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闡述一個家族的歷史興衰,盛氏族譜

解讀百家姓盛姓。盛氏族譜,闡述了一個家族的歷史興衰。盛姓是一個傳統漢族姓氏,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屬以邑為氏。盛姓源出有三,出自姬姓、出自以祖名為氏、出自少數民族改姓。

盛氏族譜 闡述一個家族的歷史興衰

盛姓文化之盛氏族譜

譜者何?譜其宗,溯其源也。人為萬物之靈;當知其源,明其祖,以此而繼承先輩之優良傳統,發揚祖宗之聰慧才智,光大先人之光輝業績,斯始為光宗耀祖,有志之仁人孝子也。否則,族氏之不知,世次之不曉,尊卑倒置,昭穆混淆,人倫大亂,一本也而等諸行路,手足也而視若路人,斯人也,禽獸不如也,能稱為萬物之靈乎?

考我盛氏,肇自廣陵,乃姫妲公支孫(或為召公支孫)初封於盛,為燕附庸,以奭為氏,後因避漢元帝違,以國為姓,此我盛姓之始也。我遠祖柏子公偕白氏婆在周之時,居魯國之曲阜縣(即今山東曲阜)生國祖公,居汶上縣東門一百里大槐樹平葉村,著蒙齋(在山西境內),生廣陵公,在周昭王時為一時名士。廣陵公生三子,一憲二興三鴻仲,在周穆王時亦一時名士。從此我盛氏子孫日益繁衍,興旺昌盛。迨至南北朝時有盛燦,燦祖十七代孫彥師,妻程氏,生大恭,妻張氏,在隋為將,後唐登基,又入唐為將,任汴梁節度使,封永興公,生四子,長龍,次虎,三彪、四豹。龍公一支移於陝西中部,其餘三祖因在籍著齋,錯改文詞,因而避難,各走他鄉。分手時題詩誌別:金沙逞剛強,父子投唐王,封官王爵位,忠心保朝皇。盛氏無二家,分手走天涯,知道其中意,一家發萬家。

虎公仍以《盛》為姓,彪公入川以《諶》為姓,在廣安天池鋪一帶居住,豹公入閩,以《勝》為姓,入於臨江府一帶居住。我虎公張氏,生五子,一文、二武、三漢、四坦、五忠,文公、漢公未入川;武公入川住忠州白馬廟一帶,坦公入川在梁平之平津鋪難魚咀居住。坦公妻劉氏生四子,長碧陽,次碧正、三碧成、四碧侯,於玄宗二年,國運不幸,有安史之亂,四公各奔走天涯,後朱溫謀纂,建都汴梁,五代之亂,子孫又逃亡他鄉,居福建之福德縣福德堂,數載無紊。之後,又以兵亂行走外方,至丁未年間於武昌省麻城縣孝感鄉高階簷洗腳河水井灣居住二百餘年。及大宋登基,至高宗丁丑年間,祖之子孫又分道入川,在綠楊岸題詩誌別,詩云,賊亂走天涯,石橋插柳椏,弟兄同相會,馬角石開花。又云:餘本元朝名宦家,洪軍趕散入西涯,綠揚岸上分攜手,著錦橋邊插柳椏;奏天告主皆由命,雲遊夢魂浪捲沙,盛氏原無二三姓,一家分為萬萬家。

復以金人擾亂,高宗南渡,天下擾嚷,遂各遠遷。碧陽、碧正、碧成三祖子孫,難以考證,無法記載。我碧侯公娶妻李氏,生四子,長子模章妻劉氏,生芝益,住白裡雞棲廟雙磉本。芝益公劉氏生泰成,泰成妻張氏生四子,長承業、次承龍、三承鳳、四承仲。承業生通明公,妻徐氏生四子,長雲堂、次雲壽、三雲益、四雲華。雲堂公生三子,長顯仲、次顯忠、三顯文,榮壽公生顯貴,雲益公生顯明、顯朝,榮華公生五子,顯能、顯龍、顯風、顯安、顯用。雲堂公之後分佈小河,(雲堂公三子顯文子孫分佈焦石、白濤、山窩以及豐都包鵉一帶),雲華公之子顯用子孫分佈盛家上壩,雲益公之後顯朝子孫在下壩,顯用與雲華公長子顯能之後分佈墊邑,雲壽公之後分佈分州龍橋。涪陵龍潭、南川、冷水一代族人乃秀三公之後也。由於龍潭一帶族譜不詳,難以查出秀一、秀二、秀三公之根源,故只略提而已矣。

追思我族以《盛》為姓以來,屢遭兵燹之災,數度變遷,老譜被焚或毀,僅殘缺不全之抄寫本。如龍潭冷水本,則無秀一、秀二、秀三以前之根源,而以秀三公為第一代。焦石本和墊江永平鄉盛家壩藏本,其中也諸多不詳,苟不及時將譜續修,必蹈覆祖滅宗之災也。以此,餘受壽伯叔、世國叔、治同叔之委託,得治綱叔之首肯,治政叔之贊同,蒐集涪陵龍潭、焦石族譜,用以印證墊江永平鄉盛家壩之族譜抄本,整理修纂而成此譜。

更得年過古稀之世國叔不分寒暑奔跑,蒐集墊江坪山區一帶我族之世系資料,列為世系表,又得國軍弟之支援,於永平、三匯一帶尋覓資料。更有裴興、治河叔、三匯治中、治昭諸叔之贊助,而得以整理出此粗簡文稿,一則能有助中華文化歷史資料之旁證,二則對盛氏不致忘祖滅宗,三則能將先輩之優良傳統、倫理道德以訓後輩子孫,明尊卑,知本末,尊老愛幼,有所作為,為振興中華民族,光大我祖宗業績作出貢獻,此吾修譜文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