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江西兩大儺戲介紹,儺戲代表分支

儺戲在江西的分支主要表現為寧都儺戲和平鄉儺戲,這兩者儺戲的表演形式和劇目都有所不同,具體任何地方習俗相關。那麼,這兩個儺戲究竟都有什麼樣的表現呢?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儺戲文化一下去了解看看吧。

儺戲代表分支:江西兩大儺戲介紹

一、寧都儺戲
  寧都儺舞是贛南僅存的儺舞,其所在地為江西寧都南部的黃石鄉中村。這個村自明代洪武年間建村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村民的祖先是從中原遷徙來的郭姓客家人。寧都中村儺舞到清代已形成儺戲,面具達108個,節目也較多。通常演出的節目有《打安樂》、《打鐘馗》、《打冬易》、《打王卯》(又稱《王卯醉酒》)。

寧都中村的儺舞表演一般在每年兩次的“禳神”期間進行。一次是農曆正月八年級至十六日,另一次是農曆九月十一日至十七日。

這裡的儺戲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其特點有些類似道教“踏罡”、“踩靈”等步伐,動作雖簡單卻相當原始,也很優雅。表演時,不論演什麼角色,演員都必須頭戴面具,面具由樟木雕鑿而成。演員用不同身段動作區別男女角色,配器也簡單,主要以鑼鼓伴奏,人聲幫和。

服裝有兩種,一為紅色,代表男性;一為綠色,代表女性。服裝前後有特殊圖案和道教符錄等標誌,頭上用一塊一面紅、一面黑的頭巾包紮。道具也很簡單,大多是用木製劍和木製令尺令箭或根據劇情需要製作的其他道具。

中村儺戲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劇目。據說先前可演《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等大戲,到今天僅儲存《賴公射月》、《太公釣魚》、《鍾馗斬鬼》等7個節目,劇情單調,內容簡單,但原汁原味,鄉土氣息濃郁。到今天,面具僅存下34個,能演儺戲的也只剩下郭家習、郭天春兩位老人。

儺戲代表分支:江西兩大儺戲介紹 第2張

二、萍鄉儺舞
  儺舞,萍鄉俗稱“仰儺神”(仰,方言為舞跳之意),“耍儺神”、“耍儺案”、“蹍儺神”,有的地方因舞步必須踩在鑼點上而稱為“踩儺”、“踩儺案”。萍鄉儺舞一直沿襲“逐疫於衙署中及各民戶”所謂“沿門舞”的習俗。

一是索室。按舊制,在索室之前,先要到縣城集結,在“官迎”後才正式開始。

二是夜場演出。儺隊住哪村,就在哪村表演兩三個小時的節目。

三是封洞儀式,即儺隊回儺廟將面具擱置神龕上和神龕下密封。封洞是跳儺中最大的活動,當天在儺廟要通宵達旦表演儺舞。

舞蹈節目依據面具名稱而定。如戴太子面具跳舞、就叫《太子舞》、以此類推。舞蹈的特點大體可分三類:一是以古樸莊重,典雅文靜為特色;二是以激烈奔放、對峙而舞為特色;三是以雄壯剽悍、風趣詼諧為特點。

舞蹈節目有:《頭陣》、《太子》、《關公》、《三將軍》、《趙公》、《鍾馗捉小鬼》,《雷公電母》、《瘟神下界》、《先鋒祭將》、《功曹奏本》、《歐陽將軍》、《小鬼戲判官》、《關公觀南北二斗》、《關公戰顏良》等。

江西萍鄉,普遍流傳著關於“銅面具”的傳說。據說古時儺面具全為銅製。一百多年前,因“褻瀆了神靈”才絕跡,改用樟木雕刻。面具在儺舞中具有特殊的位置,是儺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分為供奉和舞耍兩種面具。萍鄉的儺面具,原有4000多幅,現存700多幅,製作時間從元末、明清到民國時期都有。

面具雕刻藝人被稱為“處士”,專職雕刻面具,並在面具頭頂後鑿刻的小方洞中,放茶葉,燈芯草,稻穀、藥物等,以油膏密封稱為“安腹藏”。還要殺雞取血塗抹面具,給額頭和眼睛“開光”後,據藝人說,面具才成為有生命力的神靈。

萍鄉儺面具的雕刻,蘊含著藝人們的聰明才智和精巧技藝,其中傳承著歷代藝人對儺的祟信和理解,將先民們對神靈的偶像崇拜,對鬼魅疫癘的痛恨,通過面具的製作而表現得淋漓盡致,使人們至今仍能感受到遠古先民請神驅鬼的巨大震攝力。

TAG標籤:分支 江西 儺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