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自古能人志士輩出的回鶻廉氏家族

解讀百家姓廉姓。講述自古能人志士輩出的回鶻廉氏家族。廉氏是一個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九十位,人口約十九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12%左右。

自古能人志士輩出的回鶻廉氏家族

入居中原的高昌,回鶻廉氏家族,第一代布魯海牙,第二代亷希憲,第三代廉惇,既是官居高位的元朝功臣,又是出治著文善詩工詞享譽一代的學士文人。

布魯海牙家族世代“俱以功”為高昌回鶻王國的“世臣”,幼年的布魯海牙“即善其國書,尤精騎射”,元太宗時被任命為燕南諸路廉訪使,所以他給兒子起名廉希憲。據說,還因布魯海牙和廉希憲都曾被迫封為魏國公,所以他們在大都(北京)居住的畏兀兒村就被稱作魏公村。

布魯海牙生子13個,有孫53個,形成元代大都原籍高昌一大家族。

廉希憲是元初名臣,曾出守陝西,赴任京兆宣撫使,直至高居丞相。早在憲宗蒙哥汗時,廉希憲就在忽必烈手下任職。蒙哥汗死後,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發生了權位紛爭。忽必烈長期留居漢族地區,希望建立一個正統的王朝,而阿里不哥則堅持遊牧傳統,要建立一個草原帝國。廉希憲擁護和支援忽必烈繼位,向他建議“早承大統”。忽必烈繼位後廉希憲出任京兆宣撫使,居官公正,執法嚴明,而且還制定了一些抑強扶弱的法令。

廉希憲是元代著名儒者,常以孔、孟之道進說忽必烈。《元朝名臣事略》對廉希憲有這麼一段記載:“公於書嗜好尤駕,雖食息之頃,未嘗去手。是日,方讀《孟子》,聞急召,因懷以進。上問:‘何書?’對曰‘孟子’。上問:‘其說謂何?公以,性善義利之分,愛牛之心,擴而充之,足以恩及四海’為對。上善其說,目為‘廉孟子’。”皇帝以廉希憲精於孔、孟經典,而將他稱為“廉孟子”,足見其在學術上的成就和地位。

廉希憲和幼弟廉希貢,累遷南臺治書侍御史,仕至照文館大學士,是元代著名的書法家、收藏家和書畫鑑賞家。

廉氏家族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廉希憲的小兒子廉惇,字公邁,溢號文靖。廉希憲在陝西時有“讀書堂”,藏書兩萬卷,廉兒時隨兄“讀書其中,後頗修理故處,益市書萬卷,名白讀書巖,承先志也”。廉惇在以後為官時仍虛心好學,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無不披覽研讀,成為元代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

廉惇有《廉文靖公集》,傳世詩文有二三百篇,《永樂大典:引錄《廉文靖公集》詩文,其中引輯的《水調歌頭?讀書巖》,就是廉惇的代表作之一:杜陵佳麗地,千古盡英遊。雲煙去天五尺五,繡閣綺朱樓。碧草荒巖五畝,翠靄丹崖百尺,宇廟為吾留,讀書名始起,萬古入冥搜。

風池崇,金谷樹,一浮鷗。鼓盪爾能何許,也欲接餘眸。喚起終南靈與,商略合時名物,誰劣復誰優。白鹿廬山夢,頡頏天地秋。

這是一首言志詞,表明自己不慕華貴,安於荒闢所在,從祖先創造的文化中獲得無限的樂趣。

廉惇精詩文,通經史,他撰寫的《塔本世系狀》,是堪稱範例文字的西域人物史傳。塔本也是高昌回鶻王國的臣民,為元太祖鐵木真的前驅東征西討,不僅立下了戰功,而且善名遠播。這種樹碑文傳的文字,西域人一般都請漢族文人撰寫,塔本的後人卻請廉惇這位畏兀兒人撰寫。《塔本世系狀》因料充分翔實,文詞嚴整純熟,而被《永樂大典》收錄。

廉惇的仕履,先是四川道肅政廉訪使,繼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最後歷官陝西行省左丞。雖任高官,但志在文史,傳世詩文達二三百篇之多,這在西域詩人中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