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古人為啥忌諱端午節出生的孩子,節日文化

端午節到來,人們吃粽子,懸艾草,塗雄黃,划龍舟,各種活動充滿了古時韻味。不過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端午節所在的農曆五月初五,在古代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就連這一天出生的孩子,在古代也是忌諱的,往往父母都要棄養,那麼今天的老黃曆就為你介紹,古人為啥忌諱端午節出生的孩子。

節日文化:古人為啥忌諱端午節出生的孩子

《史記·孟嘗君列傳》載:“初,田嬰有子四十餘人,其賤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勿舉也’。其母竊舉生之。及長……”說的是時任齊國宰相田嬰起初有四十多個兒子,他的小妾曾生一男嬰名文,這田文正巧是五月初日出生的。

於是田嬰告訴小妾說:“不準養活他。”意思自然是要將田文遺棄。但田文的生母實在難下狠心,便在另處租間出租屋偷偷把他養活了。待田文成人後,其母便通過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見給田嬰。

沒想到田嬰見後並不喜悅,反而火冒三丈地對自己的小妾吼道:“我讓你把這個孩子扔掉,你竟敢把他養活著,這是為何?”機敏的田文見狀,遂叩頭大拜,之後反問道:“您不讓養育五月生的孩子,卻是何故?”

田嬰答曰:“五月出生的孩子,長大後身長跟門戶一樣高,會害自己的父母。”田文聽了反問:“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授予呢?還是由門戶授予呢?如是上天授予,您又有何好擔心的?如是門戶授予,那麼加高門戶不就可以了嗎?”田嬰聽了啞口無言,而在後來,田嬰也逐漸改變對田文的態度,開始器重他,讓他主持家政,並最終繼承田嬰的爵位,這便是歷史上食客三千的孟嘗君。

無獨有偶,據《癸辛雜識》記載:著名的“書畫皇帝”宋徽宗也生於五月初五,按古時風俗這天所生之人極不吉祥,故徽宗將自己的生日變成有趣的“公日”,即改成十月初十,並把這天定為“天寧節”。這種俗忌,在中國民間某些地方至今仍有沿襲。

《宋書·王鎮惡傳》有載,東晉名將王鎮惡因出生於農歷五月初五,家人以為不祥,想將其在族譜中除名,但其祖父王猛卻說:“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便給他取名鎮惡,寓意“鎮”五月初五之“惡”。

《西京雜記》上說:王鳳生於五月五日,其父便不想養他,理由是按俗忌養端午日生的孩子,長大後不是自害,就是害父母。《世說》有記:胡廣本姓黃,五月五日生,父母厭惡他,竟將其裝進一陶罐後投於江。《孝子傳》則載:“紀邁五月五日生,其母棄之。”

古人十分忌諱養端午日出生的孩子,這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根源在於古代先民將猛獸毒蟲活躍得勢的農曆五月,視為妖魔鬼怪盛行的惡月。《呂氏春秋》說:“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生死分;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欲靜無躁,止聲色……”而尤以“重五”——五月初五,這種邪佞之氣為至極,於是,人們便用龍舟遣災送瘟,掛艾草驅毒蟲,佩符避邪,浴草湯喝苦水,夫妻禁房事,如此等等,祈求消災避禍。其中的龍舟,後又演變為迎魂之舟。

不過,古人“忌諱端午節生人”的這一俗忌,無疑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是時代侷限性的產物,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實際上端午生日之人,成大器者數不勝數,諸如文中所及之孟嘗君、王鎮惡等人即是,而到了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更是不應該再信這樣的說法,只作為茶餘飯後的趣談倒是不錯的。

TAG標籤:古人 端午節 忌諱 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