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曲裾漢服的基本款式,漢服款式之一

每種服飾都有自己的基本款式和特點,曲裾漢服當然也不例外。曲裾漢服的設計在下襬的處理和它的形狀、長短都有很多特點。那麼,具體的曲裾漢服基本款式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漢服文化中瞭解一下吧。

漢服款式之一:曲裾漢服的基本款式

續衽並不是一定很長,有的只繞一圈,有的則層層纏繞,比如湖北雲夢大墳頭1號西漢墓出土的女俑。也就是說,曲裾深衣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具體的造型千變萬化,不可勝數。

變化的奧祕在續衽的那塊布料的形狀、大小和長短。有的衣襟展開後是一個倒三角形,有的衣襟展開後是一個半圓扇形,有的展開後是一個不規則的梯形。有的長度拖到地上,有的則剛好遮住大腿。總之一個模式下可以設計出各種各樣感覺的款式來。

下襬的處理:
  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帛畫,女子衣服的後邊下襬翹起來,經過技術處理後發現兩隻尖角交叉,令人想起《漢書·江充傳》:“充衣紗谷單衣,曲裾,後垂交輸。”出土的人物俑通常是在前面、兩側或者背後下襬處露出一隻三角形“上廣下狹如刀圭”(楊家灣漢墓彩繪陶俑步卒)。這種“尖角”、“燕尾”是後來魏晉時期的纎髾的鼻祖。

為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的非常有特色的造型呢?很有可能是對右內襟露出來的布料所作的美化處理。因為漢服是平面裁剪,而人體是立體的,從平面到立體的轉化過程中,比如左襟拉緊拉鬆一點,人體走動的動作影響,必然有一點錯位誤差,造成了右內襟與外面繞過來的左襟長度、寬度不一致,如果不處理的話,就會影響整體的美觀。

中國服飾沒有近代西方那種絕對精確的量體裁衣方法,在測量和製作的時候,尤其是製作這種多層次的款式,很難作到一絲一毫的精確。比如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那件信期繡深衣,可以看出右襟不是直線垂下來,而是斜線,穿的時候向後裹掩,這樣左襟覆蓋在上面就恰好掩飾了餘角。

但是更多的曲裾要把左襟提得很高,那麼把多出來的一截怎麼處理呢?如果是剪掉的話,沒有對稱感了,更不好看,只有把多出部分剪成尖角,好像蟬翼又好象燕尾,平添了許多魅力。

後來人們發現這種處理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因此不光是右襟了,連左襟也一塊剪,參差地交疊在一起,就成了“交輸割正幅”獨有的特色(西漢陶女俑)。而且漢代流行三重衣,裡面也是曲裾深衣,三四層的燕尾從後面露出來,別有一番韻味。

本來是為了掩醜的舉動,變成了主動展示的習俗,以致到了後世,將三角形飄帶附加在衣襟上,純粹就是一種裝飾了。唐代根本沒有曲裾了,都還有人把三角形狀的飄帶加在蔽膝上以增添情趣。

下襬的形狀:
  曲裾的下襬有“電線杆”一樣的直筒型,也有先收緊後變寬的魚尾型。

長短問題:
  很多人以為曲裾深衣就是長長的,拖地的,但是秦始皇兵馬俑大多數兵卒所著的是短曲裾深衣,仔細看甲衣下,膝蓋處露出的尖角即可證明。一般認為至少到膝蓋。

漢服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中日服飾文化差異之漢服與和服的區別
漢服褙子簡介,漢服褙子的形制

TAG標籤:曲裾 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