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命理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八字命理/列表

懸而未決的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洛書從他的出現到解讀,處處都是疑點,多少智者先賢為河圖洛書做出各種遐想,始終未能探尋到河圖洛書的真相,本期風水知識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河圖洛書之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懸而未決的河圖洛書之謎

茫茫宇宙,朗朗乾坤,曾讓多少智者先賢為之遐想。歷代的智人哲者無不為自己存在於天地之間、物我之間、生死之間的玄機而傷透腦筋。僅就《河圖洛書》那幾個黑白小點,不知花去了他們多少腦汁。研究之書籍文稿,也不知有幾千萬字。但問題不外乎在以下幾點:
  1、河圖洛書的生成年代、地點以及發明者?
  2、它的原始含義和與宇宙本原的關係?
  3、它和八卦和陰陽五行的關係,誰先誰後?
  4、它與天地之間的關係?
  5、它與人的關係和對人的影響?
  6、它的“象、數、理”之間的關係與應用。

一、“河圖洛書”的真偽之爭
  面對《河洛》之生成年代、地點以及發明者,除卻地區性區域以外,幾乎無從考究。而人們爭論最多的,就是其“真偽性”。
  “河洛”之辭,最早見於《尚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又見於《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有者。”……
  在先秦到兩漢,乃至唐代,諸文獻記載中,均以為“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內,黃河之濱,龍馬負圖而出,獻予伏羲。伏羲依此演卦。
  又相傳,大禹之時---洛陽之西,洛水中有神龜,背銘洛書,示於大禹。禹即依書治水奏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統治天下。後收入《尚書》中,名《洪範》。

後人對《河圖洛書》,則傾向於《周易·繫辭下》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然“河洛圖式”於宋前所未見。故疑“河洛圖式”是宋人所為,非古時所有。於是以後一千多年,圖書之爭,愈演愈烈。
  1977年春,安徽阜陽,於西漢汝陰侯墓中,出土一件“太乙九宮佔盤”,爭論從此告一段落。因其圖式與“洛書數”完全相同,絕非宋人臆造。

太乙九宮佔盤分正背兩面。正面中心之“圓圖”,以八條射線標明瞭“四正、四隅”的方位,其數順時針依次為
  “一八三四九二七六”,
  “四正”標有“1君”對“9百姓”、“3相”對“7將”;

“四隅”是“2”對“8”、“4”對“6”,完全吻合於《洛書》。外層方邊,標有各宮節氣,分列八方。於方圓之間,刻有佔辭:“當者有憂”、“當者病”、“當者有喜”……
  論其意義,表明《洛書》早存於西漢。
  至於1987年,在安徽含山長崗鄉凌家灘村一處,出土距今5300年前,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時,發現的一套玉器——玉龜和玉版(見下圖2),不少專家疑是古版《圖書》,本人則覺有點牽強。

二、“河圖洛書”生成的地區
  至於“河圖洛書”生成地區,說法也不一致。
  有“洛南說”、“洛寧說”。不過河洛地區大概是指黃河中游潼關至鄭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圍地區,包括潁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緯34°至35°、東經110°至114°之間的地區,即今河南西部地區。南有外方山、伏牛山,北為黃河,西立秦嶺與關中平原,東為豫東大平原,北通幽燕,南達江淮,雄踞於中原,為“天下之中”(《史記·周本記》),即所謂“中國”(西周何尊銘文),是古時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優越。
  《河圖洛書》就算不是發明於此,也必然繁榮於此。至於有人把《河圖》比天上之銀河,那只是一種大膽的幻想。

三、《河圖洛書》源於自然反映著自然
  縱觀歷朝歷代,於《河圖洛書》之研究,絕大多數都停留在古書的片言隻語之中,假如某個古人出錯,研究的價值也就蕩然無存了。也正因如此,千年的“真假”之爭,至今不休。
  另外,從數字到數字,沉迷於數學遊戲,也於哲理越去越遠。

懸而未決的河圖洛書之謎 第2張

我們研究《洛書》不僅因為它有文化上、數學上的價值,還有更重要的——實用價值。如《堪輿學》就是利用《河圖洛書》和“先後天八卦”,創造出了一整套比較完善而實用性很強的理論體系。這套體系已經實踐和服務了人類一千多年了,至今依然生機勃勃。它就是當今最受堪輿學界推崇的《玄空飛星學》。

四、“洛書數”神祕的排列方式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圖洛書》必源自於自然,也必反映自然之規律。今天,我們就從大自然入手,察《河圖洛書》之玄機。
  先觀《洛書》
  過往人們總被那“載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為肩,八六為足”的排列方式、被它那橫豎斜相加等於15的均衡數理所折服。便一頭栽進那撲朔迷離的數學幻方里,迷失了研究的方向,我們不能重蹈覆轍。
  在研究的過程中,先要拚棄崇拜心理,不墮入數學幻方,不數典忘祖,不以為《洛書》有多玄。而從自然的、形象的、合理的方面著手,一揭其神祕面紗。
  在遠古蠻荒之時,人對大自然之認識,應該是十分直觀的。由於文化的單一,成見之稀有。人們只能從感官出發(當然不排除特異感官),觀環境,知事物。而最為常見、最具影響力、規律最深的,莫過於太陽的東昇西落、月亮星辰的晝伏夜出、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因此,古人在創造《洛書》之時,也就不離於此。
  《洛書》之於《堪輿學》,稱為“九宮飛星”。
  把1至9數稱為“飛星”,全因這“飛星數字”要循洛書數之順序,隨時間之變而“飛”。

五、《河圖》是“時間”的數字表述
  在西漢末年,楊雄的《太玄經》卷八“玄數第十一”曰:
  三八為木,為東方,為春,四九為金,為西方,為秋。二七為火,為南方,為夏。一六為水,為北方,為冬。五五為土,為中央,為四維。
  由此可見,河圖在西漢時代、甚至還早就已經存在。
  但是很顯然,《河圖》與《洛書》不同,因為《河圖》是以“五行”為表述中心的。
  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河圖》反映著大自然的哪些規律?它與《洛書》之間到底是個什麼關係?
  《河圖》也複雜不到哪裡去。但《河圖》與《洛書》不同,它不是以反映“空間方位”的“陰陽”為目的的,而是以“抽象數字”去描述地球在一年四季中“時間”的變化。
  《河圖》還有一個與《洛書》不同的是:
  它不是以“加法”去達到“平衡”,而是用“減法”去達到“平衡”——無論是“上下左右”,還是“中間”,“陰陽點”的相減都等於“5”。
  這是因為“時間”是虛擬的,時間是不存在的(這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觀點)。原來《河圖》的發明者早已明白到這一點,所以把“時間”定為“陰性”。
  很明顯,“空間為陽”、“時間為陰”,《河圖》是用來表述“時間性”的,它沒有按照“南陽北陰”的方位去表述“陰陽”,而是按照“時間”的變化順序去表述“陰陽”——上半年屬陽,下半年屬陰,春天為陽,秋天為陰。

六、“龍馬負河圖、神龜獻洛書”之含義
  相傳六七千年前,有龍馬身負“河圖”躍出黃河、神龜揹負“洛書”浮出洛水之說。
  《史記音義》雲:“黃帝東巡河過洛,修壇沉璧,受龍圖於河,龜書於洛。”
  《尚書·顧命》孔安國傳:“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以畫八卦,謂之河圖。”
  《水經注·洛水條》引《地記》說:“洛水東入於中提山間,東流匯於伊是也。昔黃帝之時,天大霧三日,帝遊洛水之上,見大魚,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圖書。”
  羅蘋注《河圖玉版》雲:“倉頡為帝南巡,登陽虛之山,臨於玄滬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漢書·孔安國傳》曰:“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龍馬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
  關於以上描述,今人多以為這是古人故意把《河圖洛書》神祕化,只是一種“神話傳說”,但我以為這種“傳說”是另有深意的。

上文已經說明《河圖》是表示“時間”的,而時間是從不停止的,所以古人為了進一步說明《河圖》的這一特性,就以“天馬”或“龍馬”來象徵它,因此無論是“天馬”還是“龍馬”都有隱而不現,奔騰不息之象。
  至於“神龜”則有“永恆長壽”之意,而《洛書》是來源於“方位空間”的“陰陽”變化的“先天八卦”,而這個“陰陽變化”就是“永恆”的宇宙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