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京兆韋氏家族

解讀百家姓韋姓。京兆韋氏家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韋姓的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滑縣的豕韋古國。有多種來源。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人姓氏排名66位,共有430萬人,第一大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

京兆韋氏家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

京兆韋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唐朝的京兆地區很有影響,民間有俗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京兆韋氏

京兆韋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唐朝的京兆地區很有影響,民間有俗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漢元帝任命韋玄成為少傅,又升任為太子太傅,直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封侯。韋玄成舉家遷居京兆杜陵,子孫繁衍繁盛,在西安的士族中聲名顯赫。其族姓源於黃帝姬姓後裔大彭氏,產生於商代末期,定型於戰國末期。其家族誕生於西漢中葉,至曹魏時期成為關隴士族之一員。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京兆韋氏逐漸擺脫區域性的限制而質變為具有全國影響的士族家族。

關隴地區在漢魏以來,一直是漢族傳統文化只淵藪所在,特別是自晉末喪亂以來,許多文人志士多避難於此,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人數亦較少,為維護其長期統治不論是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依靠占人口多數的漢族,他們都必須而且首先要在文化上與關隴地區的地主階級取得認同,必須同他們建立起牢固的政治軍事同盟。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產生了所謂的關中四姓。“關中四姓”是韋裴柳薛,是唐代中期關中地區的主要士族領袖,在關中地區擁有很大的名望。主要是京兆韋氏、河東薛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這四姓被習慣成為“關中四姓”。關中四姓是中國隋唐時期關中地區的士族代表,關中四姓的發展也是整個關中地區士族發展的方向標。

永嘉喪亂之後,大量京兆韋氏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因素留居關中,也有不少韋氏族人為避亂南下,開始向南播遷。西晉末年永嘉喪亂之初,已有來自京兆韋氏者參與東晉政權《晉書》卷七十《應詹傳》載,有京兆韋泓者,先因喪亂客流洛陽,依託應詹。後隨應詹投奔晉元帝,由應詹向元帝舉薦,韋泓遂被闢為少府卿。《梁書》卷十二《韋敏傳》:“散族弟愛。愛字孝友,……高祖父廣,晉後軍將軍,北平太守。 苻堅滅後,京兆韋廣房支遂南北分途。至晉末宋初為止,江左境內的京兆韋氏先後有韋泓,韋玄子孫,韋羆,韋肅,韋軌,韋惠度等房支。以韋教,韋愛結於蕭衍為契機,京兆韋氏在江左政治舞臺上日益活躍,逐漸成為蕭樑名臣。《梁書》卷十二《韋椒傳附韋愛傳》,蕭衍臨雍州時,正逢韋愛母卒,蕭衍”聞之,親往臨吊“。隨著京兆韋氏族人的不斷南下,京兆韋氏逐漸發展成為江左區域的名門望族。

進入隋唐,韋氏家族政治、社會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表現為:有唐一代韋氏家族成員拜相者共計二十位,勢冠全唐;家族仕宦率極高,尤其是高品級官吏的仕宦人數急劇增加;家族成為皇室通婚之重要物件,共有近三十位成員與皇室成員進行婚姻來往;家族廣泛與山東、江南、關隴地區的一流士族聯姻,此舉密切其與各地士族的交往,擴大家族影響,韋匡伯、韋嗣立家族可謂典型。導致家族繁盛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憑藉門蔭與科舉,雙軌並進,佔據宦途要津,保持家族政治地位之不墜。二是充分利用家族固有影響,通過婚姻關係,擴充其政治關係和影響。此二者,如鳥之雙翼,共保韋氏家族在唐代的富貴。由於受到科舉取士制的影響,韋氏家族文化的文學性逐漸加強。其成員在誦習經書的同時,文學修養亦日漸提高。此外,從其交往的情況看,有唐一世但凡知名的文學家皆與韋氏成員有過詩文交往。而且,從唐代文人的接受角度看,韋氏家族成員的作品亦多為雅俗兩界所稱賞。最後,就具體創作情況言,韋氏共有詩文總數千餘首(篇),留有姓名的文學家近百人,為後世所激賞的作品數十篇,併產生兩位著名的詩詞名家,即韋應物和韋莊。有唐一代,韋氏家族在文學創作方面,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取得良好的成績,並於當時享有盛譽。韋應物、韋莊、韋絢、韋瓘等是韋氏家族詩(文)名較著的成員。

韋應物是唐代文學研究的熱點,成果頗多,通過對韋應物詩的深入分析,著重探討韋應物的族內交往詩和悼亡詩中所透射出來的家族情懷和家族意識。韋莊是晚唐時期韋氏的重要人物,通過對其文學活動進行研究,著力發掘晚唐五代社會文化背景對其文學創作的影響和其相關文學活動的文學史意義。整體來看,韋氏家族在唐代不僅具有較高的家族地位,而且其家族文化也異常繁榮,其家族文學活動更是對唐代文學發展具有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