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中國十大文化城市

中國的歷史文化傳承了幾千年,這幾千年來,也孕育了很多文化名城,這些文華名城對於中國的歷史文化和中華文明的發展起著相當大的作用。那麼你知道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有哪些嗎?本期的歷史文化名城帶你去了解詳細情況。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西安
  可以這麼說,中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幾乎都是在這座千年長安城誕生的。他見證了太多歷史,看遍太多滄桑。領略太多過往。華夏之都,世界四大古都西安當之無愧,西安長處在於歷史,短處在於現代風韻。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

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由周文王營建,建成於公元前12世紀,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古都,中國歷史上的四個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漢、唐均建都西安。西安高陵楊官寨遺址發現,將中國城市歷史推進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同時確定了西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民族:漢族佔總人口的98、8%,西安市擁有中國56個民族中的50個,少數民族以回族人口最多標誌性建築:大雁塔、鐘樓、鼓樓、明城牆、大明宮、大唐芙蓉園、小雁塔等

西安是歷史悠久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

遠古時代,“藍田猿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在灃河兩岸建立豐鎬二京,從此揭開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輝煌史,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這裡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譽。

西安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著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為起點;“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譽。文物古蹟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價值之高,在全國首屈一指,許多是國內僅有、世界罕見的稀世珍寶。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2張

歷代名稱
  “西安城”:灃京(周)、鎬京(周)、咸陽(秦)、長安(漢)、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興(隋)、長安(唐)、長安(後梁)、長安(後唐)、長安(宋:注“永興”)、長安(元)、長安(明)、長安(清)、長安(中華民國)、西京(中華民國)、西安市(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安”:宗周(周)、內史(秦)、京兆(漢)、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後梁)、京兆(後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華民國)、西安(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安一名的由來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長安古名的廢止
  西漢高祖5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長安縣屬地修築新城立名“長安城”,民國初年,長安屬關中道,歸省政府直轄,1928年,民國政府決定成立西安市,分長安縣所屬城內及四關劃歸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銷西安市政府,原劃長安城地面仍歸長安管轄,成立長安縣城關區管理西安城關行政。1942年,重新成立西安市政處,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劃撥“長安城”城關及城週四鄉面積230平方公里劃歸西安市。自此“長安”古名壽終正寢。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3張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北京
  3000年建城史,1000年王都史,這座城市看遍了春秋戰國的喧囂,五代十國的紛爭,宋遼元金的紛亂,明清的繁華。從燕京到大都,從北平到現在的北京,無不展示著他的古老滄桑。北京的長處在於首都的優勢,短處在於民間傳說與認知度。

北京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在歷史上曾為五代都城,在從金朝起的8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巨集偉壯麗的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我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城市。其中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這裡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築巨集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天壇以其佈局合理、構築精妙而揚名中外,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寶貴遺產。頤和園是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圓明園是我國最有名的皇家園林,園中山青水綠,在中外園林史上享有盛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被譽為“萬園之園”。明十三陵是北京最大的皇家陵寢墓群,內有明代13個皇帝的陵墓,尤其是現代發掘的明定陵,規模浩大,極為壯觀。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4張

北京各地的名稱由來: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以後,在堯封帝,此後在蘇城建都,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日下,始見於《晉書》,潁川距晉國都洛陽極近,故稱日下。後來唐朝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時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之句,即運用於此典故,此後便以“日下”為國都的代稱。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定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京城,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以前,稱首都長安為京城,以後京城就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準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

京兆,民國二年191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範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5張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洛陽
  洛陽古稱京洛、雒陽、斟鄩、洛州、河南府,位於河南西部、黃河中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隋唐大運河的重要樞紐。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陽曆史悠久。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起,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29年,是中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歷史上曾先後6次進入世界大城市之列,從商周到隋唐時期,洛陽曾是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與歐洲、北非和亞洲各國有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廣泛交流。鍾靈毓秀、人文薈萃。洛陽曆代科學泰斗、學術流派、鴻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冊,燦若繁星。中國傳統文化儒、佛、道的產生和發展與洛陽密切相關,中國四大發明與洛陽息息相聯。洛陽豐厚的歷史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也給後人留下了不盡的財富和供人憑弔的遺蹟舊址。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6張

洛陽,因為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起,歷史上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00多年。自古以來,這裡墨客騷人云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

洛陽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其中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官辦佛教寺院,洛陽古墓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還有二程墓、白園、關林等一大批歷史遺蹟。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核心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堯、舜、禹等神話傳說多傳於此。同時,洛陽也是中國5000年文明歷史中最為古老的帝都王城,華夏,中華,中土,中國,中原,中州等稱謂均源自於古老的洛陽城和河洛文明。偃師市的二里頭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夏、商時代。1960年在二里頭遺址的上層發現一處規模巨集大的宮殿基址,被認為是夏朝都城所在。

周武王牧野之戰伐紂,滅殷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諸侯。武王死後年少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恐殷勢力反周,便代周成王執政,並平定了管蔡之亂,挫敗了管叔、蔡叔和商武庚的叛亂,使天下歸心,周朝由此走向了長治久安。為了鞏固周朝在東方的統治,成王便先遣太保召公檢視山川地勢,而後由周公在古時稱郟的地方營建了新的東都雒邑,位置在今天的洛陽王城公園附近。雒邑建設所依據的三禮圖是中國最早的都市計畫圖,其理念極大影響著中國各個朝代的城市建設,而周公提出的方格網城市的理念比西方要早了600年。190年,董卓焚燒了洛陽。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全盛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北宋以首都開封府為東京,洛陽為陪都西京河南府。洛陽在金蒙元明清時為河南府治。明代末年,李自成的一把大火將洛陽毀滅。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7張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南京
  秦淮河邊的金陵,一直是南國人心目中的帝都。虎踞龍盤就是這座城市最貼切的寫照,鄴水朱華難照他的歷史滄桑。從三國到南朝,從明初到民國,南京,見證了太多華夏的過往。這座城市不論古代文化還是現代風韻都可圈可點。

南京是中國著名古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考古表明,大約35萬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時至今日,已經歷了無數世代的生息繁衍。“南京”名稱始於明代,歷史上先後稱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頭城、建業、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寧、集慶、應天、天京等。儘管城名多變,依然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南京文化是以中國四大古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京為中心,輻射周邊地區所形成文化圈,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8張

南京歷史上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教中心,衣冠南渡中的中原主流文化與南方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形成南京文化,其顯性特徵便是南北交匯、相容幷蓄、開放包容,可謂獨樹一幟。

南京文化以南京官話與吳語的並存互融為其語言文化特徵,從歷史上看,中國三次衣冠南渡使南北方文化交融,南京文化也吸納了中原地區的主流文化,形成獨樹一幟的文化區域;從地域上看,南京文化本源具有明顯的江南文化和吳文化特徵,吸納江南文化的細膩市井。

南京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國文化,這三大塊歷史文化又可統屬於“都城文化”,主流的都城文化並不排斥其他文化,如盛極一時的秦淮文化,不僅反映了紅粉文化、市井風情,而且還包含了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

自古“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又是十朝都會,“衣冠文物盛於東南和都市大氣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透露出幾分儒雅之氣,豪傑之風,斯文秀美,亢朗衝融。”同時南京作為天下文樞所在,文化底蘊深厚,所謂“菜傭酒保也有六朝煙水氣”。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9張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杭州
  這座繁華千年的天堂之城,一直活在人們的心裡。水墨江南勾勒出太多塵埃過往,從白娘子許仙斷橋相遇,到梁山伯祝英臺萬鬆書院相聚,她凝聚了多少美麗與繁華,馬可波羅稱之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顯然不為過。杭州短處是王朝歷史,長處是民間傳說與認知度。

杭州市簡稱杭,是浙江省省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和交通中心。杭州秦時設縣,是五代時期吳越國西府和南宋行在,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市內有西湖、西溪溼地等眾多名勝古蹟,也有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高等學府。宋以後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是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是中國東南重要交通樞紐,副省級城市之一,是中國最大的經濟圈——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也是世界休閒博覽會和中國國際動漫節的永久舉辦地。

從“餘杭”到“錢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裡,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餘”,乃名“餘杭”。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越,後屬吳,越滅吳後,復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10張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屬吳國的吳興郡,歸古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杭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浙江省的省會。這裡,江流襟帶,山色藏幽,湖光翠秀;這裡,史脈悠遠,文風熾盛,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物之邦,宋以後享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浙江省的省會,浙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杭州”之名首次出現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週三十六裡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志》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複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11張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蘇州
  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稱為江南的代名詞,我想蘇州當之無愧。這座江南名城演繹了千年美麗,她誕生了崑曲,早就了吳文化,成就其狀元之鄉的輝煌。小橋流水人家,是她的最好寫照。

蘇州,古稱吳,又叫闔閭大城,姑蘇,平江,茂苑,吳門,東吳等,廣義指蘇州,狹義僅指蘇州古城區。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始建於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

蘇州是東方水城。水域面積佔總面積的42%,湖泊河流星羅棋佈,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內,東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風景區分佈其間,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12張

蘇州是一個園林之城。市內古典園林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集中體現了東方造園藝術的精華。現儲存完好的古典園林有60餘處,中國四大名園中,就有拙政園、留園兩個。拙政園、留園、環秀山莊、網師園、獅子林、藝圃、耦園、滄浪亭、退思園9個古典園林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文壇賢能輩出,繪畫、書法、篆刻、詩文流派紛呈。評彈、崑曲、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的“三朵花”,崑曲是“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蘇繡、緙絲、玉雕、泥塑、宋錦和木刻等精湛工藝品享譽海內外;古寺、古塔、古橋等古典建築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

蘇州是江南水鄉古鎮的典範,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崑山的周莊、錦溪,吳中的木瀆、甪直,吳江的同裡。這些古鎮完整地、大量地保留著明、清兩代的古宅,保持著原有的古樸風貌、水鄉特色、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社會人文研究價值和歷代建築藝術價值。

蘇州致力於古城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正在恢復七裡山塘原有的歷史風貌,挖掘和整理分佈在各地的古村落。建成了戲曲、工藝、民俗、園林、蘇繡、碑刻、絲綢等12個博物館。同時,對河道進行全面整治,開闢具有特色的水上旅遊線路,並形成了一批融旅遊、文化、商貿於一體的特色街區。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13張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成都
  古蜀國文明照耀一座城市的輝煌,她是中華兩千年曆史內,唯一一座持續繁華的城市。地處偏遠缺難掩繁華,蜀道艱難卻波瀾不驚。青城山與都江堰熠熠生輝,成都,一座古代與現代完美結合的城市。

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四世紀,古蜀國王開明九世於“廣都樊鄉”(今雙流境)“徙治成都”,以“周太王從樑止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相沿至今。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陽建制興築成都城垣。當時城周12裡,高7丈。成都城市在這一年正式建立。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岷江兩岸人民興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二千多年來一直澆灌著成都平原。由此,成都水旱從人,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故世稱“天府”。西漢時期,成都織錦業馳名天下,當時,在城西南設立了錦官,專管織錦,並築有錦官城,故成都又有“錦官城”、“錦城”之稱。五代後蜀主孟昶時,在城牆上遍種芙蓉,故成都還有“芙蓉城”、“蓉城”之稱。在歷史上,成都又是一座水網密佈,江橋眾多,樹木蔥籠,繁花似錦的“花城”。19世紀法國旅行家古德爾孟曾讚歎成都是“東方的巴黎”。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14張

二千多年來,成都一直是祖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重鎮,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秦、漢、晉、隋皆因得蜀而統一天下。西漢公孫述、三國劉備、西晉李雄、東晉李壽、五代前蜀王建、後蜀孟知祥等封建王朝均建都成都。成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縣治所,元、明、清為四川省治所。民國初年,成都是四川省省會。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為川西行政公署駐地。1952年恢復四川省建制,成都為四川省省會至今。

成都是工商繁茂的大都會。秦漢時代,成都是全國有名的商業都市。漢代,又是全國五大都會(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之一。唐代有“揚(州)一益(成都)二”之稱。北宋時期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唐宋時期成都的商業已突破了歷史上傳統的坊市制的束縛,興起了臨街設店和前店後坊(手工作坊)的格式,進而發展為城內有東市、南市、新南市、西市和北市,城外有草市的格局。一年內,各種專業性市場不斷:一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城內還興起了繁華的夜市。現在中共四川省委的所在地“商業街”,成都市委原所在地“羊市街”,這些街名也反映了成都歷史上商業的繁榮。

成都是匯百流、善吸收、富創新的開放城市。自古就是一座人才薈萃的名城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15張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廣州
  這座兩千年曆史的南國名城,一直在華南稱霸了兩千年。從百越到現代,他一直盤踞在祖國大陸的最南端。他是水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古代海上貿易的中轉站,中國歷史上最悠久、最大的對外通商口岸,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中國的“南大門”。

廣州始建於公元前214年,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廣州最早建城時的名字叫任囂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紀的周代(即周夷王八年),這裡的“百越”人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建有“楚庭”,這是廣州最早的名稱。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後建南海郡,郡治“番禺”,即今天的廣州)。

公元226年,孫權為便於統治,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兩部分,“廣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廳,特指廣州這座城市。廣州秦漢時就是繁榮都會,漢唐以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宋元時期,義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說廣州已經比當時世界著名商貿城市威尼斯大三倍。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16張

清朝閉關鎖國時廣州是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壟斷全國外貿,也是中國最早對外的通商口岸,廣州十三行管理廣州港。廣州是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黃花崗起義、廣州起義均發生在廣州。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曾經三次建立了臨時政權。

毛澤東在這裡創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了大批革命骨幹力量。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在這裡領導了廣州起義,並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權“廣州公社”。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992年曾邦哲於首屆全國中西醫學比較研討會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系統醫學概念與模型。魯迅、郭沫若、郁達夫、彭湃、馬思聰、鄒小楊、谷希雲、餘德超、鍾傑武等也曾來廣州傳播先進文化。1982年國務院宣佈廣州古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17張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紹興
  這座華夏龍脈之城,敘寫了古王朝到現代的繁華。大禹陵見證了他的滄桑,蘭亭見證了魏晉風流,黃酒見證了他的歷史精華。有一種人叫做紹興師爺,有一種船叫做烏篷船,有一種橋叫做八字橋,有一座城市叫做紹興。

“悠悠鑑湖水,濃濃古越情”。紹興以其人文景觀豐富、水鄉風光秀麗、風土人情誘人而著稱於世,自古即為遊客嚮往的遊覽勝地。

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景色秀麗,物產豐富,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是我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勝蹟。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建都紹興,臥薪嚐膽時,“越池”一度成為我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漢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稱吳州,唐朝又改稱越州,南宋時改為紹興府,沿襲至今。紹興人傑地靈,歷史上湧現出許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學家,如秋瑾、魯迅、蔡元培、周恩來等。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18張

一代文學巨擘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紹興文化濃郁的地方性色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遊覽紹興,也許就是一次魯迅文化的懷舊之旅,站在河邊,你可以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伕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邁進咸亨酒店,你可以嚐嚐正宗的茴香豆;回到鄉間,去看一場傳統的社戲……

紹興就是這樣一座地方色彩很濃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纖道上,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橋樑4000餘座,構成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東湖洞橋相映,水碧於天;五洩溪泉飛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被稱為書法勝地;沈園則因陸游、唐琬的愛情悲劇使後來者嗟嘆不已;此外還有唐代纖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橋以及與此相關聯的紹興風土人情,以烏蓬船、烏氈帽、烏乾菜為代表,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呈現獨特的地方風采,令人仰慕神往。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19張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泉州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時期泉州港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中國宗教的大融合地,當地人們普遍信仰宗教,各種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至唐朝時期佛教則更為鼎盛。宋、元時期的泉州,對外貿易發達,因此也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

我國在歷史上有三個泉州:一個在河北通縣,《漢書?地理志》說漢代置雍奴、泉州二縣。至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並泉州入雍奴,這個北方的泉州就被歷史遺忘了。一個是今福建福州,《隋書》載:“陳置閩州,仍廢,後又置豐州。平陳,改曰泉州。”及後改名福州。一個就是我們現在的故鄉泉州。《福建通志》說,“唐景雲二年(711年)以武榮州為泉州,州治今泉州也。”從此今泉州地域就在閩南確定下來。但當時武榮州的州治設在今南安縣豐州鎮,唐開元六年(718年)才移到清源紫帽之間、晉江北岸的今泉州的地址,所以泉州古城已有1266年的歷史。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第20張

隨著唐代以後閩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繁榮,泉州的轄區屢有變化。唐代北起莆田,南至龍溪,幾乎包括閩中和閩南。不久和漳州分治,北宋初又與興化分治,據《島夷志略》載,澎湖“地隸泉州晉江,至元間立巡檢司”,所以宋元以後臺灣又屬於泉州轄區,泉州管了晉、南、惠、同、安、永、德七縣。清康熙間升臺灣為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劃出永春、德化置永春州,所轄只餘五縣,而同安縣還包括今廈門市和金門縣。辛亥革命後廈門從同安分治,地位上升,但歷史上仍和泉州關係很大。我今天所講的泉州,並不僅指今泉州市境,而是指古泉州,也即是約等於今晉江地區(按:1985年晉江地區改為泉州市)的轄地的古泉州。

從千年來泉州的遷治和城市建設來看,州治呈現出由西而東,由北而南,向海發展的特點。北宋謝履有詩:“州南有海浩無窮”,海是泉州的生命線。從物產來看,泉州雖山海並論,但有個主次,主是海。歷史上泉州曾是國際上最大的商港之一,今天依然是我國重要僑鄉,離開海就談不上這些特點了。

TAG標籤:名片 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