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世傳經學的東武伏氏家族發展史

解讀百家姓伏姓。看世傳經學的東武伏氏家族發展史。伏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與臺灣省均未進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一百十四位門閥。

世傳經學的東武伏氏家族發展史

伏姓文化之東武伏氏家族

東武伏氏,自濟南伏勝六世孫伏儒始,至漢獻帝皇后伏壽止,共傳有11世,加上濟南5世,共傳16世,經西、東兩漢,歷時400餘載。伏氏世傳經學,影響齊魯,被稱為“東州伏氏之學”。伏氏在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史中,是一個頗具盛名的大家族。

伏勝,世稱伏生,字子賤,濟南人,曾為秦始皇博士。禁儒焚書時,伏勝逃回故里,將《尚書》壁藏之;後反秦兵起,伏勝流亡各地。漢朝建立後,伏勝回舊居,求其藏書,亡數十篇,僅得29篇。伏勝設館傳授齊魯間,於是山東大師無不涉及《尚書》。

漢文帝時,儒家經書已恢復了合法地位。當時朝廷欲傳《尚書》,苦無書本,聞濟南伏勝能治《尚書》,欲請往長安講學,但伏勝年已90餘,行走困難,乃詔使太常掌故晁錯前往求之。伏勝老不能言,使其女羲娥傳之於晁錯,於是《尚書》得以傳遍全國,世稱《今文尚書》。

漢武帝時,伏勝的六世孫伏儒,授經東武(諸城),並移家於此,世居城西北境浯水之濱,因伏氏留,故稱“伏留”村,今仍稱之(今屬安丘市臨浯鎮)。伏儒移家東武,世傳經學,歷代不衰。其後代均稟承家訓,傳授經書,名儒輩出,並以經學與兩漢王朝結成了不解之緣,成為位列三公的儒林重臣、顯赫當朝的帝王貴戚。

伏勝八世孫伏理,伏儒之孫,是在東武繼祖傳經的名儒。伏理,字君遊,師從匡衡受《齊詩》,著名於世,頗有影響,世稱“匡伏之學”。伏理為當代名儒,以《詩》授漢成帝,後為高密王(劉寬)太傅。其子伏湛、伏黯,俱為當代名儒,國之重臣。在伏氏家族中,伏湛及子伏隆,在東漢初年為光武帝開拓安定局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伏湛,字惠公,伏勝九世孫,少傳父業,以《齊詩》傳授弟子數百人。漢成帝時,以父任為博士弟子。王莽時,歷官繡衣執法(皇帝的繡衣御史),更始時為平原太守(郡治今山東平原縣南)。時天下大亂,刀兵四起,群雄割據,惟獨伏湛處之泰然,講《經》不廢。嘗謂其妻說:“一谷不登,國君徹膳,今民皆飢,奈何獨飽?”(清乾隆《諸城縣誌》)從此全家都食粗米,把節省下來的糧食及俸祿,全部拿出來賑濟鄉里,一時到他家寄食的百餘家。這時平原郡府中有一門下督,力勸伏湛起兵。伏湛恐其惑眾鬧事,斷然斬之,懸首城門示眾,於是吏民信服,人心大定,全郡賴以得安。

東漢初建,局勢很不穩定,一面是農民起義攻城略地,一面是群雄割據。新建東漢王朝國庫空虛,官事雜亂無章,亟待恢復整頓。光武帝聞知伏湛是名儒重臣,便徵拜為尚書,命他主持修復西漢的各項章程制度,以應付、扭轉當時的困境。此時大司徒鄧禹在關中忙於同赤眉軍作戰,無暇顧及內政。光武帝遂又拜伏湛為大司徒司值,代行大司徒事。光武帝每次出征,常留伏湛鎮守京都,總攬朝政。建武三年(27),伏湛代鄧禹為大司徒,封陽都侯。當時彭寵反於漁陽,攻陷薊城,自立為燕王。劉秀要親自征伐,伏湛上書諫阻,帝從之。後來彭寵為其家奴所殺,漁陽平定。與彭寵反叛的同時,又有徐異卿擁眾萬餘人,據有富平(山東陽信縣東南),東漢官兵屢攻不下,但徐等聲言:“願降司徒伏公!”劉秀乃遣伏湛前往招降,徐異卿等即日歸服。建武五年(29),劉秀率兵東征張步,伏湛奉命留守洛陽。在一次祭祀高廟時,河南尹與司隸校尉在廟中爭論,觸犯了宗廟尊嚴,伏湛身為大司徒沒有舉報,因而被免官。建武六年(30),改封為不其(今山東即墨西南)侯。後來,南陽太守杜詩上疏推薦重新起用伏湛。建武十三年(37),朝廷再徵伏湛入朝,擬拜為尚書,未到位,中暑病死。光武帝親臨吊祠,並遣使者送喪、修冢。伏湛性孝友,重文德,以禮樂教化為首。正如南陽太守杜詩一再讚揚他“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經為人師,行為儀表”,“公廉愛下,好惡分明,累世儒學,素持名信,經明行修,通達國政”(《後漢書·伏湛傳》)。這些評語,證明了他的為人。他以一介儒生,步入政壇仕途,無論在地方還是中廷,始終以安境保民、維持和平為己任,既符合人民亂極思安的願望,也為東漢王朝安邦定國起到了很大作用。這恐怕就是他拜相封侯的主要原因吧。

伏湛之弟伏黯,字稚文,明《齊詩》,改定《章句》,作解說九篇,位至光祿勳,無子,以兄子伏恭為後。伏恭,字叔齊,少傳黯學。建武四年(28),為劇縣令(今山東壽光一帶),施政13年,以惠政公廉而聞名,青州舉為“尤異”,經太常考試經學,名列第一,拜為博士,遷常山太守。敦修學校,教授不輟,北州多為伏氏學。永平二年(59),拜為司空,官位顯赫。其父經學,句繁多,不易記憶,伏恭乃減浮句,定為20萬言。伏恭在職九年,以病告歸東武。永平十五年(72),漢明帝駕興琅琊,以三公禮儀引見伏恭。建八年級年(77),漢章帝舉行饗禮,尊伏恭為三老。元和元年(84),年九十而卒。

伏湛有二子,長子伏隆,次子伏翕。伏隆,字伯文,少以節操立名,初任郡督郵。建武二年(26),山東張步兄弟各擁強兵佔據齊地,其他農民起義軍也活動在青、徐一帶。光武帝深知伏隆素重節操,可以委以重任,於是特地拜他為大中大夫,命他持節赴青、徐二州進行招撫。伏隆親撰檄告,陳說利害,曉以大義,群盜大悟,紛紛歸降。張步也遣使者隨伏隆赴洛陽上書,並貢特產鰒魚,表示歸漢。同年冬天,光武帝又拜伏隆為光祿大夫,再次派他赴齊地,進一步安定東方,並特詔他有權任用縣令以下官吏。經伏隆的招撫工作,齊地的各種勢力多來歸順,局勢基本穩定。光武帝嘉獎其功,把他比作酈生(即酈食其,曾勸說齊王田廣歸漢高祖劉邦,不戰而下齊七十餘城),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榮譽。建武三年(27),伏隆第三次奉詔赴齊,拜張步為東萊太守。其時,割據河南、山東交界的樑王劉永,自稱天子,遣使立張步為齊王。張步貪圖王位,最終背漢,併力勸伏隆助其割據青、徐二州。伏隆堅拒不從,尋機派人向皇帝上書:“臣伏隆奉使無狀,受執凶逆,雖在困厄,授命不顧。又吏人知張步反叛,心不附之,願以時進兵,無以臣隆為念。臣隆得生到闕廷,受誅有司,此其大願;若令沒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長累陛下,陛下與皇后、太子,永享萬國,與天無極。”(清乾隆《諸城縣誌·忠烈傳》)。光武帝得到奏表,召其父伏湛,流涕示之,說:“隆可謂有蘇武之節,恨不且許而遽求還也!”不久,伏隆果然為張步所殺。噩耗傳來,全朝哀慟。建武五年(29),張步平定,光武帝親至山東,為伏隆治喪立冢,並任其子伏瑗為郎中,以資表彰。

伏湛次子伏翕,嗣爵,卒後有子伏光,嗣爵。光卒,子伏晨嗣。伏晨娶尚平公主,謙敬博愛,好學尤篤,以孫女為順帝貴人。卒後,子無忌嗣。自此之後,伏氏家族成為漢帝的貴戚。

伏無忌,伏湛玄孫,嗣侯爵,幼承家學,博物多識。順帝時,為侍中、屯騎校尉。永和元年(136),詔伏無忌與議郎黃景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藝術。元嘉中,桓帝復詔伏無忌與黃景、崔實等,共撰《漢記》。伏無忌自採集古今文獻,刪繁舉要,號曰《伏侯注》。唐代李賢注:“其書上自黃帝,下盡漢質帝,為八卷,見行如今。”現存的《伏侯注》,是茆泮林、黃奭等人從《後漢書》等書的注中分別輯佚而成的,其內容共分天文、郡國、帝號、陵寢、祭祀、漢制、災異、瑞應等,約計280餘條。時間最早的只有“孔子生”一條,其次有關秦事二條,其餘都是記述兩漢時的事。可見殘缺是很嚴重的。《伏侯古今注》中有很多頗有價值的記載。

其一,關於東漢戶口墾田的記載。《續漢書郡國志》劉昭補註雲:“伏無忌所記,每帝崩,輒最戶口及墾田大數,今列於後,以見滋減之差焉。”漢代戶口墾田缺乏系統的記錄,由於伏無忌所記,東漢自光武帝以後,歷明帝、章帝、和帝、安帝、順帝、衝帝、質帝八個年代的戶口墾田數字,始可得知。這是我們今天研究東漢戶口墾田狀況的惟一依據。

其二,關於漢代制度的記載,如成帝鴻嘉二年(前19),令民得買爵級千錢;光武帝建武六年(30)三月令郡太守諸侯相病,丞、長史行事,八月省都尉官;十四年(38)罷邊郡太守丞、長史領丞職;二十六年(50)四月增吏俸等等,都是漢代官制、爵制的重要資料,經常為漢史學者所使用。

其三,關於自然現象的記載最為系統。如光武帝到質帝百餘年間的天文變化(如星辰、日食)、自然災害(旱、水、雹、蝗災)等。其中雖然摻雜了一些封建迷信,卻保留了大量有價值的自然科學等。

其他如《後漢書·劉盆子傳》僅記赤眉軍至鄭,立劉盆子為帝。而伏無忌則記赤眉軍立劉盆子於鄭北桔樅山下,給我們留下了赤眉軍初建政權的具體地點。又如伏無忌記秦錢半兩,徑寸二分,重十二銖(秦制,二十四銖為一兩,故半兩為十二銖),榆莢錢重三銖,這也是研究秦漢貨幣制度的有用資料。

伏無忌之子伏質,嗣官大司農;伏質之子伏完,襲爵不其侯,娶漢桓帝女陽安公主,官為侍中。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董卓專權,關東各州兵起討伐董卓,董卓逼漢獻帝西遷長安。伏完也以侍中身份隨獻帝西遷。到長安後,女伏壽被選進宮廷為貴妃。王允獻計殺董卓後總攬朝政,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攻破長安,殺司徒王允,自立為將軍,專擅朝政。興平二年(195),伏壽被立為皇后,伏完遷執金吾,負責衛戍京師。時值大飢之年,李、郭為了爭權,又互相攻伐,焚燒宮室,長安成了荒涼的屠場,於是在諸將護衛下又還都洛陽,洛陽也同樣破敗不堪。史稱:“是時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間。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群僚飢乏,尚書以下,自出採穭(一種野谷),或飢死牆壁間,或為兵士所殺。”洛陽也不是久居之地,漢獻帝成了無所歸依的流亡皇帝。曹操聞之,乘機把漢獻帝迎至許昌,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獨攬大權。從此漢獻帝成為傀儡,而曹操卻挾天子以令諸侯,為其統一中原創造了最有力的條件。漢獻帝建都許昌以後,伏完為輔國將軍,儀比三司,但在曹操專權下,曹氏黨羽親信充滿朝廷。伏完為保自身,處處小心謹慎。為了避貴戚之嫌,主動繳上將軍印綬,退居中散大夫。不久,漢獻帝為了保全自己,把他遷為屯騎校尉,領宿衛兵。建安十四年(209),伏完死,其子伏典嗣爵,但宿衛兵皆曹氏親信,伏典只能保全祿位而已。

伏完之女伏壽,興平二年(195)立為皇后。建安十四年(209),曹操慘殺董承一家,其女董貴妃也株連被害。伏皇后痛之,寫信給伏完,密圖曹操。伏完懼怕曹氏權勢未敢舉動。建安十九年(214),即伏完死後六年,事洩,曹操大怒,派華歆勒兵入宮,收捕伏皇后。伏皇后藏於夾壁中,被兵士拖出,押往外殿。適值獻帝與御史大夫郗慮坐談,伏皇后披髮跣足,執帝手泣曰:“不能復相活耶?”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結果伏皇后關在暴室中幽囚而死。所生二皇子,也被酖死。其兄弟及宗族被株連而死者數百人。孃家親母樊盈等19人,也被流放涿郡。東武伏氏家族至此凋零殆盡。

東武伏氏家族自伏儒始,共延續11世,經歷西、東兩漢。由於世傳經學,為漢王朝所重,不但位列三公,而且成為帝王貴戚,東州號為“伏不鬥”,為漢王朝定國安邦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伏氏家族與漢王朝結成了不解之緣,竟然達到了生死與共的地步。由此可見經學在中國歷史上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