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中國苗姓最大的祠堂,苗姓濟源祠堂

解讀百家姓苗姓。河南濟源是苗姓的姓氏故里,同時苗姓濟源祠堂,也是中國苗姓最大的祠堂。苗姓在宋版百家姓排行53,人口較多,約佔全國人口的0.07%,約有110萬人。

苗姓濟源祠堂 中國苗姓最大的祠堂

濟源祠堂

在濟源勳掌老根苗的世居地有中國苗姓最大的祠堂,坐落在勳掌城南大街中段,座南向北,東西長五十米,南北寬四十米,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祠前照壁溴水,石獅進為上舞臺下闕門,天井院池,甬道正祠配房,廂房等群房建築。正祠內供中祖苗全的神位、巨匾、楹聯、圓碑、方碣、石香爐等蘊藏著豐厚的民間氏族廟堂文化。

勲勳掌城中分佈著九廟二寺十八堂兩閣一庵,古典建築,苗祠堂僅次於泰山廟、鎮安寺。圓明寺列第四位,列十八堂之首。現有文物存量居廟寺堂閣的第一。拔貢在濟源素有“大字苗令圖,小字牛蘭亭”兩大書法家的盛稱。祠內他寫有“綏吾思成”巨壁大字,照壁石刻“胚胎由楚晉,為王者師為伯左者佐,發達在元明,以爵則了以官則郎”的對聯,出其手筆。文溯鬻熊為周文王、武王之師,鬥伯比、子文、班椒任楚令尹,賁皇封晉大夫,俱為王伯佐命弼臣的歷史。褒揚勳掌苗氏在元明兩朝五世,大夫的煌赫門庭。字出於顏而利於顏。他還在村東南高阜上寫“魁星閣高壯東南,勳掌城古邊西北”語句,是他在村東口文昌閣上又一名聯。前有文昌高讀雄文,後有祖師卻聽春秋。較為書法界稱道的是“金爐脈延濟源縣,明月光增勳掌城”泰山廟會舞擻臺柱牌聯。

把濟源脈氣,勳掌形勝,北齊相介。複姓斛律名光,字明月增建邊防關城的考說廣而告之。引出另一才子,酒同寅“建此城以御西魏”的結論。拔貢把雄強茂密寬綽精拙的顏體,寫出沉穩鋒利的書風。勁力傾倒小楷聖手牛蘭亭與之深交。除拔貢書法外,祠堂楹柱上還有“動貽燕謀賦瓜瓞共快綿長”、“幽明罔間尚資爼豆煥先猷”、“獻襲三陳緬祖德秋更凜霜”、“祖孫相繩曾以簪纓綿世□”等聯語。特別是一槐莫虛栽務從根本地培起。告誡祠出後人,動掌苗氏與山西洪洞大槐樹下移民無關。元明兩朝正是動掌苗姓輝煌之世,何來屠村戮人滅族燹禍。妄拉他人作祖?書寫時間早與拔貢,屬鍾繇書派一路,惜無書者姓名,半數遺失難成對,令人遺憾。牆上嵌碣堂中豎碑,石香爐銘辭書法更是流派紛呈竟嬈綻放。

濟源祠堂記載

重農耕,繁人口,八代不聞朝政,至元發奮仕途。苗全、苗立、苗暢一門三大夫。暢子世榮元大都(今北京)佐巡警院使。同治徽州路總管府事 騎尉。苗道一、元代濟源名觀龍翔宮道士。苗大本明代人,苗暢子、世榮弟,洪武四年探花勒兵部郎中。苗琚、世榮子、世襲驍騎尉。苗森、邑鄉賢達,夠買山場創脩金爐頂廟宇、勳掌田守忠真人修煉登仙遂成。濟源名勝至今。苗天印清代人,順治時任彰德衛千總。苗爾嗣,清代北樊人,順治丙戌科舉人《懷慶府志》編校。苗永魁清代蓼塢人,太學生,例贈承德邦,祠堂立石志德。苗大文,字巨集鬱,清代蓼塢人,任清河北道清書明吏事授登仕郎。

同治四年授承德郎。苗亮採,清代人,乾隆46年府學貢。苗同文,清代人,同治六年旌表忠烈義士,位列縣忠義祠第十一位,志有悼詞。苗耘奄,清代人,名成東,教育家苗令庚、苗令圖之師。縣授“詹臺雅宜”“共策治安”金匾獎。有“教澤碑”頌其德。苗令圖,清代人,光緒丁酉科拔貢,直隸州通判,濟源文章書法泰斗。苗鴻賓,清代人,光緒癸己武舉。苗世忠,清代人,縣忠義祠107名。苗信芳,清代人,縣忠義祠第341名。

TAG標籤:濟源 苗姓 祠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