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漳州市薌城區洪坑古村戴氏由來

解讀百家姓戴姓。講述漳州市薌城區洪坑古村戴氏由來。戴姓,中華姓氏之一,西周時期的宋國君主宋戴公為戴姓的姓氏始祖。戴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四位的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

漳州市薌城區洪坑古村戴氏由來

戴姓文化之戴氏由來

漳州市薌城區天寶鎮洪坑村(古稱鴻湖社)古村落的規模之大、年代之早、佈局之獨特、結構之精巧,在漳州市當屬罕見。洪坑村的古村落面對鴻湖,佔地面積約一百三十公頃。面湖的建築一字排開,坐南朝北,層層跌落,主體是七座三進、五進大屋,每座大屋的兩側各有兩排單層護厝,面湖敞開,蔚為壯觀。

洪坑古厝依坡面水而建,錯落在青山綠水之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暗紅色的屋面斜坡縱橫交錯,秩序井然;三合院的格局依然完整,從容地往水平方向鋪展;屋脊線是舒緩的,簷角略略起翹,波浪一般湧起,為典型的飛簷翹脊的閩南古厝。古厝均以大條石砌基,砌得比人還高,牆壁用青磚砌成,屋頂鋪紅色板瓦,人稱“青磚石壁腳”。

站在鴻湖對面的屋頂上北望,洪坑村非常美麗。鴻湖橫過村前,湖面波平如鏡,蕉園環繞著整個村子,翠綠闊大的香蕉葉臨風搖曳。古村落儼然若城,佇立在坡地上,四周開闊平朗,青山不老,綠水長流。雖飽經戰爭動亂、人世滄桑,斑駁的石基、殘敗的磚垣,長苔的黛瓦,以及幾座破舊的祖厝和宗祠,依然顯示著當年這片遠近聞名宅第的顯赫風光和恢巨集氣勢。當地傳說“有鴻湖的富,無鴻湖的厝”,“有鴻湖的路,無鴻湖的石鋪(路)”,足以佐證這所巨宅的驕人歷史。

洪坑古村落內居住著“開漳聖王”陳元光女婿戴君胄的後裔。據《開漳戴氏源流》記載:戴君胄的孫子戴永明徙居墨溪村,繁衍裔脈。明朝初期二十六世戴從宣遷至洪坑(即鴻湖)開基立派。村中祖祠“世澤堂”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約1375年至1379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曆史。

村中現存一座圓形城堡,樓門是方正平整條石砌成,拙樸渾厚,十分堅固,門楣上題著“鴻湖樂居”四字。此樓原為唐代屯兵戍樓,戴氏洪坑始祖戴從宣從墨溪遷來,首先落腳於此,改建為住宅,後人丁興旺,清初曾重修。“鴻湖樂居”直徑35米,53間房屋分三層環列,空出正南一個大門,中央空坪上一個八角形石井,樓內設有木製通廊,可通各個房間。“鴻湖樂居”與閩西南的土樓形制相仿,只是建築材料為青石青磚,故不稱土樓。因年久失修,現已遍體鱗傷。

戴氏建房始於三十六世戴富(伯嘉),他大約出生於1750年左右,正是清乾隆年間。依族譜所記,洪坑村古民居群至遲應建於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距今至少也有二百多年曆史了。據傳戴富經商,積有巨資後,開始建房。他生有四子:長子戴燕山,次子戴侃,幼子戴少峰,四子戴算。四兄弟在清初商品經濟剛剛萌芽的時候,棄農經商,開設當鋪,富甲一方。其中三房戴少峰長子戴輝用生有六子,他光大祖業,新建大厝。洪坑的古居,最重要的就是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六房頭和當店巷等建築。洪坑戴氏家族幾個房派鼎盛時建造的大厝,格局和風格雖然都差不多,依坡面水,一字排開,但總體佈局獨特,門戶相連,宛如迷宮,頗具特色。

大房坐南朝北,二進,做工講究。這幢房子由戴富始建,直到長孫才竣工,傾注了祖孫三代的心血。在建院牆壁腳時,孫子標新立異,故意將條石的糙面朝外,以示區別。二房也是二進一院落,美觀大方。三房朝縱深方向發展,前後四進三院落,規模更大。四房存心要與三房攀比,特地起造了一幢更巨集大的三進大厝,在主要廳堂的兩側又新增兩間房,各自圍成一個小院落,氣勢非凡。六房頭建的房屋叫六房頭廳大厝。七間樓是輝用親手建,開當店,因此七間樓後留一條巷叫當店巷,路面鋪了整齊的條石,這在當時鄉村實屬罕見。

兄弟們爭奇鬥巧,競尚奢華,結果建造起一大片豪華宅院。據傳,當年造厝的全盛時期,石料與磚瓦都是從泉州晉江通過水運迢迢而來,所有的建築,一色的紅瓦青磚石壁腳,錯落有致,十分氣派。

由於各房大屋,設計門戶相連,大小道路縱橫相通,有如迷宮一般,但只要七座大屋的大門鎖上,外人便無法進入,而各家各戶卻出入方便,來去自如。

每一座建築,都是一個信念,一種追求。洪坑戴氏造厝時,請來各地能工巧匠精心設計,包括山川環境、總體配置、區域性安排、土木施工和裝飾藝術等各個環節。特別是民居的雕刻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古村落的石雕頗見功底,流暢的雕刻線條,顯示出高超的藝術造詣,其間尤以花草樹木之雕見長,且主要是浮雕,這些花卉樹木逼真生動,栩栩如生。

客廳屏風、壁木櫥窗、樑柱上的木雕,可稱是造型藝術中的珍品。門廳屏風上刻有蝙蝠、燕子、銅錢、花草組成的圖案,篇幅佈局巧妙。乍一看,似乎無甚區別,細一辨,在這些動植物雕刻中竟奇蹟般顯現出“納福、迎祥”、“金玉、滿堂”或“福、祿”、“孝、悌”等形態迥異的字,令人歎為觀止。屏風的橫木板上還有鑲嵌的梅花雕、葫蘆鏤刻,整塊屏風氣韻渾然,古色古香。

據說原先這些雕刻的外圍大都漆上金漆,可以歷經多年而不變色,每逢慶典節日,只要用清水稍加洗刷,便可熠熠生輝。木雕中的窗格、雕欄、門額上的琴棋書畫圖案各異,惟妙惟肖,整體結構形成明朗而素雅、美觀而大方的藝術風格。

洪坑古村落裡面,有個城牆團團圍起的寨子,樓門是由條石壘起的,十分堅固。門額上鐫刻“墨溪古勝”四字,含洪坑戴氏發祖於墨溪之意。寨子裡相當寬敞,有住房、水井、場院等生活設施,每逢多事之秋,族人集居其中,足以抵擋長年累月的圍困,如今樓門雖然失去了用處,但堡內的住戶繼續繁衍。漳州地區的古堡古寨不少,這是因為明代以後,倭寇、海盜以及土匪的不斷騷擾,加之家族與村落間的械鬥惡習,導致防禦性建築的大量出現,遂為閩南民居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