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湖南沅陵辰州儺戲簡介,儺戲代表分支

辰州儺(又稱土家儺),是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區流傳最廣的儺戲,是湘西五溪地區當地人民群眾長年生產、生活、文化傳承的縮影,是五溪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辰州儺的表演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就到儺戲文化中瞭解吧。

儺戲代表分支:湖南沅陵辰州儺戲簡介

辰州儺(又稱土家儺),是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區流傳最廣的儺戲,見諸史籍者甚多: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縣誌》、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順縣誌》、清道光元年(1821)《辰溪縣誌》均有記載。沅陵縣七甲坪鎮尚有較為完整的儲存。辰州巫師衝儺還願時,必唱儺戲。辰州儺由兩大流派組成,即上河教和河南教,行儺時,分為三個部份:即儺祭(又稱法事)、儺戲、儺技。

1、法事:上河教有37場法事,河南教有38場法事。兩教儺祭中部分法事,也有儺戲的成分,如迎神、跳標、發五猖、送子、晒衣、下池、教子、勾願、盜豬等,均與儺戲不可截然區分。

2、儺戲劇目:
  演唱的儺戲劇目可分正戲、小戲和本戲:正戲是儺儀的一部分;小戲存在於儺儀之中,內容卻與儺儀無多關聯;本戲與儺儀無關聯,為娛神而演唱。

儺壇正戲:是由法師作法事請神演變而成的,帶有簡單情節及表演的劇目,內容屬法師還儺的法事程式,表演往往與掌壇法師及主東家交流,演員大多戴面具,有代言體唱詞和白口、面具、裝扮、唱腔、表演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儺堂戲的雛型,主要劇目有《搬先鋒》、《搬師孃》、《梁山土地》、《三媽土地》、《搬八郎》、《仙姬送子》等。

儺堂小戲:亦稱正朝。已具小型戲曲特徵,雖殘存還儺痕跡,但情節、表演已較為豐富,有一定的戲劇矛盾與人物性格。現存主要劇目有:《晒衣》、《姜女下池》、《觀花教子》等。

儺堂大本戲:又稱花朝。是長期伴隨法師還儺活動演出的,戲曲化程度較高的劇目,此類劇目的文學、音樂、表演諸方面均較完善,但仍存儺壇影響。現存主要劇目有:《孟姜女》、《龍王女》、《七仙女》、《鮑三娘》等。

3、儺堂戲的表演
  角色行當:早期的儺堂戲角色,以其面具造型來識別。民國初年,出現行當之分,以生、旦、淨、醜四行為主體,隨後向更細緻的分行方面發展,但是,無論是儺堂正戲還是大本戲,均以"對子戲"為主,或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或老生、老旦。

表演技法:儺戲長期在儺壇演出,藝人多為法師出身,其劇目又多具宗教色彩,某些劇中人物亦為儺壇所祀神祗的化身,因此,儺戲的表演具有濃烈的宗教風格,如臺步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決",特殊道具(柳巾、師刀、師棍)的表演等,儺戲根植於農村,因此也收到了一些民間歌舞和說唱的表演成份。七甲坪的儺戲,是在清末民初時,儺戲藝人與辰州戲藝人互相交流融會,而形成今天帶有辰州高腔唱腔的儺戲腔。通過交流,也促進了儺戲的表演藝術的程式化,同時也收到了少量袍靠戲程式和點將、起寨、過兵等。

4、辰州儺戲的音樂
  辰州儺戲音樂情調古樸,地方特色濃郁,曲牌有[先鋒調]、[師孃調]、[八郎調]、[土地調]、[姜女調]、[範郎調]、[下池調]等20餘支。演唱儺戲的巫師班,一般都兼能表演“開紅山”、“過火槽”、“上刀梯”、“踩犁頭”、“滾刺叢”等儺技。

儺戲代表分支:湖南沅陵辰州儺戲簡介 第2張

儺戲聲腔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法師腔、儺壇正戲腔和儺戲腔這三個發展階段。法師腔是儺壇法師所哼唱的曲調。旋律多口語化節奏自由,屬朗誦體。只是具備了某些戲曲化因素。儺壇正戲腔多屬法事程式,正戲腔是發展儺戲腔的基礎,其旋律和節奏雖簡單,但音樂形象已漸鮮明,行當已成形,唱腔結構已漸嚴謹。

儺堂戲腔隨同儺堂小戲,大本戲的形成而產生。它承襲了全部巫儺音樂的遺產,保持了濃郁的"巫風",成為湖南省戲曲音樂系統中自成一格的古老聲腔。

巫儺藝術有著"封閉式"的歷史,互相很少進行橫向交流。均以當地語言為其舞臺語言。因此,強烈的地方性就成了它的重大特徵,雖有侷限性,但體現了他豐富多彩的音樂性。沅陵七甲坪辰州儺戲共有21種曲調,常用曲調有《姜女調》、《範郎調》、《下池調》,特殊情節中亦有《差兵調》、《過關調》,多五聲徵、角調式。亦有羽調式和角商交替調式。情調古樸,旋律具山歌特色。

5、儺技:
  開紅山--用刀砍額頭出血,法師用符訣能立即止血。

過火槽--法師在符訣的朗誦中,赤腳走過燃燒充分的木炭堆,能不傷皮肉。

上刀梯--法師赤腳登上二十四把鋒利無比的鋼刀組成刀梯。

踩火犁--二十四匹犁頭燒得紅中透亮,法師赤腳踩過。

滾榨刺--用山上長約一寸野刺,紮成刺床,法師赤膊從刺床滾過。

6、儺符(即辰州符):儺符組成有三大部分:
  符錄:畫在黃紙上的字諱,蓋上硃紅色儺印,貼於門上或戴在身上。

字號:用手或令牌在空中指畫或直接畫在器物上,由漢字和符號組成。

訣法(分口訣和手訣):口訣,即咒語(有的叫誥);手訣,用十個手指或伸或屈或勾或絞,比劃出36訣。

7、面具:又稱臉子或臉殼子。從藝術造型上分,儺堂戲面具主要有正神、凶神、世俗人物三大類。材料一般用樟木雕刻,所繪花紋及色彩,因人而異。

辰州儺,在湘西五溪地區的民間日常生產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當地人民群眾長年生產、生活、文化傳承的縮影,是五溪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辰州儺文化中還儲存著古代祭祀儀式多姿多彩的風貌,是楚文化、湖湘文化之根。

辰州儺戲,是一種介於的古老的湘西原始戲劇(以毛古斯為代表)與現代戲曲之間的原始戲劇形態,是當地許多地方戲劇種(如辰河戲、祁劇、陽戲、花鼓戲等等)的老祖宗。

現存於沅陵縣七甲坪鎮的辰州儺的主要傳人僅17人,辰州儺淵於荊楚,輻射於巴蜀吳越秦等地,曾一度影響中原。辰州儺不僅是戲劇的活化石,更重要的是它涵蓋了政治、歷史、民族、宗教、考古、文學、藝術等方面,是這些方面學術研究難得的研究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