,作為一個擁有12.6億人口、且25-30歲的青壯年占人口比例近40%的國家,印度勞動者充當著“機器”,各種開掛神技其實是無奈的選擇。

目前,產業結構失衡問題在印度愈加嚴重。當下第三產業佔比逐年增加已超50%,反觀第一第二產業佔比則逐年減少,製造業佔GDP比例僅有15%,農業佔比也有所降低。在雄心勃勃的新總理莫迪的推動下,“印度夢”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實現工業化,而這對開發中國家來說差不多就是“現代化”的同義詞。

交通道路建設面臨特殊挑戰
  在不少人的印象裡,印度人開掛的最突出表現就是“掛”在車上,火車、汽車、摩托車……印度人總掛在車側或坐在車頂。“掛車”的主要原因在於,印度人口眾多,交通運輸設施需求巨大,但其道路發展建設速度跟不上現實需要。公路網路遠遠不如中國密集、完善,目前一半印度國土沒有公路,質量達標的高速公路不足四分之一。

在從新德里到班加羅爾長度為1,500英里的公路上,卡車經常要行駛4-5天時間。在白天通過主要的城市時,駕車人飽受交通擁擠和禁止通行規定的折磨。相比較公路而言,印度的鐵路網相對完善一些,但同樣面臨老化問題。政府計劃在2020年前新建2.5萬公里鐵路,然而2006-2011年只新建了1750公里線路。

在印度,修路——無論是公路還是鐵路,都面臨著獨特的印度式障礙。
  其一是徵地問題。1894年的徵地法案賦予地方權力征用私有土地進行公共服務專案建設,然而權力濫用現象嚴重,遭到農民強烈反抗,2013年出臺的新土地法也備受質疑。只要有一個人反對,這條路就不能修建,致使印度推出的大型交通專案困難重重。
  其二是政府貪腐問題。印度政府官員自己都承認,政府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撥款往往有一半被各級官員給吞噬掉了,致使基礎設施的建設受到干擾。

在車上開掛並不是沒有風險的事。缺乏交通設施導致交通工具超載現象非常嚴重,這無疑是印度交通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

居高不下的失業率
  每年,印度有1200萬淨人口加入勞動力大軍,但是印度的失業率仍在增長。儘管印度現在確實是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這個國家每天都有389個人失去工作。在印度,多達97%的勞動者都是受僱於所謂“無組織部門”,沒有正式的月工資,也沒有保障和福利可言。而且,大多數人甚至都不是在做長期工作——60%都是在做臨時工。事實上,現在幾乎沒有什麼新的就業機會出現。曾為印度貢獻著近一半就業機會的農業收縮最厲害。與此同時,新企業建立速度也退回到了2009年的水平。在這種勞動力供求極不平衡的狀況下,大部分年輕人又不具備技能,無法參與進現代經濟。因此,他們只能增加自己的工作熟練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取得賺取生活來源的工作機會。

對於用人單位而言,越能幹的員工越受歡迎。為保住為數不多的珍貴飯碗,很多人將自己的工作做成了“雜技”。“開掛”工人極具市場競爭力,反過來促進產生了更多“開掛”工人。四年之後,印度的適齡勞動人口數量將達到世界第一。可是,這對印度究竟是福是禍,是會推動經濟增長,還是會成為社會動盪的根源?我們暫時還無法下定論。

高度固化的社會等級
  在印度經常能聽到一句話“印度是十億人的國家,一億人的社會”,說的是社會貧富差距巨大的問題。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固化了每個人的職業和社會地位。公開資料顯示,印度種姓制度源於早期印度教,是公元前600年左右,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創立的社會等級制度。其中,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印度種姓制度雖然已經在1947年印度獨立後被廢除,但印度社會時至今日也沒有擺脫種姓、宗教的強大影響力,個體的職業選擇受到家庭背景的重大影響。例如,剃頭匠的孩子,只能繼續做剃頭匠,廚師的孩子只能做廚師。這種類似世襲的觀念已經深入印度人民的心裡,地位低下的人是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或者從事體面的工作。因此,一些人一輩子就只幹一樣工作,長年累月下練就了極高的熟練度和技巧性。同時,由於他們的後代也只能在這個行業謀生,工作技能得到了很好的代際傳承,祖祖輩輩的積累下,“開掛”變成了一種家族絕活。

TAG標籤:民族 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