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是文化發祥地,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

中國是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國家,在世界上,也許不算是最歷史最悠久的,但是中國的文化底蘊一定比其他國家要來的深厚,那麼你知道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有什麼嗎?本期的城市文化帶你去了解詳細情況。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是文化發祥地

1、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洛陽(建城史4000年)
  洛陽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中國上古的帝嚳、堯、舜、禹等傳說均發生在此。洛陽還有許許多多的文化景點,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龍門石窟、二里頭遺址以及許多帝王、文化名人的墓碑均在此。

洛陽簡稱洛。建城史4000年,別稱京洛、神都,十三朝古都,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舉世聞名的東方文化聖城,是除北京外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三皇時期,伏羲氏得河圖演八卦。洛陽在五帝時期是黃帝的密都,帝嚳的都城。夏都斟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的都城,故洛陽有華夏第一王都之稱。商湯滅夏後,在斟鄩附近另立新都西亳,洛陽也是商朝的立國之都。周成王宅茲中國,洛陽是中國的第一座有著完整規劃城市,中國的國名就源自古洛陽,故有著國之源,城之源之美譽,是中國最古老的城市。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由周公營建,建於公元前12世紀,是八大古都和國家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洛陽【華夏第一王都】、【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都城】。其中【中國、中州、中土、中原、華夏】等稱謂均來自於洛陽。“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中國古代帝嚳、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帝嚳都亳邑,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沿襲,共十三個王朝。洛陽自古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遷宅於成周,宅此中國”;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四方入貢,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勳卓異、光耀千秋。

“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在洛陽建東都,下令開鑿大運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東南輻射總長達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運國家立洛陽—華夏第一王都網;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史學考證知,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聖賢雲集,人文薈萃。洛陽還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

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從此,周公“制禮作樂”,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在這裡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裡完成了歷史巨著《資治通鑑》,程頤、程顥開創宋代理學,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張衡發明地動儀,蔡倫造紙,馬鈞發明翻車……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頭,構成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是文化發祥地 第2張

2、武漢,建城史3500年
  武漢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市郊北郊的盤龍城遺址,作為武漢建城開端,距今有3500年曆史。清末洋務運動,刺激了武漢近代工業興起和經濟發展,使武漢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而蜚聲中外。近代的武漢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幾度成為全國政治中心。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武漢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是全國重要的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承東啟西、接南轉北的國家地理中心,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武漢簡介
  武漢(Wǔhàn)簡稱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省會,全市人口979萬。為華中地區最大都市,是全國七大中心城市之一,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在清代末期、中華民國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經濟繁榮,一度是中國內陸最大城市,位居亞洲前列,曾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武漢更是中華民國的誕生地,著名的武昌起義便發生在這裡。

武漢其行政區劃沿革非常具有歷史特色,可以說是從明代直到辛亥革命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史的一個縮影。武漢可以看作兩市(漢口、武昌)一縣(漢陽)的合併(故有“武漢三鎮”之說)。其中漢口和武昌從明朝後期起就分別發展成相當規模的城市。在1927年到1949年,這三地分別對應著漢口特別市(過去的直轄市)、武昌市(湖北省省會)和漢陽縣。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武漢,首次將漢口、武昌、漢陽合併為京兆區,總稱武漢,開三鎮合併先河。因此,武漢可以說是一個直轄市、一個省會城市和一個縣的緊密聯合體。

武漢淡水資源十分豐富。亞洲第一大河長江及支流漢水在城中交匯。此外武漢城內還有大大小小數十個屬於長江水系的淡水湖(如果算上郊區就有一百多個湖泊,故又得名“百湖之市”)。其中武漢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湖岸線全長110多公里,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水域面積的6倍。在武漢城區面積中,水域面積佔了約四分之一。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是文化發祥地 第3張

3、邢臺,3500年建城史
  估計誰也沒相當邢臺既然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城史跟武漢一樣都有3500年之久。而且邢臺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了很深的文化內涵,約有二百餘條成語、典故源自邢臺。夏代《禹貢》定九州,邢屬冀州。商代中期商王祖乙九年(公元前1500年)遷都於邢(邢臺市),邢臺暫時成為商王朝的首都。商朝末期,邢侯為紂王三公之一。邢臺之地曾四次建國、三次定都,素有邢國故地、襄國故都之譽。是中原地區的北方門戶。

邢臺簡介
  邢臺市簡稱為“邢”,雅號臥牛城,位於河北省南部,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業基地,有3500餘年的建城史,曾歷五朝古都,為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是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素有“鴛水濱,襄國故都,依山憑險、地腴民豐”的美譽。邢臺是河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和省級園林城市,也是中國田徑之鄉、中國七夕文化之鄉和中國太陽能建築城。

邢臺市簡稱為邢,別稱臥牛城、邢襄,舊稱邢國、襄國、邢州、順德,星空分野屬昂、畢二宿(西名:金牛座)。邢臺市有著有3500餘年的建城史和600餘年的建都史,是大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素有“五朝古都”之稱,先後做過商朝、邢國、趙國、常山國、後趙五個朝代和國家的國都。邢臺北通幽燕,南達黃淮,西扼太行三關,東望華北平原,自然條件優越,有“鴛水之濱,襄國故都,依山憑險、地腴民豐”的美譽。

《易經》曰“井,德之地也”。故邢人崇尚聖德。商代祖乙擇沃野定都於邢,西周初,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為邢侯建立邢國,戰國時期趙成侯立邢為信都,並擴建邢侯臺為檀臺,又因趙襄子曾都邢,西楚霸王項羽乃改邢為襄國,隋置邢州,宋徽宗趙佶升邢為信德府,金復置邢州,元始祖忽必烈為旌表邢州大治之功,升邢為順德府,明清沿襲。因西周邢侯和趙成侯、趙武靈王曾先後在邢地高築檀臺,大會天下諸侯,以標信德之義,故宋徽宗趙佶乃改龍崗縣為邢臺縣,今邢臺市之名即沿用於此。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是文化發祥地 第4張

4、曲阜,建城史3400年
  曲阜,孔子故里,儒家思想在此發揚光大。五帝時期,黃帝之子少昊曾在曲阜營建都城,成為東夷部落的首領。公元前十四世紀後的商代,曲阜為奄國國都,並一度成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紂滅商,武王將其胞弟、王國宰輔周公旦封於故奄地曲阜,立國為魯。

簡介
  曲阜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古稱魯縣,是周朝時期魯國國都。“曲阜”之名最早見於《禮記》,曲阜東漢應劭解釋道:“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故鄉。1982年被國家公佈為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被西方人士譽為“東方耶路撒冷”。

曲阜相傳在4000多年前即為少昊都城,殷商為奄都,周為魯國都,漢設魯縣,隋初置曲阜縣,宋改曲阜為仙源縣,金複名曲阜,後因之。原屬濟寧市管轄,1988年改為省直轄行政單位。“東方聖城”曲阜由於是先秦時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誕生、講學、墓葬和後人祭祀之地,也是孔子的學生,中國另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出生地,因此被列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曲阜是儒學之源,儒教之根,是儒學開山的開山之地,是國家首批公佈的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是文化發祥地 第5張

5、安陽,建城史3300年
  安陽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結束了商朝立國之後5次遷都的歷史。商王朝在此傳八代十二王,歷時254年;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朝在此建都,故安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商代中晚期都城遺址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併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

安陽簡介
  安陽,簡稱殷、鄴,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航空運動之都,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中國文字博物館、紅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被考證的華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這裡出土。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現今中國所能確定的最早都城遺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

安陽位於河南省的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匯點。西倚巍峨險峻的太行山,東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現轄一市、四縣、五區、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紅旗渠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安陽中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九個省級產業集聚區。東經113°37′-114°58′、北緯35°12′-36°22′之間,地處晉、冀、豫三省交匯處,西依太行山脈與山西接壤,北隔漳河與河北省邯鄲市相望,東與濮陽市毗鄰,南與鶴壁、新鄉連線。西部為山區,東部為平原。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是文化發祥地 第6張

6、西安,建城史3100年
  西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門戶城市與重要交通樞紐,北瀕渭河,南依秦嶺,有八水繞長安之說。西安歷史悠久,西周時西安稱為豐鎬。西伯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於此。又命子姬發(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後,以豐鎬為都,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之後西安歷任西漢,隋,唐的都城。明朝時改名為西安,並沿用至今。西安是西北重要的區域中心,為西域通往中原的重要門戶。

西安簡介
  安,古稱“長安”或“常安”,是陝西省省會。與羅馬、開羅、雅典(或伊斯坦布林)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建都最早、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也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更是中華文明的發揚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曾於2011年成功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

作為中國古代鼎盛王朝的首都,帝陵是首都的必要條件之一,圍繞在西安周圍的著名帝王陵有黃帝陵、周文王陵、周武王陵、秦始皇陵、漢高祖長陵、漢文帝霸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隋文帝泰陵、唐太宗昭陵、武則天乾陵等等,“秦皇漢武、隋文唐宗”,西安是中國古代大王朝文治武功的頂峰。西安也是中國古代產生盛世最多的古都:“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盛世、開皇盛世、貞觀之治、永徽之治、開元盛世”等等。長安,是中華文明史及東方文明史上最負盛名的都城。

西安是中國建都最早,建都最久,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西安濃縮了中國歷史的精華:從奴隸制社會的頂峰西周王朝、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中國第一個盛世王朝西漢到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唐朝,從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盛世、開皇盛世、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西安書寫了中國歷史最華彩的篇章。在中國歷史上,有21個政權被認為在西安建都。但其中哪些應該稱為王朝,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是人們對於什麼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異,導致對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產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和史學界公認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14朝和17朝等等不同的說法。

13朝說: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裡建都達1200餘年之久。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是文化發祥地 第7張

7、朝歌,建城史3000年
  朝歌為中國商朝末代行都和春秋時期衛國國都,兩朝故都。商朝後期,武丁由西亳(洛陽)遷沬,建立沬都,是為武丁城,後來殷紂王就武丁城擴而大之,並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為朝歌。朝歌(今河南鶴壁淇縣)是《封神榜》故事發生地,在作為商紂王的國都時期朝歌達到鼎盛,淇水之濱,牧野之北,雲蒙仙蹤,詩經衛風,傳頌千古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朝歌簡介
  朝歌,為中國殷商王朝四代帝都和春秋時期衛國國都,兩朝古都。朝歌(今河南鶴壁淇縣)是《封神榜》故事發生地,在作為商紂王的國都時期朝歌達到鼎盛,具有3000多年的古都史,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朝歌為殷代後期的一個都城,又肯定安陽殷墟為殷代後期從盤庚一直到紂之滅的都城,那麼,二者究竟是什麼關係呢?這隻能從兩都或數都並存的這一制度中去尋找答案,也就是說朝歌與安陽殷墟是兩都並存的關係。顯然,在並存的兩都中,安陽殷墟是一直作為主都存在的。它與朝歌有不同的職能,大體說來,安陽殷墟主要是國王和貴族的宗廟、祭祀所在,而朝歌主要是軍事重鎮及田獵、遊樂所在,特別是它的軍事基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越往後,越顯得重要。究其原因,則是由於二都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政治形勢所決定的。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是文化發祥地 第8張

8、寶雞,建城史2770年
  寶雞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寶雞歷史悠久,是寶學(寶雞之學)所在地。公元前11世紀,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由戎狄之間遷徙到岐山下的周原,建立了周族最早的都城岐邑,距今已3200多年。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以秦襄公攘夷,護送平王東遷之功,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在此建立了秦國。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在千渭之會(今寶雞市眉縣附近)建立國都。秦憲公二年(前714年),為備戰攻戎,秦將國都由千渭之會徙往平陽(寶雞東陽平村),以此為政治中心,秦由一個落後的諸侯國,躋身當時最先進的國家行列之中,為以後東向攻滅六國,都是在寶雞奠定雄厚基礎的。

寶雞簡介

寶雞古稱陳倉,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區東南雞峰山有“石雞啼鳴”之祥兆而改稱寶雞。境內文物資源豐富,其中以青銅器為最多,現已陸續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萬餘件青銅器,被譽為“青銅器之鄉”。

著名文物古蹟有:炎帝活動過的天台山,佛教聖地法門寺,著名道人張三丰主持修道的金臺觀、典雅秀麗的五丈塬諸葛亮廟,姜子牙隱居垂釣的釣魚臺,雄偉壯觀的周公廟,隋唐帝王皇家溫泉——湯峪溫泉,一代名流蘇東坡主持修建的鳳翔東湖等。

境內的自然景觀更是獨樹一幟。有景觀奇特的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原始風貌鮮明的嘉陵江源頭和具有歐洲風格的關山草原。寶雞的民間藝術更是多姿多彩,獨具一格、皮影戲、木偶、剪紙、刺繡、社火、臉譜、泥塑、草編等都始終散發著周秦文化的遺風古韻,閃爍著中華原始文明的奇光異彩。

寶雞是中華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是華夏始祖炎帝的故鄉,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素有“青銅器之鄉”的美譽。境內擁有獲國家4級旅遊景區殊榮的“佛骨聖地”法門寺、秦嶺主峰太白山國愛森林公園,天台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姜太公直鉤垂釣的釣魚臺,諸葛亮病逝之處五丈原,關山草原和嘉陵江源頭及眾多的渡假村。

寶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具有人文始祖炎帝誕生的驕傲,又有佛祖舍利奉養於此的自豪;寶雞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濃縮了華夏文明開啟的全部過程,又演澤出諸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和“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一幕幕歷史話劇;寶雞的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嘉陵江源頭、關山草原風景區無不呈現著大自然絕妙無比的壯觀與絢麗多姿的秀麗。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是文化發祥地 第9張

9、徐州,建城史2600年
  彭城原。五帝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之後,彭城和徐州的建制稱謂多有更替,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於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民國時期,徐州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八大城市之一。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

徐州簡介
  古稱彭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北鄰山東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東連連雲港市,南鄰宿遷市。為華夏九州之一。地處南北方過渡地帶,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來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和商賈雲集中心。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是全國重要的交通和鐵路樞紐,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

徐州是蘇北最大城市,是國家批准的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是江蘇省重點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個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現為第二亞歐大陸橋東端一個人口超過三百萬的特大城市。

徐州“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在此交匯,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貫穿徐州南北,北濱微山湖。公路四通八達,北通京津,南達滬寧,西接蘭新,東抵海濱,為我國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東西、南北經濟聯絡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派作家王茂飛這樣評價自己的家鄉:一州,兩漢,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八百壽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長街淮海路。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排名,是文化發祥地 第10張

10、太原,建城史2500年
  古稱晉陽,也稱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太原遠古時期屬冀州,是華夏九州之一。殷商時太原為古國北唐,考古學家曾在太原許坦村一帶,發現了商代的文化遺址,定名許坦型文化。太原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城。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全市,三面環山,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的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

太原簡介

太原,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古城。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而聞名天下。太原文化淵源淳厚,與全國任何一個歷史文化古都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開封、洛陽在內,都毫不遜色。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盛讚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鎮,非賢莫居”。歷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筆精神財富。太原曾經是唐堯故地、戰國名城、太原故國、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門、九邊重鎮、晉商故里……“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只要來過太原的人,都會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之中。

太原有著4770餘年的建城史。自商周以來太原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重要的軍事和政治和經濟文化中心先後有陶唐、北唐、晉、晉陽、太原郡、代國、幷州、太原國、龍山、太原府、北都、北京、西京、龍城、太原路、冀寧路、陽曲、太原市等。方言為太原話。有著四千七百多年曆史的太原是著名的龍潛之地。

歷史上許多皇帝都與這座城市有過特別密切的關係,因此被稱為龍城。相傳唐堯和大禹曾建都於晉陽。周成王桐葉封弟把唐叔虞封到太原建立唐,這是晉國的前身。

從趙簡子開始,晉陽就成為晉國趙氏家族的戰略大本營,三家分晉後趙國定都於晉陽。西漢劉恆在以晉陽為都的代國封王17年後成為皇帝,是為漢文帝;劉啟出生於晉陽,後成為漢景帝。曹魏末期,封於太原郡的晉王司馬氏家族取代曹魏建立政權,並以“晉”作為國號。前秦、北魏、東魏、北齊曾定都於晉陽或以晉陽為實際政治中心。

隋煬帝楊廣即位前曾為晉王。隋末,李淵為唐國公和太原留守,起兵晉陽建立大唐,並以太原的古稱作為國號。太原成為唐王朝的龍興之地,被唐太宗譽為“王業所基,國之根本”。唐高宗即位前曾為晉王,而同樣來自幷州文水的皇后武則天則成為了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太原府自武周起成為北都,開元十二年再次成為北都,天寶元年改為北京。唐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以太原為都建立晉政權,這是後唐的前身。而後唐、後晉、後漢均以太原府為北京。後漢之後的北漢則以太原府為都。後蜀皇帝孟昶出生於晉陽。

TAG標籤:城市 發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