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不負歷史盛名,湖南地方戲曲大全

湖南歷史文化傳統悠久,其中,湖南地方戲曲更是以其奇異的風姿,高聳於中華藝林。多種戲劇劇種在我國戲曲劇壇中齊放,展現了更好的湖南文化。那麼,湖南地方戲曲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湖南地方戲曲大全,不負歷史盛名

湘劇
  湖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主要流行於“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善化、湘陰,醴陵、湘潭、湘鄉、寧鄉、益陽、攸縣、安化、茶陵)湘南東部17個縣市,江西與湖南毗鄰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縣,廣東的坪石、岐門、樂昌、桂頭、犁市、韶關等地。當時民間習稱為“大戲班子”、“長沙班子”或“湘潭班子”。一度被稱為“長沙湘劇”。湘劇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與民間藝術和地方語言巧妙結合,富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湖南地方戲曲大全,不負歷史盛名 第2張

祁劇
  祁劇是湖南省傳統地方戲劇種之一,它又稱祁陽班子,民國初年稱“祁陽戲”,祁陽祁東民間稱“大(dai)戲”。因形成於祁陽而得名祁劇。清末又名“楚南戲”,新中國成立後,始稱祁劇。祁劇面臨的尷尬是一個普遍現象。

祁劇的流佈區域較為廣泛,除湖南的衡陽、零陵、懷化、邵陽、郴州等地區擁有祁劇演出班社之外,不少祁劇班社還到外省演出,曾一度形成“祁陽弟子遍天下”的鼎盛局面。

截止2015年,全湖南省地方戲劇有19種,但是很多劇種沒有專業演出團體,大部分只剩下一個表演團體,形成了真正的“天下第一團”現象,比如崑劇、巴陵戲、荊河戲、邵陽花鼓戲、零陵花鼓戲、苗歌劇等等。還有一些地方大戲劇種和地方小戲劇種,專業表演團體日益減少。

湖南地方戲曲大全,不負歷史盛名 第3張

辰河戲
  辰河戲是一種漢族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湖南沅水上、中游(舊屬辰州)辰河戲一帶,以及與其毗鄰的貴州、四川省部分地區。起源於明代遷徙到辰河的江西省移民。

辰河戲因流行於沅水中、上游(俗稱“辰河”)一帶,故名“辰河班子”,又叫“辰州班子”,是湖南地方戲曲大戲劇種之一。其表演原始粗獷,豪放明快,幽然深情,一般是用高臺(舞臺演唱)、低臺(木偶戲)、圍鼓堂(坐唱)三種形式演出,唱腔分高、低、唱、彈四大類,並以高腔為代表。它是源於地方巫、儺、道的娛神而逐步演變過來的,是一個古老的地方戲劇種,被國外學術界稱為中國戲的“活化石”。

湖南地方戲曲大全,不負歷史盛名 第4張

衡陽湘劇
  衡陽湘劇是湖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以長沙、湘潭為活動中心,兼唱有高腔、低牌子、崑曲、亂彈四種聲腔,傳統劇目,不少出自宋末南戲、元代雜劇和明清傳奇,也有少數系藝人創作和改編的劇目。

衡陽湘劇的音樂分為唱腔音樂和伴奏音樂兩部分,包括崑腔、高腔、彈腔、雜腔小調等四種聲腔和過場曲牌、 打擊樂曲。唱腔今以彈腔和高腔為主,尚儲存一部分崑腔劇目。舞臺語言以衡州官話為基礎,結合中州韻規範而成。

湖南地方戲曲大全,不負歷史盛名 第5張

武陵戲
  武陵戲歷史上只稱戲班名,亦稱“沅河戲”、“漢戲”、“常德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慈利諸縣市,以及西洞庭湖濱與湘西一帶,並遠及湖北、貴州部分地區。有高、彈、昆3種聲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彈腔為主的局面,採用中州韻與常德方言相結合的統一舞臺語言。

武陵戲劇目以彈腔劇目為多,高腔次之,崑腔最少。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抄錄劇本450餘部,記錄整理的唱腔曲牌印成了五個集子。傳統高腔劇目《祭頭巾》、《思凡》、彈腔劇目《兩狼山》、《打督郵》在觀眾中有較大影響;現代戲《發黴的鈔票》、《元寶案》、《巧婚記》、《姻緣錯》曾在全省會演中獲獎。

湖南地方戲曲大全,不負歷史盛名 第6張

巴陵戲
  巴陵戲形成和流行於古稱巴陵的湖南嶽陽一帶,故得名巴陵戲。因巴陵舊屬嶽州,又名“嶽州班”。它主要有崑腔和彈腔兩種聲腔,用湖廣者、湘北方言聲調演唱。明末已有演出。

巴陵戲的崑腔,源於明代盛行的崑山腔。清代中葉,崑腔曾在岳陽流行。清乾隆前後,巴陵戲逐漸以唱彈腔為主。彈腔包括“北路”的西皮與“南路”的二黃。清末是巴陵戲的鼎盛時期,出現了被稱為“巴湘十三塊牌”、“巴湘十八班”的職業班社。傳統劇目多取材於歷史演義和話本,共計540多個。

湖南地方戲曲大全,不負歷史盛名 第7張

湘昆
  湘昆是湖南崑曲的簡稱,是湖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與中國南方的蘇崑、北方的北昆同源。因流行於湖省湘南的桂陽、嘉禾、新田、寧遠、藍山、臨武、宜章、郴縣、永興、常寧等地,並以桂陽為其發展和活動中心,故又稱“桂陽崑曲”。推薦:人與鬼神的較量,關於儺戲的傳說故事

早在明代萬曆年間,中國戲曲的主要聲腔之一,崑山腔便傳入湖南,對湖南漢族戲曲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至今,湖南的湘劇、祁劇、巴陵戲、辰河戲、荊河戲、武陵戲等地方大戲劇種中,還保留了不少崑腔劇目和曲牌。

湖南地方戲曲大全,不負歷史盛名 第8張

花鼓戲
  花鼓戲,中國地方戲曲劇種,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戲。湖北、安徽、江西、河南、陝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劇種。在眾多名為“花鼓戲”的地方戲曲劇種中,屬湖南花鼓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劇目,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的喜愛。

湖南花鼓戲的牌子,有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源於湘南民歌,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活潑、輕快,適用於歌舞戲,是湘南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表演特點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樸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

湖南地方戲曲大全,不負歷史盛名 第9張

苗劇
  苗劇是湖南地方戲曲劇種中,最年輕的一個戲劇劇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新生的一種少數民族藝術形式。1954年2月誕生於湘西苗族自治區花垣縣麻慄場鄉。初始時,曾稱“苗劇”、“苗語劇”、“苗戲”(苗語叫“戲雄”),七十年代曾稱“苗歌劇”,直到1982年才正式定名為“苗劇”。

解放前的苗劇,其劇目主要有《恰相》、《大追傷亡》、《抱己嘎》等,其特點是劇情單一,程式固定,嚴格安排在祭祀法事中,儀式化程度較高。解放後的苗劇,劇目甚多,主要有大戲《團結滅妖》、《帶血的百鳥圖》、《逃犯審官》、《黛雅與那卡》等。其劇情曲折複雜,戲曲化程度較高,曾獲得多次全國性獎勵。

TAG標籤:湖南 戲曲 歷史 不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