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戲曲大全

戲曲是我國的國粹,是中華文明寶庫中的綺麗寶藏,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史中,中國戲曲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百花齊放的劇種大觀園。
  今天就讓戲劇文化為你整理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之——老祖宗留下的,中國五大戲劇劇種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巨集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範(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第2張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之——中國國粹之北京京劇文化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最,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11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淨)。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每一種行當內又有細緻的進一步分工。

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特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可以幫助理解劇情。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凶惡;金臉和銀臉是神祕,代表神妖。臉譜起源於上古時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留用至今。

從京劇誕生到成為“國粹”走進黃金時代,二百年的京劇史裡產生了程長庚、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馬連良等一代又一代表演藝術大師。以富連成為代表的眾多戲曲科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優秀演員,支撐著近百年京劇藝術殿堂。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第3張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之——黃梅戲的發源地,有什麼好看的黃梅戲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黃梅戲從起源到發展經歷了獨角戲、三小戲、三打七唱、管絃樂伴奏4個歷史階段。前3個階段均在湖北黃梅完成,為黃梅戲大劇種的最後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決條件。從清康熙、乾隆到光緒年間,是“三打七唱”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

黃梅戲的傳統劇目非常豐富,藝人能演出的本戲、小戲有200多本,俗稱“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是取材於黃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經承》《告壩費》《大辭店》《過界嶺》等。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第4張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之——山西四大梆子是什麼,它們的藝術特點

梆子是在中國戲曲文化中各個民族樂隊中的一種碰奏體鳴樂器。更多的梆子是以棗木或者紅木來製作。但是梆子在每個戲劇中又能起到不一樣的作用。

蒲劇:
  蒲劇又稱蒲州梆子,也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與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並稱為山西四大梆子。

清嘉慶、道光年間,蒲州梆子慢慢形成了南路、西路兩個流派。南路派以芮城為中心,演唱風格大彎大調,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派以蒲州為中心,演唱風格大都粗獷火爆,在特技上有一定功夫,且唱詞較多,戲文通俗易懂,劇目豐實。

蒲劇的音樂包括唱腔、曲牌和鑼鼓三部分:劇目有本戲、折戲等500多個,分別以唱、做、念、打取勝的劇目均有。有群眾中影響最大者為《竇娥冤》,這臺戲集蒲劇演員的精華,珠聯璧合,藝術精湛,稱譽一時。蒲劇在表演特技上主要有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功、梢子功、椅子功、幡子功、蹺功、扇子功等。

晉劇:
  晉劇因其形成和活動於山西中部地區而稱中路梆子。中路梆子在形成初期,大膽吸收了晉中民間藝術,顯示出了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進了中路梆子的發展。

在清末民初,晉中盆地的商業經濟迅速發展,經濟發展帶動了文化素養的提高,各路戲劇票社也轟轟烈烈地發展起來。由於許多商人熱衷於吹拉彈唱,因此,商人和藝人共同研究唱腔,切磋技藝,並且資助藝人。所有這些,對中路梆子的唱腔和音樂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第5張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動於山西省北部而得名。其音樂分唱腔、曲牌和鑼鼓經三部分。唱腔的主要部分屬於板腔變化體,由各種板式有規則地連線而成。其板式是:夾板、慢板、二性、垛板、三性、流水、介板、滾白等。

北路梆子的主要劇目現存的有400多個,其中大部分取材於歷史演義和古典小說。也有一些反映古代社會生活的劇目。此外,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期間,曾編過不少反映當時鬥爭生活的現代題材劇目,著名傳統劇目有《金水橋》等

北路梆子的傳統劇目在藝術上主要表現為:

一、民間色彩濃厚,在表現神怪等故事情節時也賦予了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

二、語言生活化,通谷易懂,老百姓易接受;三、唱詞多,這也是北路梆子最顯著的一個特點。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由於其產生並主要流傳於秦漢時期的上黨郡而得名。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說法很多,一般認為它形成於澤州(今山西晉城)。雖名為梆子,實為昆(崑曲)、梆(梆子)、羅(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5種聲腔同臺演出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受到蒲劇的影響,但與以上3大梆子迥然不同。

上黨梆子經過歷代藝人的探索、創造,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表演程式和藝術風格。上世紀80年代,上黨梆子異軍突起,湧出《殺妻》、《借糧》、《兩地家書》等一批新鮮劇目,並在表演、音樂、舞臺等方面有所創新,使上黨梆子在保持原劇種特色的基礎上,使劇情更加抒情、動人,受到觀眾的喜愛。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第6張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之--四川有什麼劇種,四川盛行的劇種是什麼

川劇,中國西南地區戲曲曲藝之一,形成於清朝中期乾隆年間,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以及雲南省、貴州省、湖北省的部分地區。川劇有高腔、崑腔、胡琴、彈腔、燈調等五種聲腔。川劇中最有名的技巧是變臉,為人們所熟知。

在戲曲聲腔上,川劇是由高腔、崑腔、胡琴腔、彈戲等四大聲腔加一種本省民間燈戲組成的。這五個種類除燈戲外,都是從明朝末年到清朝中葉,先後由外省的戲班傳入四川。

川劇是以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為一體而構成的劇種。主要在四川、雲南和貴州三省流行。早期的川劇有川西、資陽、川北、下川東等不同的支派。目前川劇的主要流派有:旦行的浣(花仙)派、醜行的傅(三乾)派、武行的曹(俊臣)派等。

川劇的表演特點是真實細膩,幽默機趣,鄉土氣息濃厚。川劇的一大特色是運用託舉、開慧眼、變臉、鑽火圈、藏刀等特技來刻畫人物性格,展現舞臺多彩而神祕的氣氛。

川劇的劇目眾多,有2000餘種。代表劇目有“五袍”、“四柱”和“四大本頭”之說。“五袍”即《青袍記》、《綠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四柱”即《碰天柱》、《水晶柱》、《九龍柱》)、《五行柱》。“四大本頭”是指《金印記》、《琵琶記》、《紅梅記》、《投筆記》高腔4大本。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第7張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之——評劇和京劇的區別,評劇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評劇,是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曾有觀點認為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

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

評劇在民間說唱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原來形式單調,經成兆才等藝人改革,將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由演員扮演劇中人;以蹦蹦音樂為基礎,吸收冀東民間音樂素材,創造出行當使用的唱腔;採用全套的河北梆子樂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戲。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評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評劇的前身是蓮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戲”、“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俗稱“唐山落子”、“蹦蹦戲”,關外有“奉天落子”的稱謂。蓮花落這種民間說唱藝術歷史悠久,流域甚廣,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第8張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之——河南戲曲有哪些,河南三大劇種介紹

豫劇
  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歎調”,“中國歌劇”等。豫劇文場中的傳統伴奏曲牌有300多個,其中嗩吶曲牌130多個,橫笛曲牌20多個,絲絃曲牌170多個。

嗩吶曲牌中常用的有春來到、大漢東山、小漢東山、大桃紅、小桃紅、大開門、小開門、大風入松、小風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龍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駕令、山坡羊、紅繡鞋、嗩吶皮、娃娃等。

橫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雲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鳥朝鳳、雞爬坡、小開門等;絲絃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園、九連環、花錯字、小紅鞋、苦中樂、浪淘沙、油葫蘆、囈怔、算盤子、娶嫁等;豫劇樂隊武場的主要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手鑔、小鑼和梆子等。

曲劇
  曲劇是主要流傳於河南地區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舊時也稱“高臺曲”或“曲子戲”。曲劇流行於河南全省及周圍鄰近地區,是在當地流行的曲藝鼓子曲(洛陽曲子、南陽曲子)和踩高蹺的表演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曲劇音樂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雜牌小調與河南的民間歌舞踩高蹺相結合,於1926年經由臨汝縣(今汝州市)農民組成的同樂社在登封縣首次搬上戲劇舞臺,從而正式發展為戲曲劇種。其中的“高蹺曲”由去掉高蹺柺子的演員登上戲劇舞臺,是曲劇由民間歌舞演變為“高臺曲”這種正式的戲曲形式的一個質的飛躍。

越調
  越調是河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陝西東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東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等省市。越調的主奏樂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後來一般用墜胡。

越調除戲曲形式外還有曲藝和木偶兩支分支。1942年河南發生大旱,期間許多越調藝人(如張桂蘭)等都曾轉入過地攤說唱,等災荒過後,再重新回到舞臺來演唱戲曲。木偶的越調分支在南陽一帶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間職業木偶藝人至今仍十分活躍。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第9張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之——閩劇的特點是什麼,閩劇特點解讀

福建地區被稱為閩,而福建的傳統戲種也被稱為閩劇。閩劇也被稱為福州戲,更多的是用福州方言表演,而閩南的戲劇更多的就是歌仔戲,這跟閩劇是不同的。

閩劇,戲曲劇種。又稱福州戲。流行於閩中、閩東和閩北各縣。明末清初,閩中長樂、福清一帶,流行著一種由農民業餘組班演唱的民間小戲,因在地坪上圍著草索演出,人們稱之為“地下坪”、“牽草索”。這種演出活動,後來與外來戲班藝人結合,並以江西弋陽腔融合當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調”作為主要唱腔曲調,人稱“江湖班”。

閩劇的音樂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調、逗腔和小調等組成的。演唱時男女均用本嗓。其特點是高昂激越,樸實粗獷,但也有細膩柔婉的唱腔。閩劇的曲牌大部分從弋陽腔、四平腔、徽調和崑曲衍變來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陽腔的特點,即“一唱眾和”的幫腔和“夾滾”。閩劇的角色分行,早期較簡單,只有生、旦、丑三個角色,俗稱“三小戲”。後來吸收徽班、京劇的分行,角色漸趨完整。

江湖調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疊、柴排調、陰調等,具有聲調高昂、字多腔少、一洩而盡的特點。閩劇的曲牌大部分從弋陽腔、四平腔、徽調和崑曲衍變來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陽腔的特點,即“一唱眾和”的幫腔和“夾滾”。

浪歌調主要曲牌可分為“大介大牌”,如太師引、鰲頭金柱、風入松、香羅帶等;“中介大牌”如駐雲飛、出隊子、浪淘沙等;“大介盤答”如金廂、雙蝴蝶、賞花等。其中人一人獨唱的稱為“大牌”,兩人或三人對唱的稱為“盤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區別在於起介(開頭鼓鑼)的不同。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第10張

戲曲大全:中國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之--徽劇的特點有哪些,徽劇最特別的地方

徽劇是一種重要的漢族地方戲曲,主要流行於古徽州府(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和安慶市一帶。明末清初,亂彈聲腔傳入安徽一帶,與地方聲腔及民間音樂結合,在安慶府的石牌、樅陽、桐城等地形成撥子。乾隆年間,撥子與四平腔脫胎而來的吹腔逐漸融合,形成二簧腔。

二黃腔又與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劇的基礎。徽劇是解放後的定名。徽劇的含義並不等於徽戲,它的聲腔包括青陽腔、徽戲、徽昆和花腔小調幾大部分,以徽戲和青陽腔為主。徽劇是與黃梅戲、廬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

徽劇在表演藝術上善於兼收幷蓄,博採眾腔之長。演出容量大,表現力豐富,能以多種聲腔表現各種複雜人物情感,以多種表演技藝塑造舞臺人物形象。其表演題材廣泛,即能演出諸如《八陣圖》、《水淹七軍》、《龍虎鬥》、《七擒孟獲》等歷史題材的大戲;又能表演如《踢球》、《鬧燈》、《罵雞》等生活小戲。其表演場面或委婉細膩,如生旦排場戲《贈劍》、《斷橋》、《醉酒》。

或火爆熾列,如武打戲《烈火旗》、《八蜡廟》、《英雄義》等。其表演形式也靈活多樣,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單折戲、連臺戲均可演出。由於演出題材廣泛,涉及各類人物眾多,故徽劇的角色行當有一套完備的體制,號稱“十大行,百人檔”,許多劇目中的場面如《對金刀》、《鐵籠山》、《鬧江州》等,都有十行具備、多種群“檔子”對打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