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八大樣板戲由來,八大樣板戲有哪些

樣板戲其實有二十多個,很多人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樣板戲就是八個,又不知道是那八個,所以八大樣板戲的確立是在後了。那麼八大樣板戲有哪些?八大樣板戲的由來又是什麼呢?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帶你瞭解。

八大樣板戲有哪些,八大樣板戲由來

八大樣板戲的由來
  “樣板”和“樣板戲”之稱,最初分別見於1965年3月16日,上海《解放日報》刊登的署名“本報評論員”者讚揚京劇《紅燈記》的文章,以及1966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刊登的兩位上海工人讚揚京劇《智取威虎山》的文章。此後至1966年底,報刊上又出現了“革命樣板戲”“革命藝術樣板”“革命現代樣板作品”等稱呼。

“樣板戲”的正式名稱為“革命樣板戲”,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的《貫徹執行毛領袖文藝路線的光輝樣板》一文,首次將京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和“交響音樂”《沙家浜》並稱為親自培育的八個“革命藝術樣板”或“革命現代樣板作品”。

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報》社論《革命文藝的優秀樣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樣板戲”一詞。1968年5月,《毛領袖的革命文藝路線勝利萬歲》發行,新華社配發了一篇報道,副標題是“郵電部為八個革命樣板戲的誕生髮行一套紀念郵票”,“八個樣板戲”的說法已經很明確了。而比較活躍的革命現代京劇《龍江頌》未進入“八個樣板戲”行列,後來的革命現代京劇《杜鵑山》和《平原作戰》等也都不屬於“八個樣板戲”之列。

在所有樣板戲中,無論優秀程度、影響程度或是群眾對劇目和內容熟悉的程度,特別突出的明顯是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五個戲。雖然似乎樣板戲的數目被公認有八個,但是大眾比較公認的樣板戲卻只有這五個(且不提不少人認為樣板戲只包括京劇),因而“八個樣板戲”一詞無法非成是。並且,與約定俗成的泛稱不同,它的數字只能被當真,永遠轉變不成虛數,它最終只能成為與不實傳說相伴的貽誤後人的具有貶義詞性質的偽語。

樣板戲是指為“革命樣板戲”的以戲劇為主的二十幾個舞臺藝術作品的俗稱。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劇總共涉及京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龍江頌》,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最優秀的八個樣板戲。

八大樣板戲有哪些,八大樣板戲由來 第2張

《紅燈記》的故事取材於電影《自有後來人》,此劇是中國京劇院的優秀保留劇目,六十年代至今,眾多藝術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 、高玉倩、錢浩樑、劉長瑜、李維康、馮志孝、孫嶽、王晶華、杜富珍、張嵐、耿巧雲等都曾先後參加演出。近幾年來,青年團排演此劇,得到老藝術家們的指導,演出取得成功。

八大樣板戲有哪些,八大樣板戲由來 第3張

《智取威虎山》該劇是上世紀50年代由上海京劇院原創的作品,經歷了無數次的修改和打磨,終成為上海京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也是京劇舞臺上久演不衰的現代戲代表作。由童祥苓飾演的“孤膽英雄”楊子榮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永恆記憶。

八大樣板戲有哪些,八大樣板戲由來 第4張

《沙家浜》它的前身是滬劇《蘆蕩火種》。1963年,北京京劇團接受了改編滬劇《蘆蕩火種》的任務,創作組由汪曾祺 、楊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組成,汪曾祺為主要執筆者。在改編過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劇本的文學性上。改編後《蘆蕩火種》的京劇最初取名為《地下聯絡員》,由趙燕俠 飾阿慶嫂,譚元壽 飾郭建光。後經國家審看,提出了修改意見,劇名由毛領袖定為《沙家浜》。

八大樣板戲有哪些,八大樣板戲由來 第5張

《海港》是上海京劇團根據淮劇《海港的早晨》集體改編的現代京劇劇目。故事是這樣的,1963年夏,上海港某裝卸區碼頭工人們緊張搶運援助非洲的稻種,暗藏階級敵人錢守維趁機破壞,將玻璃纖維倒入散包小麥裡,並造成了錯包。裝卸隊黨支部書記方海珍及時發現陰謀,組織工人連夜翻倉,追上駁船,調回散包,勝利完成援外任務。

八大樣板戲有哪些,八大樣板戲由來 第6張

《奇襲白虎團》期間,《奇襲白虎團》被封為“樣板戲”,該劇的導演尚之四和編劇之一孫秋潮卻成為“反動學術權威 ”、“牛鬼蛇神”橫遭批鬥。山東省京劇團曾一度調往北京,編入中國京劇團。1972年,該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 攝製成藝術片,基本保留了該劇的風貌。近來,山東京劇院青年團劉建傑等復排了這齣戲,同樣非常成功。

八大樣板戲有哪些,八大樣板戲由來 第7張

《白毛女》是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張壽維、胡朋、李百萬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喜兒的故事。

八大樣板戲有哪些,八大樣板戲由來 第8張

《紅色娘子軍》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 出品的歷史故事電影,由謝晉執導,祝希娟、王心剛、向梅、陳強等主演。該片曾創造6億票房。講述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鬥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鬥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


TAG標籤:由來 八大 樣板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