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閩南高甲戲特色,閩南高甲戲的劇目

高甲戲大多為幕表戲,一類是幕表定型化的傳統劇目,一類是幕表即興化的新編劇目。這兩類幕表戲共同構成了閩南高甲戲的特色。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具體瞭解關於它的劇目和特色體現吧。

閩南高甲戲的劇目,閩南高甲戲特色

高甲戲的傳統劇目大體分為三大類,即大氣戲(宮廷戲、武戲)、生旦戲(繡房戲)、丑旦戲。

高甲戲的劇目分為:“繡房戲”,即才子佳人的生、旦戲,如《杏元思釵》、《孟姜女》、《英台山伯》等;“公案戲”即審案戲文,如《彭公案》、《包公審黃菜葉》等;“宮廷戲”即屬宮廷鬥爭的戲文,有《狸貓換太子》、《逼宮》等;“丑旦戲”,都屬小戲,如《管甫送》、《番婆弄》、《桃花搭渡》等,這類戲頗有特色,丑角表演,更是獨具一格,很受歡迎。

此外,也有從古典小說及民間傳說編演的戲,如《說岳》、《水滸》、《七俠五義》;民間傳說如《詹典嫂告御狀》、《陳慶庸過大金橋》、《溫陵麗史》等。有的屬連臺本戲,劇目達600多出,但多系幕表戲。

高甲戲大多為幕表戲(即“桶戲”)。幕表戲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幕表定型化的傳統劇目,一類是幕表即興化的新編劇目。

前者經歷了幾十年、幾代腳色長期舞臺實踐,錘鍊出一套符合人物性格的表演規格,形成唱、做、念、打固定的程式,一招一式都已相對定型,不容許隨心所欲地臨場發揮,不容許即興地增減,此中蘊含著精湛的表演藝術,也有高難度動作,沒有師傅的傳授,再好的腳色也寸步難行。

此類劇目應視為那個歷史時期高甲戲的精品,可為後代繼承。這類劇目有:《斬黃袍》、《收水母》、《太極樓》、《兩國王》、《大金橋》、《扯玉帶》、《轅門斬子》、《絞胡奇庵》、《雙報仇》、《鴛鴦扇》、《秦瓊倒銅旗》、《郭子儀拜壽》、《國母走》、《宿草菴》、《櫻桃會》、《走麥城》、《屯土山》、《黃鶴樓》、《打黃蓋》、《古城會》、《鳳儀亭》、《蔣幹盜書》、《失、空、斬》等,及一些傳統摺子戲。

後一類是演出前由師傅(或掌班)口授故事情節,按幕表套路由腳色即興表演,隨意性強,唱什麼曲牌也由腳色臨場暗示予鼓師,戲可長可短,臨時增刪。這類劇目,只不過向觀眾敷衍故事,藝術平庸,無法繼承。

TAG標籤:閩南 劇目 高甲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