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高甲戲起源何處,閩南地區的別樣戲曲

高甲戲的劇目大都來自史書、小說、傳奇和民間故事,也吸收傀儡戲和外劇種的優秀劇目,保留的傳統劇目有六百多個。那麼,想了解更多關於高甲戲起源的知識,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閩南地區的別樣戲曲高甲戲。

閩南地區的別樣戲曲,高甲戲起源何處

可能感興趣》》各有千秋特色的蘇州彈詞流派唱腔介紹

高甲戲的起源高甲戲孕育於明末清初,最初是閩南民間裝扮“水滸傳”的化裝遊行,隨後出現專演宋江故事的業餘戲班,時稱“宋江戲”。清中期,“宋江戲”突破侷限,兼演文武戲、宮廷戲、丑旦戲等,內容及表演藝術逐漸豐富,成為“合興戲”。至清末,“合興戲”又吸收京劇、崑劇、傀儡戲的精華,走向專業化組織形式,並上演連臺本戲,形成了有自己的風格和豐富多彩的傳統的地方劇種。

高甲戲的劇目大都來自史書、小說、傳奇和民間故事,也吸收傀儡戲和外劇種的優秀劇目,保留的傳統劇目有六百多個。角色行當分為生、旦、淨、末、醜,其表演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尤其丑角表演更具特色。

宋江戲源於古代閩南民間的妝扮故事,據萬曆年間泉州府經歷陳懋仁《泉南雜誌》記載:“迎神賽會,莫盛於泉。遊閒子弟,每遇神聖誕期,以方丈木板,搭成臺案,索以綺繪、周翼扶欄,置幾於中,加幔於上,而以姣童妝扮故事……”。

清末明初,閩南民間流行化妝遊行,尤以泉州為盛。村民每逢喜慶吉日或迎神賽會,便裝扮梁山好漢,配以南鑼、南鼓和民間“紅甲吹”、“十音”之類的曲調,遊行於村鎮,間或在廣場上排成“蝴蝶陣”、“長蛇陣”等各種帶有故事性的表演,深受村民喜愛,於是便逐漸發展成由兒童組成的業餘戲班,演出節目仍為宋江故事,群眾稱為“宋江仔”。繼之出現了由成人組成的專業戲班,時稱“宋江戲”。

閩南地區的別樣戲曲,高甲戲起源何處 第2張

可能感興趣》》獨一無二的鼓詞劇目:陳十四娘娘傳奇

據老藝人陳坪司(1884-1956)說,聽其師父輩輩相傳,宋江戲清初就已存在。當時從他口中記錄了幾首久已失傳的曲牌,如《論臣職》、《安可義》、《拿殺》、《馬敵將》等這些南音,亦非民歌,唱腔咬字,均帶“官音”(即帶有濃厚閩南語腔的普通話)。

“宋江戲”以武打見長,初期套數多采用民間的“殺獅”,配以大鑼大鼓,一群由藝人裝扮的武士,手執武器與演員裝扮的雄獅搏鬥。如今高甲戲裡的“冷煎盤”、“大碰場”、“鳳尾擺”、“老鼠槍”等武打科套仍保留“殺獅”的傳統。

同時吸收不少提線木偶的表演動作,俗稱“傀儡打”。“宋江戲”保留下來的劇目有《李逵大鬧忠義堂》、《宋江殺惜》、《武松殺嫂》、《搶盧俊義》、《扈三娘替嫁》等。約在清道光年間(1820-1840),在南安嶺兜村的“宋江戲”藝人與漳州的竹馬戲藝人及歸僑合辦了“合興班”,時稱“三合興”。

“合興班”突破了專演宋江故事的侷限,多演半文武的劇目,如《困河東》、《斬黃袍》、《郭子儀拜壽》等,此外還吸收一部分弋陽腔、崑腔、徽班的劇目,如《狸貓換太子》、《逼官》等。

隨後還演出不少家庭題材的“繡房戲”和“公案戲”,如《杏元思釵》、《孟姜女哭長城》、《秦雪梅思君》、《包公審黃菜葉》、《高奎假王球》、《楊國顯失金印》等。“合興班”的音樂曲牌大量採用南音,同時也吸取閩南民間的錦歌和傀儡調。表演則吸收梨園戲的“七步顛”、“舢舨行”、“相公爺摸”以及傀儡戲“跑馬”等程式。

“合興班”在發展過程中,“宋江戲”仍然存在。二者除劇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表演程式也很近似。當時有一規定:進“合興班”的藝人,必須能演“桶內戲”(即“宋江戲”的劇目),才能入班演“桶外戲”(即“合興班”的幕表戲)。繼“合興班”之後,又有“三合興”、“福慶興”、“金香春”等戲班出現。清末,“合興班”與“宋江戲”逐漸合流,始稱“高甲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