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位於濟青高速公路臨淄段北側,賈思勰紀念館

解讀百家姓賈姓。位於濟青高速公路臨淄段北側的賈思勰紀念館。賈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7位,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樣資料,賈姓是在中國姓氏排行第45位的大姓,人口較多。

賈思勰紀念館 位於濟青高速公路臨淄段北側

賈姓文化之賈思勰紀念館

我國農民有無窮的智慧和非凡的創造力。在封建社會裡,農民雖然受到極度苛酷的剝削,非常殘暴的壓迫,生活非常悽慘,但是在艱苦的條件下,在辛勤的勞動中,他們還是有很多創造,積累了極為豐富和寶貴的生產經驗。農學之父賈思勰就是這些創造和生產經驗的整理者和代言人。他利用11年時間,在前代農學的基礎上,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近400年間我國北方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農業科學技術,尤其是以今淄博市為中心的齊地農業等方面的科學技術,撰寫了不朽的農學名著《齊民要術》。

賈思勰,山東青州人,北魏時任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大約生活在北魏末期至東魏初期(公元五世紀末至六世紀初)。為弘揚民族文化精神,表彰他對人類所作的巨大貢獻,臨淄區在淄博市齊城農業高新開發區——萬畝農業示範園內建館以志紀念。

該館位於濟青高速公路臨淄段北側,下臨淄路口向北500米即到。賈思勰紀念館掩映在一片新型果樹和農作物之中,與周圍環境和諧的融為一體,更顯古樸典雅。該館分上下兩層,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投資100多萬元;在紀念館門斗南側的橫樑上懸掛木質橫式館牌,黑底銅字,上書六個端整秀雅的魏碑字:“賈思勰紀念館”。迎門處是一座精工高雕的賈思勰石雕像:賈思勰白髮飄然,手捻鬍鬚,右手握書,凝神靜思。館的一層為古代部分,主要展示賈思勰生平和其對農業所作的巨大成就;二層為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與成就展覽。一層的展出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展出賈思勰及同宗兄弟賈思同、賈思伯的生平要略,以及賈思勰當年生活環境的復原圖。第二部分利用微縮手法再現古代釀酒作坊制酒場景、賈思勰深入民間和田間地頭瞭解耕作和種植技術的場景、古人生產生活的部分場景等,通過大量的文字版面介紹、繪圖說明、實物展示、照片、沙盤等手段,系統展示了《齊民要術》的思想體系和科學技術成就。第三部分主要展示國內外現存《齊民要術》版本的實物、複製件、影印本照片、引用的歷史典籍和國內外對《齊民要術》的研究情況。賈思勰紀念館彙集了當今研究成果之大成,系統展示了《齊民要術》之精要,整個展廳空間豐富,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齊民要術》是我國第一部農業百科全書,是一部確立中國農業大國地位的“第一農書”。全書共分10卷92篇,洋洋十餘萬字,記載農諺歌謠30多條,引用前人有關農業方面的著作多達150餘種,涉及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田地的耕作技術,種子的選擇保藏,各類糧食作物、瓜果蔬菜、花草樹木的栽培種植,馬牛羊豬的畜養及疾病防治,酒、醬、醋、豆豉、肉脯、飴糖等的製作,還包括烹飪技術,食品加工,筆墨、膠、染料、護膚品等的製作。總之與貧民百姓生計息息相關的各個方面幾乎都有論述。該書列舉到的許多經驗技術,比世界上其它先進民族的記載要早三、四個世紀,有的甚至更長。

《齊民要術》問世一千四百多年來,對中外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除民間爭相傳抄、記誦外,歷代政府對它也比較重視。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曾官刻全書,發放各地作為指導農業生產的教科書。該書早在唐宋時期就傳至日本,十九世紀傳至歐洲。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進化論的一些思想就是從《齊民要術》一書中得到啟發的。

歷史的車輪碾過,已是科學種田的新時代,對農業進行高新技術開發的時代。這部根植於齊地沃土中的農業百科全書,對於高速發展的臨淄經濟和現代農業無疑有歷史的借鑑價值。臨淄農業生產歷史悠久,為歷代產糧重地,素有“魯中糧倉”之美譽。目前全區已形成糧食、瓜菜、林果和畜牧四大生產基地,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生態農業縣,中國西紅柿之鄉。這些成就與《齊民要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齊民要術》不僅反映了當時發達的農業技術,許多技術即使現代仍有很高的價值,防旱保墒技術、種子處理法、輪作方法、無性繁殖的嫁接法、動物品種優劣鑑別等等,無一不在我們生產生活中仍然發揮著作用。就連已經實現工農業現代化的日本,現今仍很重視《齊民要術》的研究。在日本旱地農業技術中,也碰到春旱、夏季多雨這樣的問題,而現在所採取的最先進的技術理論與對策,和《齊民要術》中講述的農學原理幾乎完全一致,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