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為什麼要吃雞,2021年七夕節演變與發展

七夕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而七夕節也隨著時間發展,形成了許多的文化,那麼2021年七夕節演變與發展是什麼呢?七夕為什麼要吃雞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2021年七夕節演變與發展 為什麼要吃雞

2021年七夕節演變與發展
  漢代:初創
  漢代是我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主要的傳統節日在漢代開始普及。此後七夕的風俗漸出現於文獻上記載。

東晉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荊楚歲時記》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這便是我國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的最早關於乞巧的記載。

南北朝
  南朝梁時期,代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乞巧。有蟢子網瓜上,則以為符應”。可見南北朝時,南方七夕乞巧儀式已頗為複雜,不僅要拜祭牽牛織女二星、月下穿針,還要在庭中擺放瓜果,而根據蜘蛛所結網判定是否“得巧”的習俗也已經形成。

唐代:風行
  唐代,宮中甚至還要做七夕這天設專門的“乞巧樓”,嬪妃、女子在月光下,以五色線穿九孔針乞巧。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經歷史發展演變,牽牛婺女天文字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織女美麗傳說(唐代《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佚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在現存文獻中,最早出現“七夕節”一詞的在北宋;在宋之前的文獻多稱此天為“七月七”、“乞巧節”、“七夕”等。宋代將七夕節定位國家法定節假日,節日娛樂性及商業氣息突出,七夕節的節日氣氛達到頂峰。

宋元:鼎盛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七年級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明清:豐富

“七夕”節在大體保留著宋以前傳統風俗的同時,由於社會的發展和各地自然環境及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的不同,有所變化,顯示出某些地方特色,而整體來說得到了豐富與發展。

現在:法定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2021年七夕節演變與發展 為什麼要吃雞 第2張

七夕為什麼要吃雞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七月七日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只有在七夕,才得以鵲橋相會;而當雄雞報曉時,他們就不得不分開了。古時人們因為同情牛郎織女,有流行在七夕宰雞的風俗,以祈禱有情人永不分離。因此,七夕節,吃雞成為很多地方的一種傳統風俗。

TAG標籤:七夕節 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