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薛姓春秋時期至宋元明清時期的遷徙分佈情況

解讀百家姓薛姓。看薛姓春秋時期,至宋元明清時期的遷徙分佈情況。薛姓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國而得姓,以封邑名為氏,得姓始祖為黃帝之子禺陽第十二世孫奚仲,後人有以國名為氏。部分後裔為虞舜後裔孟嘗君之後。

薛姓春秋時期至宋元明清時期的遷徙分佈情況

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35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720餘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42%左右。

春秋時期

薛姓自春秋戰國得姓以後,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山東是薛姓的發源地,地處中原東部,薛姓人由山東向周邊地區擴散,活動地域大致在趙、宋、楚、齊、秦諸國,相當於今湖北、湖南、江蘇、河南、河北、陝西、山東的部分地區。

春秋時有薛邦,兗州人,孔子弟子。戰國至秦,散佈於中原各地的薛姓就已活躍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戰國末期任姓薛氏裔孫薛倪為楚令尹。戰國時趙國(建都今河北邯鄲)有處士薛公,為寓居趙國的魏公子信陵君之友。秦國大舉攻魏,魏王派人請信陵君回國統兵御秦,信陵君因與魏王有矛盾,不肯應命。經薛公苦心勸說,信陵君無忌才從趙返魏,帶兵遣將擊破秦軍,解救魏國。宋國(建都於今河南商丘)有高士薛居洲,居於當時中華文明的中心,主張長幼尊庫皆應有序,被時人奉為道德楷模;秦國(建都於咸陽即今陝西西安附近)有薛炬,相傳他劍術精湛,為一代宗師。

秦漢時期

秦及兩漢,薛姓經過長期的繁衍發展,人口大為增加,一些人因仕宦等原因而分居於各地,使薛姓的分佈地域得以擴大。這一時期,黃淮流域下游仍是薛姓族人重要的居住地,但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黃河中下游,越來越多的薛姓人,或為官,或經商而遷至中原腹地,尤以今河南省境內為甚,為薛姓的河南郡望形成奠定了基礎。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位改制,但改革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西漢末期的政治危機,反而使社會經濟日益惡化,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終於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後來變成各種軍閥勢力的混戰。這一時期,一部分薛姓為避戰亂,自黃淮流域南遷至長江流域。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混戰,中原烽煙再起,一支薛姓人在首領薛永的帶領下追隨蜀先主劉備進入四川,薛永父子為蜀漢重臣,薛氏人亦在蜀地紮下根來,蓬勃發展,世號蜀薛。

秦漢400多年的歷史時期,薛姓名人頻出,光宗耀祖,永載史冊。

楚漢相爭之時,項羽部下有薛公,驍勇善戰。劉邦手下有將軍薛歐,追隨漢王,功成名就。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封薛歐為廣平敬侯,在漢高祖所封的漢初18位侯爵中名列第土5位,食邑四千五百戶。漢高祖五年任典客,掌管祭祀、外交。兒子薛山為靖侯,孫子薛澤繼封為平棘侯,曾孫薛穰為平棘節侯,玄孫薛去病在漢宣帝時任大夫。漢元帝時御史大夫薛廣德,不記榮辱,正直敢言。西漢末年,齊人薛方,字子容,時值外戚王莽把持朝政大權,陰謀篡奪漢室江山,他一方面排斥異己,殘酷打擊忠於漢室、不歸附他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又採取籠絡人心的伎倆,封官許願,加官進爵,還邀請當時通曉禮儀、博古知今的清明方正之士到朝為官。

薛方也是其中被徵之一,但薛方看破王莽虛假偽善的面目,拒絕了王莽的一再徵請,居家講經授文,寫詩作賦,保全了自己的清白聲譽。東漢政權建立後,世祖劉秀久聞薛方清高正直,徵用之,薛方欣然受命,可惜途中病卒。王莽時還有博士薛順。西漢末年,洛陽有富商薛子仲。洛陽是西漢東都,地處中原,物產豐饒,人員輻輳,交通便捷,自先秦即為水陸商業中心,薛子仲依靠洛陽優越的經商條件,穿梭往來於全國各地,擁有家財萬貫,富甲全國。王莽見其致富有方,甚至邀請他去商討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西漢時平陵人薛恭,以孝舉為縣令,是為關中薛姓。

東漢末年,豪強割據,薛氏一族在社會動盪中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遷徙。從此,在蠻夷居多的西南蜀地有了薛姓的蹤跡,並很快發展為蜀地大姓,世號蜀薛。

東漢末年,政治日趨腐朽,皇帝幼弱無知,外戚宦官擅權專制,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盪不安,不堪重壓的農民奮起反抗,爆發了波瀾壯闊的黃巾軍大起義,東漢中央集權勢力大大削弱,而州郡官吏和地方豪強卻乘機發展割據勢力。一時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中原逐鹿,生靈塗炭,兵荒馬亂之中,人民流離失所,避難他鄉,紛紛向江南和巴蜀流徙。

在龐大的逃難人群中,有一支薛姓人隨劉備進入蜀地,這支薛姓族人的首領叫薛永。薛永的父親薛蘭是西漢御史大夫薛廣德的十世孫,曾任兗州別駕,後被曹操所殺。父親慘死後,薛永遂轉而投奔當時佔據徐州一帶的劉備。劉備旋即敗於呂布、曹操,幾經輾轉,被迫到荊州牧劉表手下謀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六軍南下,據有荊襄九郡之地,劉備於當陽再次敗於曹軍,最後只得聯合江東孫權,在赤壁大敗曹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復奪得荊州大部,才算有了落腳之地。面對曹操和孫權兩大軍事集團的壓力,劉備惟有向西發展以求自保。211至214年,劉備終於打敗益州牧劉璋,據有西川之地,為以後蜀國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在此過程中,薛永恪盡職守,忠心佑主,始終追隨於劉備左右,南征北戰,立下了卓越功勳。大批薛氏族人也隨著薛永往返遷徙,逐漸進入巴蜀。

從歷史記載上看,這或許是薛姓宗族第一次大規模的移動,儘管史書對此語焉不詳,但由蜀漢王朝建立後,薛永升受劉備蜀郡太守、其子薛齊官拜巴郡太守的情況來看,他們父子能同時掌管號為蜀地大郡、朝廷屏翼的巴、蜀重郡,說明他們不僅居功至偉,而且足可擔當禦敵戍邊的重責。蜀地不少人因感念其惠,遂以薛為姓。大概也因此原因,薛姓在川北各地影響深遠,並留下了不少與薛姓有關的地名。直至隋唐之際,屬於劍南道的維州仍有薛城縣的記載,入宋後方改名為保寧。據專家考證,這可能就是薛氏一族舊日的聚居地。263年,曹魏發兵滅蜀,當時薛氏投降的竟達5000戶之多,勢力之大,亦可窺知薛姓在蜀漢時期佔據相當重要的政治地位。

蜀漢滅亡後,為了徹底斷絕劉氏宗族恢復故國的企圖,曹魏決定採取移民空地的政策,大舉將蜀地百姓內遷中原各地。這時,薛齊雖然降魏,受封為光祿大夫,然而也在遷徙之列,隨同薛姓宗族一道遷至河東郡汾陰居住。儘管這些薛姓族人原本大多不是蜀人,由於薛永勤政愛民,深得當地蜀人擁戴,因他們遷自蜀地,所以世人共謂之“蜀薛”。成為後來河東望族薛姓的先祖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薛姓呈現出全面發展的勢頭,薛姓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黃淮流域,很大一部分集中於今山西、河南、山東、安徽北部等地,並形成了薛姓的主要繁衍中心。

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權裡,就有薛姓人任職。魏國有天水人薛夏,魏文帝時官至祕書丞,曹操對他頗為器重。常與之談古論今,並尊稱他為“薛君”。薛靈芸,為魏文帝宮中美人,對裁剪針工有獨到之處,能在沒有燈光的房間裡,很快地裁製衣服,宮中稱之為“針神”。蜀國薛姓宗族領袖薛齊為巴、蜀二郡太守。

竹邑人薛綜至孫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綜至兼,世傳東宮,談者美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河東薛姓在魏晉時期形成,並逐漸發展成當地的名門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盛行,無論漢族政權,或是少數民族政權,要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統治,都必須依靠當時的名門望族,於是他們紛紛拉攏、吸收中原望族參加到自己的政權裡。河東薛姓,作為關東著姓,也是各個政權積極爭取籠絡的物件,作為統治集團的中堅力量,薛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到南北朝時,薛姓在各方面則大放異彩。河東汾陰人薛安都是南朝宋著名將領,歸附北魏後被封為鎮南大將軍徐州刺史,並賜爵河東公。其子薛淵為南朝齊重要軍事將領。薛安都侄子薛深任南朝宋驃騎將軍,薛真度歷任荊州、豫州、揚州刺史,又授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能撫卹百姓,深得北魏宣武帝的信任。代北(後落籍河南洛陽)人薛豹子,本鮮卑族叱幹氏,在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改姓薛,於北魏任徐州刺史,剛正不阿,“在州甚多惠政”,深受百姓愛戴。其子薛椒,風度翩翩,遵禮行教,舉止得當,拜七兵尚書。太原人薛提,北魏初年因有政績,遷晉兵將軍、冀州刺史,封太原公。

河東汾陰人薛強原為後秦右光祿大夫、七兵尚書,封馮翊公,其子薛辯為北魏平西將軍、東雍州刺史,賜爵汾陰侯。薛辯子薛謹為北魏河東太守,襲爵汾陽侯。薛辯長子初古拔,因功任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河東公。學者薛憕,曾為北魏徵虜將軍、中散大夫,西魏時進爵為伯,升任中書侍郎、安東將軍。汾陰人薛實,西魏時領著作佐郎,修國史,遷中書令,北周時因功進爵為侯,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等不一而足。

一些在北朝任職的薛姓人,在隨後的隋唐時期繼續擔任官職。北周司金大夫、文城郡公薛胄在隋文帝時任兗州刺史。義興(治所在今江蘇宜興)人薛士通為隋膺揚郎將,唐初歸降,授東武州刺史、平輔公祏,後改任泉州刺史。長期主持中樞的河東汾陰人薛道衡,深受隋文帝器重,道衡的兄弟、五個兒子及族叔、堂侄等多在朝廷任職,且委以重任。隋代河東汾陰薛姓因薛道衡家族而發跡,成為聞名全國的望族。

隋唐時期

隋唐時薛姓除在黃淮流域中下游繼續發展外,更稱盛於中國西北部。南北朝時,薛姓族人主要沿自東向西北的路線傳播,三國時魏有天水(今屬甘肅省)人薛夏,說明此時已有薛姓人居住在今甘肅省。至隋唐時,甘肅省薛姓已形成壯大之勢,金城(今甘肅蘭州)人薛舉家財萬貫,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後一度稱帝。

及至唐代,薛氏家族達到了空前繁榮。薛姓郡望已全部形成。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因為有薛姓人多在朝中為官,因此,大量的薛姓族人遷居關中,今陝西關中地區成為薛姓一個重要繁衍地,從而躋身關中望族。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嫁給出自河東薛氏家族的薛紹,既是恩寵,也是唐王朝對薛氏家族的拉攏。

宋元明清時期

五代時期有薛懷讓,其先世為戎人,說明他是由少數民族加入薛姓的。他自幼勇敢,在後唐莊宗時任軍職,唐明宗時任神武廂都校、州刺史。後晉時歷任宿州團練使。後漢時安國軍節度使,後移鎮同州。後周時加同平章事銜,任左屯衛上將軍、左武衛上將軍。

宋朝建立後,國家重新統一,人民又得以過上較為安定平穩的生活。這一時期,薛姓散居於全國各地,發展相對穩定,其中北宋初年薛居正家族比較顯赫。

明清時期薛姓規模日盛,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向南遷徙的進度更快、規模更龐大了。自南宋開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廣東海陽、五華、興寧、梅州等支派。元代有薛信,由寧化轉徙粵之平遠,其後復由平遠轉徙程鄉(今屬福建),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有著輝煌事蹟的家族,這一時期的薛姓人不遜先輩,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上。

自明清起,於東南沿海的薛姓已零星遷入臺灣。清康熙年間,派兵攻滅臺灣鄭氏政權,隨即在臺駐軍,設定府縣。當時臺灣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對於地窄人稠的閩粵居民很有吸引力,於是陸續有人從閩、粵兩地入臺墾殖,其中也有薛姓人士。大約1710年前後,有一個入墾打獵東堡的人,名叫薛大;另有一位粵籍人薛昌貴,定居於淡水。

乾隆年間又有薛君隆從廣東到桃園的大桃村開墾,廣東的薛華梅到臺中縣的東勢鎮定居。近代以來,特別是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後,大陸與臺灣的聯絡一度中斷達50年之久,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臺灣方才回到祖國的懷抱。其間薛姓極少有移居臺灣者。1949年國民黨政權退居臺灣後,黨、政、軍、科、教、文各界有大批人員自大陸遷臺,其中就有為數不少的薛姓人,如國民黨高階將領薛嶽,資深報人薛心熔等。

薛姓人在清代遷往臺灣的同時,也開始有人涉洋過海,向東南亞等地遷徙,成為當地華僑。進入近代,由於世界奴隸制的廢除,歐美各國及其殖民地急需大量廉價勞動力,而此時清政府也由於政局不穩,世事多變,且急需外匯彌補鉅額貿易赤字。如光緒十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上奏稱,每年需要總數2000萬元(約合1400萬兩白銀)的僑匯,已相當於光緒後期每年關稅收入的65%,所以不但解除清初的禁海令,同時大力鼓勵華人出洋勞務。這樣又極大刺激了中國向海外移民的熱情,進一步壯大了華僑的隊伍。

據不完全統計,到光緒末年,全球華僑及華裔已達400多萬人,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薛姓族人。

當代薛姓的人口已近310萬,是全國第四十八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薛姓人口由27萬增長到近310萬,增長了11倍多,薛姓人口的增長速度等同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的分佈如今主要集中於江蘇、陝西、河南三省,大約佔全國薛姓人口的39%。其次分佈於山西、河北、山東、安徽,這四省的薛姓又集中了27%。江蘇為薛姓第一大省,佔薛姓總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東南蘇皖、西北秦晉、北部豫冀三塊薛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薛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南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薛姓在長江以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

薛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江蘇、安徽北部、山東南部、陝寧晉豫、甘肅東部和中西部、渝鄂北部、新疆西北,薛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達0.45%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1.3%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8%,居住了大約51%的薛姓人群。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內蒙古中西部和東北、河北東部、京津、山東北部、遼寧西部、吉林東部、黑龍江東部和西北、四川北帶、渝鄂皖中部、浙江北端、上海、廣西中部,薛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5%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6.7%,居住了大約21.6%的薛姓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