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春節習俗口訣教你做個春節通,通俗易懂

一年之中的大小節日,春節應當算是重中之重了。在我國民間,早在春節前的大半個月裡,人們的生活就逐漸充滿了年味兒,而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更是每天都有應該要做的過年準備,那麼就讓我們來學習民間流傳的春節習俗口訣,一起做個春節通。

通俗易懂,春節習俗口訣教你做個春節通

你可能喜歡》》春節為什麼吃春捲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殺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七年級扭一扭。

臘月二十三日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二十四,掃房子,臘月二十三拜過灶王爺,就進入正式的過年準備了,所以打掃房子就成為年前第一項準備,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就是過年前的大掃除。

二十五,炸豆腐。為什麼要在這一天炸豆腐呢?因為民間傳說這一天,玉皇大帝要下凡到民間微服私訪,恰逢在家“看家”的灶王爺到宮裡述職(彙報工作)去了,所以沒法替家裡的主人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好話了。人們又怕玉皇大帝知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好,再向他祈福不靈驗了,所以故意裝窮,才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二十六這天燉羊肉,據說是因為“大魚大肉”在過去的人們眼裡,是年夜飯的最高境界,提前燉好的羊肉,熱透了在除夕的飯桌上端上來,是對全家一年辛勞的犒賞。

二十七,殺公雞,在臘月二十七殺雞也是有講究的。殺好的雞,不是在當天吃的,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完,要留下一點,有一些吉利到明天。

二十八,把面發,過去社會發展低下,還沒有現代比較方便的發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幾天做好了容易壞,只有發麵不愛壞,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麵,準備正月七年級到初五的主食,同時,這也是因為舊俗認為七年級到初五期間不能動火蒸饅頭的緣故。

二十九,蒸饅頭,以前春節期間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因蒸與爭諧音、炒與吵諧音、炸與炸(四聲)諧音、烙與落諧音,均屬不吉利,所以老北京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夠全家吃上一個星期左右的饅頭。年菜中的蒸食除了饅頭外,還有蒸喜、蒸花捲、蒸棗泥方圃、蒸豆沙圓包、蒸子孫饅頭、蒸如意卷等等。

在年三十晚上,中國人一般都會整晚通宵守歲,所以就叫做“三十兒晚上熬一宿”;而大年七年級的一項重要活動,便是到親朋好友家中和街坊鄰居那裡祝賀新春,也就是拜年。此外,人們也會在這一天出門逛逛熱鬧的廟會,觀賞精彩的秧歌和高蹺表演,為節日助興,因此有“大年七年級扭一扭”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