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演變過程,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歷史文化

 中秋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但是很多對於這個節日背後的故事以及一些歷史都不是很清楚,那麼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歷史文化是什麼呢?八月十五中秋節演變過程是什麼呢?讓我們和老黃曆一起來了解這個節日吧!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歷史文化 演變過程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歷史文化
  唐代:中秋賞月風俗盛行
  唐代的中秋賞月帶著濃厚的思鄉、盼望團圓的感情。賞月一般是親友聚集在一起,一邊宴飲,一邊賞月聊天,文人則對月賦詩。也有人獨自賞月,獨賞明月留下的記載多為思鄉、思友之作。一般是個人離開親人,出差在外,面對圓月,想到家中親人也在欣賞明月,為月圓人不圓而傷感,並將這種遺憾寫在詩歌中。
  可以說,唐朝的中秋節習俗就是親友團聚在一起賞月,其中心內容是賞月,團圓是因賞月而起的,是依附在賞月活動上的。如果不是因為賞月活動,就不會憑空生出中秋團圓的習俗。這為後世中秋節轉為團圓節打下了基礎。

宋代:中秋節成為隆重節日
  宋代中秋節成為隆重節日,跟唐代中秋節主要有兩點不同:一是唐代主要是中秋當夜宴飲賞月,宋代則是全天都過節,甚至之前幾天就用心準備;二是唐代中秋節活動的主角是文人、中上層家庭,唐朝中後期一般百姓開始參與,到了宋代就更加踴躍、熱烈。
  這說明宋代的中秋節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節日了。朝廷也重視此節,給公職人員一天的假期。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歷史文化 演變過程 第2張

明代:團圓成為中秋的主題
  到了明朝,中秋節繼續發展演變,習俗也有了很大變化。中秋節不再以賞月活動為中心。
  明清時期親人團圓成為中秋節俗的明確主題之一。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並且此時有了“團圓節”之名。《帝京景物略》中說:“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意思是,中秋節前回孃家的已婚婦女,中秋節這天必須返回公婆家,因為這是團圓節。同時,重視親友之間的人情往來。親友之間要互送月餅、瓜果等過節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