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列表

中國佛學派別及其四宗學說略述

佛學自漢朝傳入中國,是對釋迦牟尼與佛陀學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經典的整理與註疏上。佛學在不同佛教傳統中,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學派,研究方式也有所不同。那麼,中國佛學到底有幾個派別呢?其四宗學說又是哪些呢?接下來,到佛學入門中瞭解一下吧。

中國佛學派別及其四宗學說略述

中國佛學派別
  佛學自漢朝傳入中國,即有許多不同之派別,不一致之說法,為了消弭衝突、避免矛盾,中國佛學家即以判教方式,將各種說法融合消化。中國之派別有八宗、十宗、十三宗之說,若依大乘舊傳八宗之說而言,其中禪、淨、律、密屬於行持,三論、天台、華嚴、唯識則以義學見長,此四宗學說略述如下:

(一)三論宗
  三論原屬印度大乘佛學之中觀一系,北齊(550~577)末年,由遼東僧朗傳入江南,至唐初嘉祥吉藏集其大成。此宗所依之基本典籍為:

(1)中論,駁斥婆羅門教、小乘佛教,和其他大乘諸宗派之錯誤見解,而皈依中道教義。

(2)十二門論,矯正大乘佛教徒自身之錯誤見解。

(3)百論,駁斥婆羅門教之外道思想。其學說主要有三方面:
  1、破邪顯正。即總破一切有所得、有所見:破斥外道對於“實我”之邪見、遮遣毗曇宗“實有”之執見、駁斥成實宗“偏空”之情見、摧破大乘之一切有所得、有所見。如是內外盡破,大小遍斥,而以“都無所得”為旨歸。

2、真諦和俗諦之差別,即以俗諦之故,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以真諦之故,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故依此二諦之說,有是空之有,空是有之空,由是乃顯無得之正觀。

3、八不中道,即揭示諸法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之理,來破除生滅、斷常、一異、去來等“四雙八計”之偏頗,而說明宇宙萬事萬物皆無固定不變之自性。要之,此宗以“破而不立”來遣除一切偏執情見;以“無所得”為本旨,認為一切諸法本來無相,本自寂滅;故所謂之迷悟及成佛不成佛皆為假名,惟以“覺”為本體,染淨諸法本來寂滅,而以“無得正觀”為至極妙道。

(二)天台宗
  陳宣帝建德七年(575),智顗大師入天台山而初創此宗。追溯傳承,上承龍樹,經過北齊慧文禪師之閱讀中論、大智度論,得一心三觀之妙旨後,傳南嶽慧思禪師因悟證法華三昧,著述大乘止觀,再授智顗大師而修得法華三昧前方便,盛弘教觀,並依法華經融攝性空論義,而大成天台宗學。其著作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世稱天台三大部。

中國佛學派別及其四宗學說略述 第2張

此宗之教義說一心具十法界,靜觀此心,可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之道理。其綱義要旨有三:即一念三千之世界觀、一心三觀、三諦圓融之哲理。指出諸法之相互融攝,整個宇宙之究竟合一,每一現象(物或心)所表現之原理是圓融三諦(空、假、中),意指事物或生命本身即是實相,即是如如;主張一切法平等,此乃天台止觀之中心思想。

要之,天台一宗以法華經為典據,直顯諸法實相之哲理,自“理”方面而言,以即空、即假、即中之圓融三諦彰顯諸法之當體;自“事”方面言之,則揭示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之“性具”思想(性德本具);而所謂理事之互相融即,即是諸法之實相、法界之本然(法爾自然)。

(三)華嚴宗
  又稱賢首宗、法界宗,依華嚴經而得名。杜順(557~640)為華嚴宗之開祖。此宗創始之前,中國已有地論宗,地論宗奠基於世親之“十地經論”,華嚴宗一方面吸收地論宗之教義,而進入中國佛教之繁盛期;另一方面則統一當時各宗派新舊異說,立足於唯識緣起之理論基礎。而在構成判教、觀行理論方面,表面上雖批評天台、唯識之學說,實際又擷取兩家之說。

然大抵而言,華嚴宗依照華嚴經建立宗義,其無礙緣起之義理,乃從‘般若’思想展開來,根據“般若”之“法性本空”,進一步闡明法界諸法由於“性空”而形成平等,乃至等同一體,而得入於一與多“相即相入”之無盡無礙概念,此即所謂“法界之普遍緣起”。此宗重要教義另有:因門六義、六相、十玄門等,以顯示其圓融無礙之法界緣起思想。

(四)唯識宗
  此宗遠尊印度彌勒菩薩為宗主,彌勒出世說瑜伽師地論,無著稟承教法而著莊嚴論、攝大乘論。世親繼而著唯識二十論、三十論頌等。玄奘於唐貞觀年間,至印度求法,從戒賢、智光諸論師習受瑜伽、唯識等論。歸國後其弟子窺基依玄奘大師口述,撰成唯識論述記,發暢奧義,又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以釋之,而蔚成唯識宗學。

此宗之名相繁眾,義理深邃,側重分析,立有五位百法(八心法、五十一心所法、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應行法、六無為法)、三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五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不定種性、無性有情)。

以“阿賴耶識”為基礎,闡“萬法唯識、識外無物”之理。其根源是在於阿賴耶識有含藏種子。種子又稱“習氣”,分為名言種子與業種子二種。在實證上以識為中心,轉變有漏之心識,而成為無漏之實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最後將能觀之識亦歸諸於空,證入“能所一體”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