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賞菊登高插茱萸,唐代民間重陽節習俗

我國傳統重陽節,歷來有登高、插茱萸。賞菊等習俗,這些節俗據說起於西漢時期,到了唐代則更加興盛,有名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這一時期反映重陽風情的詩作,那麼就一起來看老黃曆的介紹。

唐代民間重陽節習俗 賞菊登高插茱萸

重陽節登高之俗始於西漢,《西京雜記》中就記載了:“三月上巳,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拔楔登高。”而後的《續齊諧記》,記載東漢時人桓景,隨方士費長房學道術,並根據費長房的告誡,在農曆九月九這一天,讓全家大小佩戴裝有茱萸的絳色袋子,登高飲菊花酒,最終得以消災免禍的故事,給重陽登高又塗上了一層浪漫的神話色彩,也反映了古人殷切盼望消災避禍、健康長壽的美好願望。

可見,佩插茱萸作為重陽節的另一項重要習俗也早見於漢代,而至唐代,此風更盛,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膾炙人口,所說正是重陽登高、插茱萸事。

唐代民間重陽風俗基本沿襲前代。我國大醫學家孫思邀在《千金方·月令》中,把重陽登高列為一項重要活動。他說:“重陽日,必以餚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柑橘以泛之,即醉而歸。”

如前所述,漢代佩茱萸,魏晉時出現插茱萸,而唐代皆而有之。唐宋時代詩人詞家描寫重九插茱萸的詩詞不勝列舉。李白有“九日茱萸熟,插鬢傷早白”;王維有“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則有“茱萸正少佩,折取寄情親”。

除佩插茱萸外,還有看茱萸。如杜甫寓居藍田崔氏莊,與故人同飲,醉玩茱萸,不能釋,作詩云:“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九日藍田崔氏莊》)

賞菊、詠菊花、吃糕重九正仲秋,菊花盛開,文人雅士對嬌豔傲霜的菊花十分喜愛,在唐代詩人詠九日的作品中,寫到菊花的比比皆是,如王維有“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樑篇”(《奉和重陽節上壽應制》);王緒有“今日登高蹲酒裡,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作》),可見賞菊之風的盛行。

另外,李欣有“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皇甫冉有“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秋菊自開花”(《重陽日酬李觀》)。

由此可見唐人幾乎是“無菊無酒不重陽,不插茱萸不過節”了,就連唐末農民大起義領袖黃巢也曾寫過“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詠菊詩,以詠菊抒發起義者的革命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