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辰河戲,湖南特色戲曲文化

湖南不光物源遼闊,傳統戲曲文化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辰河戲是湖南大戲曲之一,它流行的地方甚廣,它的形成是經過悠久的歷史沉澱。它的主要特色是當地的語言,及民歌號子和宗教音樂相結合。
  本期的湖南文化為您帶來湖南的戲曲辰河戲,一起來看看吧。

湖南特色戲曲文化:辰河戲

辰河戲是湖南地方戲曲大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沅水中、上游的廣大地域,包括懷化地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貴州省的銅仁地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酉陽、秀山,湖北省的來鳳、咸豐等縣。

辰河戲劇種的形成,經歷了久遠的歷史發展。明王朝建立之初,不少江西移民來到辰河地域開墾荒地,經營新區。遷徙、勞作、經營之時,也將當地的戲曲聲腔弋陽腔,帶到了新的家園。弋陽腔傳入辰河地域之後,與當地語言、民歌、號子、儺腔以及宗教音樂結合,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辰河高腔。

早期的辰河高腔,多演唱連臺本戲《目連》,這種藝術傳統,一直保留到本世紀40年代。在辰河高腔的形成過程中,青陽腔也有一定作用,《金盆撈月》等早期青陽腔劇目,至今保留在辰河高腔的演出劇目中。清乾隆、嘉慶年間,辰河高腔配合宗教祭祀活動,已極為盛行。各種祭祀酬神活動中,演唱辰河高腔戲,已成為不可缺少的內容。這一時期,沅水也是我國與東南亞地區緬甸、寮國等國往來的交通要道,外事交往中,亦常有辰河高腔的演唱活動。

辰河高腔在沅水中、上游沿江城鎮盛行的同時,也向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沅水最大的支流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區,以及周邊的苗區、侗區,都有辰河高腔的流佈。在演出形式方面,辰河高腔除了高臺演出之外,還有矮臺班木偶演出。

“矮臺班”多由半職業藝人組成,劇目、音樂、排場與高臺班相同。有時兩種演出形式還同時在民間的祭祀娛樂活動中出現。“打圍鼓”,也是辰河高腔的一種重要的演出形式。城鄉間喜唱辰河高腔的人們,在鄰家喜慶之日,一起到他家唱高腔戲,不化妝。當時不少政界和文化界人士,都喜歡參加這種演出活動。

辰河戲中,還包含有辰河崑腔、低腔和彈腔。辰河崑腔源於崑山腔。大約在明代中期,崑山腔傳入辰河地域。辰河低腔在唱腔上與崑腔大同小異。不同的是崑腔用笛子伴奏,而低腔用嗩吶伴奏。清道光、咸豐後,洪江成為經濟繁榮的商業口岸,會館林立,戲班雲集。

同治光緒年間,荊河彈腔藝人周雙福、周鬆貴兄弟先後來到洪江,參加辰河戲班的演出,為辰河戲帶來了彈腔藝術,不少辰河藝人趕來學藝。另外,毗連地區祁劇的影響,也促進了辰河彈腔的形成。自此,辰河戲逐步發展成為以高腔為主,兼有崑腔、低腔和彈腔的多聲腔劇種。

民國年間,辰河戲藝人生活困苦,至本世紀40年代,辰河戲班散班者甚多,辰河戲走向衰落。新中國建立之後,辰河戲恢復了生機,建立了一批職業劇團,民間的業餘劇團多達200多個。黨和政府重視對這一古老劇種藝術遺產的挖掘和整理,一批有特色的劇目重新搬上舞臺。經過整理改編的辰河高腔《破窯記》和《李慧娘》二劇,曾到北京進行彙報演出。80年代以來,又舉行了辰河戲教學演出,挽救和繼承傳統藝術,湖南省藝術學校還開設了辰河戲科,辰河戲有了培養人才的專門學校。

辰河戲劇目豐富,現存高腔劇目有連臺本戲6個,整本戲47個,散折戲57個,以及有部分定本的條綱戲71個,是湖南保留高腔劇目最多的劇種。《目連》有“戲娘”之稱,一是說明其古老,二是由於它包括了辰河高腔所有的原型曲牌和大鼓戲的鑼鼓點子,演唱時排場豐富。整本戲和單折戲劇目,多系明、清傳奇古本。

湖南特色戲曲文化:辰河戲 第2張

長期以來,藝人和參加圍鼓的文人,對傳奇古本作了大量通俗化工作,使其雅俗共賞。整本戲中,蘇(《黃金印》)、劉(《大細袍》)、潘(《一品忠》)、伯(《琵琶記》)稱為四大本看家戲。另有《三闖檔廈》、《裝瘋跳鍋》等劇目很有特色。辰河崑腔、低腔劇目基本失傳,但仍有不少曲牌和唱詞為藝人們抄錄保留,有22個單折戲存在高腔劇目中,如《紅梅閣》的“判奸”、《龍鳳劍》中的“火燒軒轅墳”、《拜月亭》中的“走雨”、“招商店”、《百花亭》中的“斬巴”等。彈腔劇目現存350個,除《打瓜招親》、《荷花配》等大量劇目外,多與武陵戲、荊河戲相同。

辰河高腔的舞臺語言是在湘西浦市官話的基礎上提煉而成,宗法中州音韻。高腔音樂系曲牌連綴體,現存曲牌200餘支,音調高亢、風格粗獷,旋律婉轉悠揚,與山歌、號子相融,常用人聲幫腔和瑣吶幫腔,很有湘西地方特色。崑腔現存曲牌162支。

低腔現存曲牌300多支。演唱時,低腔較為奔放、熱烈、有氣勢,用嗩吶伴奏;崑腔較為典雅、文靜、清新、優美,用竹笛伴奏。彈腔的舞臺語言與高腔不同,沅水中、上游沿岸市鎮,多采用常德官話。其音樂由北路和南路組成,有多種板式聯綴的成套唱腔,表現力豐富。

辰河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是嗩吶、備子、京胡、二胡、三絃和大鼓、小鑼、雲鑼、鈸、小鼓、大桶鼓、旗子鼓、課子、尺板等。本地特製的高腔嗩吶,聲音高吭,發音柔和,音色優美,近似於女高音,能與唱腔溶為一體,在幫腔和伴奏中作用重要,特色濃郁。

早年,辰河高腔角色分為生、旦、淨、醜、外、副、末、貼八行。清末民初之後,變為生、旦、淨、醜四行。生角分正生、老生、紅生、小生。旦角分正旦、小旦、搖旦、老旦。辰河戲的表演藝術樸實、自然,有濃郁的泥土氣息。早期的武打戲中,融匯了湘西民間武術的招式。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辰河戲在保持本身特點的基礎上,吸取其他藝術門類和兄弟劇種的養分,使自己的表演藝術日漸成熟,形成了四種不同的表演風格。一是下河路子,以瀘溪縣浦市為中心,包括沅陵、辰溪等地,由於這裡圍鼓堂盛行,不少藝人是由唱圍鼓堂開始,走上高臺唱戲的,形成了講究唱功,多唱傳奇本高腔,擅演《目連》的特點。

二是中河路子,以漵浦為中心,藝人多是由木偶班走向舞臺,表演藝術粗獷、詼諧,且保留了一些木偶表演的痕跡,除演出整本高腔外,還將一些矮臺班的高腔劇目搬上了舞臺,這些劇目演出時,隨意性較大,三是上河路子,以洪江為中心,包括黔陽、芷江、銅仁等地,藝人多出自清末民初洪江等各地科班,表演藝術嚴謹規範,上演的劇目高腔、彈腔並重,因與來自常德和荊河的彈戲藝人長期同臺演出,交流技藝,對辰河彈腔的形成與發展有較大貢獻。四是白河路子,以永順縣王村為中心,包括永順、古丈、龍山等地,藝人們多兼演木偶戲,戲班有舞臺演出和木偶表演兩套用具,唱腔、道白多用當地的方音。

辰河一帶舊稱職業戲班為江湖班,其演出可分為大願戲、小願戲、神會戲、堂戲、賣戲五種。大願戲是地方為祈禱上蒼、保民平安的酬神演唱,必演《目連》,一般在曠野空坪搭草臺演出。小願戲由某家、某村或數村聯合舉辦,目的是為祈求家人、村坊清泰、豐收,多在村坊中祠堂的固定戲臺演出。

神會戲即各地神廟、同鄉會館、行業會館,為所供奉之神的生、忌日而舉行的娛神演唱。堂戲則是官紳、富戶為紅白喜事舉辦的演唱活動。賣戲則是人們常見的售票演出,一般在城鎮、鄉村的劇場演出。後者已成為當前辰河戲演出的主要形式。

TAG標籤:湖南 戲曲 辰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