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節日意義,歌圩節是哪個民族的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多不勝數,其中有許多特色且具傳統文化的民族節日備受大眾關注;那麼大家知道少數民族的節日“歌圩節”是哪個民族的嗎?接下來就由老黃曆來告訴大家吧,一起來看看! 

歌圩節是哪個民族的 節日意義

歌圩節是哪個民族的:“歌圩節”是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婆節”。

節日活動及意義
  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歌圩節是哪個民族的 節日意義 第2張

在壯語中,歌圩有出田垌之歌﹑山岩洞之歌﹑坡圩﹑垌市等等名稱。 多在農閒或春節、中秋等節日于山林坡地舉行。屆時,男女老少盛裝赴會,少者數百人,多者上萬人。通常以青年男女對唱山歌為主,還舉行拋繡球、碰彩蛋、放花炮等文娛活動。

歌圩也是壯族人民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也是未婚青年唱情說愛的地方。歌圩上唱的歌大都是生活語言的高度提煉,具有生動﹑純樸﹑深刻的特點,歌詞有韻,能唱,易記,賦﹑比﹑興的藝術手法經常交替運用。未婚青年在歌圩上自由地選擇心愛的伴侶,唱得情投意合的時候,便互相拋繡球,有些地區則互碰熟紅蛋,或贈禮物,從而建立戀愛關係。

歌圩節是哪個民族的 節日意義 第3張

歷史
  歌圩是壯族古老的風俗習慣,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悠久的歷史。據說,唐朝時已經有了歌圩。《廣東新語》卷八中載:“新興女子有劉三妹者,相傳為始造歌之人,唐中宗(684~709)年間,年十二,淹通經史,善為歌,千里內聞歌名而來者……嘗與白鶴鄉少年登山而歌,粵民及瑤﹑僮諸種人圍而觀之,男女數十百層,鹹以為仙,七日夜歌聲不絕,俱化為石。”宋代《太平寰宇記》卷之百六十三中談到竇州信宜縣及昭州平樂縣一帶風俗時載:“谷熟時裡閈同取,戌日為臘,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會作歌。”

TAG標籤:民族 節日 歌圩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