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武陽顧氏家族歷代來為武義望族

解讀百家姓顧姓。武陽顧氏家族源流考,歷代來為武義望族。顧氏,主要發源於浙江省境的會稽地區,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9位,屬於大姓系列現今人口約283萬餘,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7%左右。

武陽顧氏家族歷代來為武義望族

顧姓文化之武陽顧氏

編者按:家譜是傳統文化的折射和側影,也是今天我們重溫傳統文化不容迴避的重要源頭之一。因為歷史是由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組成,在家譜中,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軌跡和記錄,所以,研究家譜看是族群,提煉的是精神。

路橋區圖書館把家譜的收集和研究工作,當作地方文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並將積極推動家譜全文攝錄、複製、數字化工作,以供有志之士研究之用。

顧氏家族,在武義縣生息繁衍了近八百年,人丁過萬,歷代來為武義望族。蒙三角店村顧忠揚先生幫助,借《武川顧氏宗譜》十三冊一閱,尋訪故老,比照正史,探察不足,才得以追溯武義顧氏之淵源。

根據《武川顧氏宗譜》記載,顧氏於宋元之間落戶武義,譜牒之作始於明洪武二年,幾失於康熙十三年,康熙三十二年重修,更歷五十二載,乾隆十年續修至民國九年(1920),期間續修者十次。

以歷代譜序修纂記錄表明,除特殊情況外,家譜基本上做到每二十年一修,而一般家族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由此可見顧氏一族,對譜牒的重視和充裕的財力,也是人口增長較快真實的寫照。

一、郡望武陵,壺山發祥

顧氏世系,出於古之巳姓,後有顧伯封於夏、商朝侯國,子孫以國為姓,由武陵郡而蔓延四方。

武義顧氏,源與會稽(後分吳郡)遷鹽官,五代初居栝蒼,又十世入武義。考究《武川顧氏宗譜》,栝蒼之前,記錄很少語焉不詳。通過查詢歷代史書記載,顧氏在三國東吳時,就是江東地方豪門望族,以儒學傳家,曾出著名丞相顧雍,至唐之前有顧榮(雍之孫)、顧協、顧、顧愷之(東晉著名畫家)、顧野王、顧況等等……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號亭林先生),在他的顧氏譜系中,曾有“江東無二顧”之說。由此可知,歷史上顧氏一脈多在南方發展。

武義顧氏,為南北朝陳朝黃門顧越之後。據《陳書》記載,顧越字思南,吳郡鹽官人,居新坡黃岡,世有鄉校,由是顧氏多儒學,顧越侍東宮讀,官居給事黃門侍郎、領國子博士、通直散騎常侍、中書舍人。

顧越後裔顧允(石塘一世祖)五代初官升栝蒼郡,由鹽官遷居雲和石塘村;十一世有顧仲(行千八,武義一世祖)任武義儒學教諭,卒於官;子顧文字孟軒號南窗,佔籍武邑,居市西永豐坊口(今有顧宅巷)。

從此,顧氏一脈由壺山之麓繁衍四方:城裡、橫塘(草馬湖)、三角店(八世仁三公後裔)、許村、白姆白株林、古竹王村、東頭、橋亭、石木橋頭、新屋、三板橋、楓樹塘、馬府下、黛石(代石)、徐村、查山下塢、宣平、金華八詠門外……

二、孝友之家,學者為先

顧氏,在武義歷史上有“孝友之家”美譽,這充分反映了顧氏作為儒學世家的傳統和追求。

顧氏家族非常重視教育。據《武川顧氏宗譜》序言稱:“……貧弱由於失學失業……夫人非生知,不教則愚,則貧,則寡弱,補助男女子孫求學一事,有關吾族……”

為了切實促進家族的可持續性發展,還制定了經濟獎勵辦法:“……設養乳金以獎勵生產;子孫讀書求學專撥巨資;服官事供公職者給獎金,獎勵爭取名位向外發展……”

據顧氏老人說,以前,顧姓國小畢業生都要在祠堂(今第二糧站,明代始建)裡,由宗祠操辦酒宴以慶賀。因為從此以後,他們就被族內稱為“紳衿”,每年有谷租分配,還有權參加族內的“紳衿大會”,議決族內重大事宜。而沒有國小畢業的人,要等到六十歲時才有資格領谷租、參政議事,六十歲以前到祠堂吃飯(一年有七十二餐,不知是否出於孔子有七十二賢弟子),也要與小孩子同桌。

這種“不論年紀,學者為先”的做法別具特色,既超乎常理又用心良苦,可見顧氏先輩們“執著儒學、催子孫奮進”之一斑!

三、與時俱進,家國同休

縱觀顧氏家族近八百年曆史,不以官爵顯,但由於顧氏重教育有見識,通權達變與時俱進,儒而後商,竟然破“富不過三代”之例,數百年來富殷一方。究其原因,富而有仁好善也是其一:據家譜記載,象學宮、城隍廟、東嶽宮、熟溪橋、文昌閣、武陽書院、發寶象龍塔……等等,這些地方上重大而有影響的公益事業都有顧氏家族積極參與其中。

據《武川顧氏宗譜》人物傳記載,明萬曆年間,武義累年科第乏人,堪輿家稱建文峰可以換運,於是在武義水口附近金安(也稱金鞍)山上建塔(七層,十五丈高,佔地十二丈),顧氏先人有光字道充別號彰吾行英百七十一者,襄贊其事。這就是成為武義標誌之一“發寶象龍塔”的真正由來,以前民間傳說建造此塔與“寶塔鎮河妖”有關。

翻閱《武川顧氏宗譜》近代序言,時尚之言處處都有,家國之論比比皆是,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男生直接強吾族,女生間接強他族,他族皆同族也,同族既強,民族有不復興者。……顧民族由國族而興,國族由家族而盛。宗族者,居家國之中,堅一國之內,宗族繁盛,守望相助,同仇敵愾,內亂不足平,外寇不足懼矣。”

抗日戰爭期間,日寇侵佔武義三年,顧氏家族同遭荼毒,罄竹難書:“人丁財產多陷,受禍之烈,較洪楊之亂尤甚。”然而,所謂“疾風知勁草,亂世識英豪”,顧氏一門,不乏以尋常之身為義勇事蹟者,家譜記載:

喜行六十三諱汝寶字兆通,有子爾慶字明發,常用紙筆記錄:“某日敵機幾架,自何方來,盤旋幾時,投彈幾枚,損失幾何……”後遭日寇擒拿以間諜訊問,父子倆慷慨就義:“是敵情,是獸行,吾記之,雖不報有司亦以志吾恨,今被執,有死而已,何訊為!”

喜行百七諱炳金,馬府下村人,小從師習武,甚有勇力。時有國民黨七十九師一部駐防該村,需一村民做守望,顧炳金自告奮勇。一天下午,兩名日寇闖至,炳金將一名摔入塘中,另一名乘隙刺透炳金腹部,遂大聲呼救,村內官兵聞訊鳴槍衝出,當晚炳金由於傷痛無藥自盡。

四、顧家逸事:常開今日官麟趾

歷整個明朝,武義縣僅出過兩名進士:朱若公(曾寫《驅虎令》驅虎名載縣誌),顧棹棲。

而顧棹棲,又是顧氏家族肇基武義以來第一位科舉進士,因此,顧氏祠堂有一對聯記載此事,其中一句:“常開今日官麟趾”,大意顧氏家族終於有了一位科舉及第的進士,好象麒麟剛露出腳趾頭一樣,其自得之意和期盼之念一覽無餘。顧棹棲字信因號果齋,行祥百五十一,曾為鹹安宮教習,嘉靖丙戌進士,任江西饒州府浮樑(景德鎮)知縣。

據顧能治老人說,顧老爺幼時麻臉且醜,為父母不喜,有一天,一位相面師從顧老爺臉上看出了貴氣,這才被送去讀書。

武義縣城橫街陳家廳,就是當年顧老爺所建。但是,這樣的房子外不立旗杆,牆壁內外不著一字,於當時官宦風氣不合,而且,為什麼顧家宅第又名陳家廳呢?原來,顧老爺作浮樑知縣時,曾命兒子回家督辦建造家宅,其子從江西、過衢州、經蘭溪之際,曾以花天酒地、揮金如土名動地方。後顧老爺回鄉察看工程進展,路過蘭溪風聞此事,為自己有此敗家子倍感痛心,於是決定不立旗杆不著一字以蒙羞。以後,其子果然敗其家,最後將顧家宅第賣與外甥陳家。

顧家與上街忠孝堂(明代建築)也有一段故事:徐平湖(1524-1596)字安世,號碧潭,臂力過人,字武生三中武舉人,明嘉靖三十一年為贖父母罪,從軍抗倭,後立大功,朝廷賜建“忠孝堂”,立牌:文官下轎,武將下馬。忠孝堂呈長方形,但東南角缺了一塊近三平方米的角,需用顧家之地。顧家提出要用元寶鋪地出讓,徐家認為理該如此,最終因為顧家要元寶豎排、徐家要橫排,沒有達成一致,至今這個角一直預設(而縣博物館幾次保護文物古蹟調查一直沒發現此事)。

如此糾紛,顧家不畏權貴,徐家不仗勢欺人,這也算是古代“文明拆遷”的一個案例吧,古人君子之風令後人追慕感佩。

[參考文獻]

1.范曄宋《後漢書》中華書局1962.6

2.姚思廉唐《陳書》中華書局1972.3

3.房玄齡唐《晉書》中華書局1974.6

4.歐陽修宋祈《新唐書》中華書局1974.12

5.武義縣方誌辦公室《武義縣誌》1989.10

6.李學勤《中華姓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