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古語有云,人的開門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足見茶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源於中國的茶,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漸傳到世界各地,發展出豐富多樣的飲茶文化。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飲茶文化,都是什麼樣的。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中國與世界飲茶文化對比之——帶你領略世界各國人民喝茶習慣

阿根廷:“非茶之茶”馬黛茶
  去過阿根廷的人都知道,隨處都可見到阿根廷馬黛茶Yerba Mate,這種平民且普遍的馬黛茶是阿根廷的“國寶”,在當地語言中,Yerba Mate就是“仙草”“天神賜茶”的意思,與中國綠茶、咖啡並稱為世界界三大茶。

馬黛茶本是冬青科的一種多年生木本植物,通常稱它為巴拉圭草,樹葉翠綠,呈橢圓形。南美人把綠葉和嫩芽採摘下來,經過晾晒、烘烤、發酵和研磨等工序,就製成了芳香可口的阿根廷馬黛茶。然而按照我們東方人對茶的理解,阿根廷耶巴馬黛茶應該算是“非茶之茶”。在阿根廷大牌球員(梅西)踢球的間隙要喝,貧民窟裡無所事事的混混也愛喝,茶具不講究,用竹筒或葫蘆挖空,插上一根金屬就能喝。

德國:“有花無茶”花果茶
  德國是花果茶出口第一大國,德國境內森林密佈,果木繁盛,盛產“花果茶”,德國的花茶不同於其他的花茶,而是摘食漿果沖泡飲用,主要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洛神花、覆盆子、接骨木果、藍莓、櫻桃、葡萄、玫瑰果等果乾製成的,再加上向日葵花、矢車菊、紫羅蘭、玫瑰等花瓣則作為調色和裝飾,裡面一片茶葉也沒有,可謂真正的“有花無茶”。

德國花果茶沖泡後呈現鮮豔紅色,花青素含量十分豐富,與中國茶相比,中國的花茶講究的是清香,而德國的花果茶講究的是花瓣的真實,同時德國花茶飲時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澀酸味,這就是德國人獨具特色的“沖茶”習慣。

北非人:“冰涼之飲”薄荷茶
  北非人喝茶,喜歡在綠茶里加幾片新鮮的薄荷葉和一些冰糖,清香醇厚,又甜又涼。有客來訪,主人連敬三杯,客人要喝完才算尊敬。

泰國:“清涼之茶”冰茶
  對於常年氣候炎熱的泰國而言,當地茶客是不喝熱茶的,只有外來客才喝。泰國人喜歡在茶里加冰,常常在熱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塊,這樣茶很快就冰涼了。在炎熱的泰國,冰茶使人涼快舒適。

泰國的冰茶可謂多種多樣,在杯中放入薄荷或是加上各種各樣的新鮮水果汁,都可以調出一杯特別的冰茶。冰茶葉中含有如香精油、鞣酸和苦味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質等許多具有醫療價值的藥效成分,這些生物活性物質在每一種茶裡都是與眾不同的天然元素,因此雖然某些茶葉的作用相似。

埃及:“甜膩可口”甜茶
  埃及人喜愛飲甜茶。他們款待客人時,端上一杯熱茶,裡面放許多白糖,兩三杯過後嘴是黏糊糊的。他們還會來上一杯涼水稀釋茶水,以示尊重客人。但是,這種濃甜茶只需喝上兩三杯,嘴裡就會感到粘粘糊糊的。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第2張

南非:豆科植物路易波士
  南非國寶茶是一種呈針狀,被稱為“路易波士”。這種茶樹的種植條件極為苛刻,只生長在開普敦周圍方圓三百公里內的塞德博格地區,茶樹的種植需要18個月的時間才可以收割。

主要是對茶葉的加工:葉子(嫩枝)被選出,打磨,氧化(“發酵”),最後在陽光下風乾,然後根據長度,顏色,味道和香氣分級,包裝,最後出口到其他的國際。

斯里蘭卡:獻給世界的禮物紅茶
  斯里蘭卡紅茶,又稱“錫蘭紅茶”,是世界紅茶市場的佼佼者。斯里蘭卡是世界上第三大茶葉生產國,僅次於印度和中國,這樣一個面積和臺灣島差不多的小島,茶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錫蘭紅茶香氣和嫰度好,行銷全世界,與印度大吉嶺紅茶、阿薩姆紅茶、中國祁門紅茶並稱為世界“四大紅茶”,深受各國消費者推崇。錫蘭紅茶被稱為“獻給世界的禮物”!

斯里蘭卡人對於飲茶的喜愛是深入骨子裡的,在斯里蘭卡,你可以買茶,也可以喝茶,但不要加奶,那樣會被斯里蘭卡人認為很鄙俗,他們覺得加奶是損害茶香味的俗套行為。

加拿大:“茶加乳酪”乳酪茶
  加拿大人比較喜歡喝茶,但是他們的泡茶的方法比較特別,先將陶壺燙熱,放入一茶匙茶葉,然後以沸水注以其上,沁上七八分鐘,再將茶葉倒入另一個壺供飲用,通常還要加入乳酪和糖,因為這個是他們的最愛。

土耳其:“活水”之稱蘋果茶
  在土耳其,人民最青睞的茶葉當屬土耳其蘋果茶,蘋果茶並不是蘋果和茶製成的,是果酸粉末調製的,不僅是這一個寒冷的冬天的夜晚流行的飲料,但它就像美味倒在冰,在陽光明媚的夏季消費。

對於這個特殊的茶,釀造是非常容易的,不採取任何特殊的技能。同時蘋果中營養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有利於溶解硫元素,五香蘋果的味道,使得它真正吸引人的香料,雖然此茶已經是相當甜,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加白糖或蜂蜜。

印度:“獨特奶香”奶茶
  印度人在喝茶時要加入牛奶、生薑、豆蔻、肉桂、檳榔等,這樣泡出的茶味與眾不同,讓奶茶更香烈且有益健康。然而他們喝茶方式也十分奇特,把茶斟在盤子裡,伸出舌頭去舔飲,可謂獨具一格。印度人忌用左手敬茶,認為左手是低下的,不潔的,必須用右手敬茶。

印度奶茶又名焦糖奶茶,印度語叫Chai。主要是由紅茶、牛奶、多種香料以及糖或蜂蜜組成。印度奶茶本身有貴賤之分:貴的稱為MasalaChai,加入的香料品種和數量多;便宜的就只有單純的奶和茶,頂多加點生薑或豆蔻調調味,這就決定了每種茶的獨特味道。

俄羅斯:“因人而異”—花樣茶
  俄羅斯人先在茶壺裡面泡上一壺濃濃的紅茶,喝時倒少許在茶杯裡,然後衝上開水,根據自己的習慣,因人而異調成濃淡不一的味道,俄羅斯人泡茶,每杯常加檸檬一片,也用果醬代替檸檬的。在冬季時則有時加入甜酒,預防感冒。

總之,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效果,在這些茶中,阿根廷馬黛茶和德國的花果茶,因其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能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幫助人體抗衰老,受到女性、失眠便祕者、久坐白領者的喜愛,同時對於心腦血管、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輔佐作用,可以長期飲用。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第3張

中國與世界飲茶文化對比之——愛茶人必知:漢族飲茶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茶源於我國,但飲茶始於何時?據《茶經》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從神農時代開始發現茶可以作為飲料算起,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為藥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並富有收斂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階段,可說是茶之為飲的前奏。

隨著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為煎服。即鮮葉洗淨後,置陶罐中加水煮熟,連湯帶葉服用。煎煮而成的茶,雖苦澀,然而滋味濃郁,風味與功效均勝幾籌,日久,自然養成煮煎品飲的習慣,這是茶作為飲料的開端。

西漢後期到三國時代,茶發展成為宮廷的高階飲料。漢代《趙飛燕別傳》中關於飲茶的記載,說明在當時,茶已成為皇室中的一種飲料。西晉到隋朝,茶逐漸成為普通飲料。關於飲茶的記載也日益增多。茶已逐漸成為普通飲料。至唐、宋時代,茶已成為“人家一日不可無”的普遍飲用之品。

中國與世界飲茶文化對比之——傳統文化:起源久遠的漢民族茶文化

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三級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閤中國漢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

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漢族茶文化的基礎。

中國茶道的發展過程:
  一、煎茶: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二、點茶,鬥茶:較之於唐代煎茶,宋人更喜愛典雅精緻的點茶藝術。由於宋代飲茶之風熾熱,所以還風行評比調茶技術和茶質優劣的“鬥茶”,亦稱“茗戰”。中國鬥茶始於唐而盛於宋,隨著貢茶的興起應運而生。

三、泡茶:元代人已開始普遍使用茶葉或茶末煎煮飲茶,不加或少加調料。這種簡便、純粹的“清飲”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加上後來的沸水沖泡法,到了明代,就形成了“泡茶”這種飲茶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第4張

中國與世界飲茶文化對比之——中國茶德——康樂甘香和清敬美

茶有八德,德馨味厚。丹青難寫,甌鼎易烹。芳名鼎立,大器天成:康樂甘香,有八德處有嘉飲;和清敬美,無一物中無盡藏。

茶八德之:康
  茶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書畫當觀韻,健康要飲茶。茶之為飲,發乎神農,古來有之,今日更盛。

茶八德之:樂
  茶能增進快樂,如沐春風。桃魄乍飛隨水去,尚能飯否?鼎湯初沸有朋來,不亦樂乎!

茶八德之:甘
  茶如甘露,甘潤人生。採得三春露,清香一道茶。三分春色描來易,一瓣芯香品不完。

茶八德之:香
  百味凝春,茶香自溢。數萬裡山河,恩施玉露;五千年文化,香頌芳名。

茶八德之:和
  茶蘊太和之氣,固本扶元,和而不同。雲霧歡欣飛越,飲甘泉,烹古雪,頓生覺悟;鼎湯自在沸騰,拔紫筍,萃黃芽,極盡殷勤。

茶八德之:清
  茶語清心,心曠神怡。兩腋生風,問君哪得清如許;眾人喝彩,煎雪自來香滿樓。敬茶本時辰草,客為座上賓。茶斟七分滿為敬,留得三分回味長。一苦,二甘,三回味,德馨味厚;九清,八旺,七敬茶,泉冽茶香。

茶八德之:美
  茶是天生尤物,能賦予美感享受。尤物喜隨眾草長,佳人至愛潔身香。分寸無遺傳粹美,煎烹有度顯精神。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

中國與世界飲茶文化對比之——飲茶文化之日本的茶德是什麼?

日本茶人在舉行茶會時均抱有“一期一會”的心態。這一詞語出自江戶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所著的《茶湯一會集》。書中這樣寫到:“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

“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這種“一期一會”的觀念,實質上就是佛教“無常”觀的體現。佛教的無常觀督促人們重視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

當茶事舉行時,主客均極為珍視,彼此懷著“一生一次”的信念,體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間轉瞬即逝,並由此產生共鳴。於是與會者感到彼此緊緊相連,產生一種互相依存的感覺和生命的充實感。這是茶會之外的其他場合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感覺。

茶事的種類繁多,古代有“三時茶”之說,即按三頓飯的時間分為早茶、午茶、晚茶。現在則有“茶事七事”之說,即:早晨的茶事、拂曉的茶事、正午的茶事、夜晚的茶事、飯後的茶事、專題茶事和臨時茶事。除此之外還有開封茶壇的茶事、惜別的茶事、賞雪的茶事、一主一客的茶事、賞花的茶事、賞月的茶事等等。每次的茶事都要有主題,比如某人新婚、喬遷之喜、紀念誕辰、或者為得到了一件珍貴茶具而慶賀等等。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第5張

茶會之前,主人要首先確定主客,即主要的客人,一般為身份較尊貴者,像千利休之於豐臣秀吉。確定了主客之後再確定陪客,這些陪客既要和主客比較熟悉又要和主客有一定的關係。決定客人之後便要開始忙碌的準備茶會了,這期間客人們會來道謝,因為準備工作的繁忙主人只需要在門前接待一下即可。一般茶會的時間為四個小時,太長容易導致客人疲憊,太短又可能無法領會到茶會的真諦。

茶會有淡茶會(簡單茶會)和正式茶會兩種,正式茶會還分為“初座”和“後座”兩部分。為了辦好茶會,主人要東奔西跑的選購好茶、好水、茶花、做茶點心及茶食的材料等。茶會之前還要把茶室、茶庭打掃的乾乾淨淨,客人提前到達之後,在茶庭的草棚中坐下來觀賞茶庭並體會主人的用心,然後入茶室就座,這叫“初座”。主人便開始表演添炭技法,因為整個茶會中要添。

千利休居士曾經說過“和敬清寂”這四個字就是茶道的根本。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當我們進入茶室之中品嚐一碗茶時,無論是客是主,“請先”,“請慢用”以及種種的言詞,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蘊含的“和”之意。在現代人的價值觀中,總是認為茶道是十分繁瑣以及複雜的事情,很多人認為“就算是在自己家裡,就算是一個人也可以喝茶。”

但是,在茶道的本質中,和所代表的真諦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只要隨時隨地的從內心去體認茶道里的「和」,必定可以瞭解到和的真諦。古代的習俗,經過了多少世代而流傳了下來,儲存了數百年來的美感。對於自然的愛好,以及隨著四季的變遷,以古老的習俗來做內心與內心的相互溝通,這就是“和”的感覺。的確,現代人的我們對於自然的感受是被動的,但是人們卻擁有對於美的極纖細的感受性。

然而將此心性再加以提煉,就是所為的“茶の味”,也就是茶道的精神。隱藏在茶道具中間的藝術性,以及種種佈置,擺設以及茶之湯,果子等,仿如帶有生命力的纖細感,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和”的精神為基礎。說到敬,則是對於長輩的尊敬,同時也代表了對於友人與同儕間的敬愛。以和而敬,從此開始便展開了茶道的真髓。而清,則是清淨,清潔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種種禮儀,做法中十分強調的部分。

許多人認為茶之湯中,一定要使用古老的器物,注重是那個時代的哪個大師所做,以及是否是那個時代的那個名人所用過,總是把古老擺在所有事物之前,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最注重的應該是清潔,在利休百首中也詠道“水與湯可洗淨茶巾與茶筅,而炳杓則可以洗淨內心”。

中國與世界飲茶文化對比之——日本飲茶文化,你知多少?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結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規範,是日本人心靈的寄託。如今有五百年曆史的茶道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期。茶室,茶亭遍及日本各地;茶室,茶會已成為各種文化活動中的一個主要專案。

千姿百態的茶道具成為日本美的特徵。有關茶道文化的電影,電視片,美術展,著述比比皆是;從茶道活動的人口有五百萬之多。但是追溯到茶文化的歷史我就就會知道,日本的茶道其實是由中國的茶文化傳播過去的。

日本茶文化自開初就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飲茶習俗傳入日本的初期,飲茶活動是以寺院、僧侶為中心展開的。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從中國研究佛學回國,在他回國的行李中,就有中國的茶籽,最澄禪師將茶籽種在栽種在比睿山麓(滋賀縣),形成了最古老的日本茶園,從而結束了日本沒有茶的歷史。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第6張

空海和尚於804年入唐求法,806年回到日本。他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創始人,同時對傳播中國的茶文化也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不僅從中國帶回茶種,撒播於近江國臺麓山(今滋賀),還把中國製茶工具“石臼”帶回日本仿製,將製茶的蒸、搗、焙、烘等技術也傳到了日本。

永忠在寶龜年間作為日本遣唐僧來到中國,在唐朝生活了近30個春秋,返回日本時,帶回茶樹種子,種植在比睿山麓的阪本。806年,永忠上書朝廷,請求齋日必飲茶,認為這樣才是大唐風俗。

另據《日本後記》載,815年,嵯峨天皇行幸近江滋賀,路過梵釋寺,時任該寺大都僧的永忠親自煎茶奉獻,引起了天皇對茶的濃厚興趣。兩個月後,天皇下令在近江、畿內、丹波、播磨等地植茶,以備每年進貢。飲茶之風遂突破廟堂,開始向權貴階層延展,茶樹也藉此真正在日本國土紮下根來。

正是由於上述三位留唐僧的主動引進、積極栽培、大力宣傳及嵯峨天皇的極力倡導,日本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了飲茶的熱潮。但當時日本的飲茶文化,尚處於從中國直接引進,移植模仿時期,茶葉還主要依賴從中國輸入;飲茶方式基本上原封不地照搬唐朝的煮飲方法;飲茶範圍還僅限於宮廷父子、留唐僧人等階層,未能普及到民間;茶事活動還只是上層社會模仿的一種風雅之舉。

到了宋代,日本榮西禪師來我國學習佛經,歸國時不僅帶回了茶種及飲茶技術,並根據中國差異和天台禪宗茶學,制訂了自己的飲茶儀式。榮西禪師晚年著《吃茶養生記》(分上、下兩卷)一書,被稱為日本第一部茶書。書中介紹了差的功能、種類、茶具,以及採茶、製茶、點差的方法,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礎。書中將茶譽為“聖藥”、“萬靈長壽劑”,這對推動日本社會飲茶風尚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這時的茶與禪宗的關係可以說是以禪為主,以茶為輔。茶為坐禪修行時的飲料、禪案的素材、行道之資、救國之助等等。這些都只能說明茶與禪宗生活的密切關係,仍不能證明兩者之間的法嗣關係。

鎌倉末期,中國宋代盛極一時的“鬥茶”之風盛行,也隨之傳到了日本。不過宋朝“鬥茶”的評判標準是通過品嚐茶湯的色、香、味來決定勝負;而日本則著重識別茶的產地,以飲後能否說出茶的產地、分辨出本茶與非本茶作為評分標準,得分多者便為勝。

日本男女結婚設宴待客,新娘一定要給客人敬茶,它的含義是:女孩出嫁男方,有如茶花一樣純潔,茶水一樣清白,沒有絲毫的混濁。然而男女離婚是不喝茶的,以示一刀兩斷,決不藕斷絲連。

日本民間以茶招待客人極為考究,稱為“茶道”。“茶道”的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崇向“茶道”之美,茶質、水質、環境優良是飲茶者善性的首要條件。日本人認為喝茶,一人自飲有脫俗之感,二人同飲備感親切,三四人共飲興趣盎然,六人以上聚飲,則不免過於庸俗。

日本人長期習慣於飲醇和爽口氨基酸含量豐富的烘青茶,而多酚類含量高苦澀味較濃的茶則不受青睞;採用茶壺沖泡斟杯飲用,注重湯色、滋味和香氣,對外形沒有嚴格要求。市場上還出現茶葉冰淇淋、茶飲料、茶掛麵等飲食品。

在日本,最純正的茶道被稱之為“草菴茶”。草菴茶的茶道是對高貴、財富、權利的徹底批判,以及對低賤、貧窮的新的價值發現與價值創造。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第7張

中國與世界飲茶文化對比之——品味獨特的英國飲茶文化

優雅茶文化
  歷史上從未種過一片茶葉的英國人,卻用舶來品創造了內涵豐富、形式優雅的“英式下午茶”文化。也許是因為糟糕的英國食物讓英國人在法式大餐和意式美食麵前自慚形穢,他們總是在孜孜不倦地把具有傳統的英國茶文化發揚光大。英國人將茶葉與牛奶調製成可口的“英國茶”,調出了清香與可口,也調和了兩種文化。

尊貴的開始
  英國茶文化,一開始就和皇室掛上了鉤,1662年嫁給英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凱瑟琳,人稱“飲茶皇后”,當年她的陪嫁包括221磅紅茶和精美的中國茶具。在紅茶的貴重堪與銀子匹敵的年代,皇后高雅的品飲表率,引得貴族們爭相效仿。

茶成為身份的象徵,茶盒被鎖起來,鑰匙由女主人保管,只有在宴會待客時才能飲用。即使是客人喝剩的茶渣,女僕們偷著拿到街市去賣,還能換回外快。直到1826年,英國人在印度北部山區偶然發現了漫山遍野的野茶樹,茶葉開始變得比啤酒還便宜。從此,從英格蘭的多佛到蘇格蘭的阿伯丁,幾乎全英國都流行喝茶。

以茶作息
  “茶壺送進書房來時,房間裡立即瀰漫著沁人心脾的芳香。一杯茶落肚後,整個身心得到了極好的慰藉。綿綿細雨中散步歸來,一杯熱茶所提供的溫馨美妙得難以形容。”《傲慢與偏見》中的主角們,都是喝著茶,展現著英倫生活百態。

以茶開始每一天,以茶結束每一天,英國人樂此不彼地重複著茶來茶去的作息規律。清早剛一睜眼,就靠在床頭享受一杯“床前茶”;早餐時再來一杯“早餐茶”;又名開眼茶,精選印度、錫蘭、肯亞各地紅茶調製而成,氣味濃郁,最適合早晨起床後享用。搭配培根香腸和蛋,是一種能去油解膩的濃茶配方。

上午再繁忙,也得停頓20分鐘啜口“工休茶”;下班前又到了喝茶吃甜點的法定時刻;這時,香氣特殊的伯爵茶成為首選。伯爵茶是以中國茶為基茶,加入佛手柑調製而成,聞起來芳香,嚐起來也不算濃。回家後晚餐前再來一次有肉食冷盤的正式茶點;就寢前還少不了“告別茶”。

此外,英國還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花園茶會以及週末郊遊的野餐茶會,真是花樣百出。除了傳統的英國茶外,如今,英國人又在紅茶中添加了各類鮮花、水果及名貴香料,配製成當今非常流行的花茶、果茶和香料茶。要不要加糖、加奶或檸檬,正統的英式下午茶並無嚴格規定,只看個人喜好。不過基本原則是:濃茶加奶精口感潤滑,淡茶或加味水果茶要喝原味。

茶點有講究
  英國茶點最常見的有蘇格蘭奶油餅乾、維多利亞鬆糕、鬆餅。著名的英國西南部的奶茶還包括特殊的烤餅,與當地獨有的奶油外加果醬。由於鬆餅需要趁熱吃才能吃出口感以及香味,需要首先品嚐。通常順序按照口味區分:由淡而重,由鹹而甜。因此取用時從底層逐漸往上取用,先吃最底層容易飽腹的三明治和鬆餅,然後是第二層的蛋糕等甜點。最後才是第三層的水果餅乾等小點。下午茶講究的是輕鬆的家庭風格,所以用手而不是用刀叉取點心仍是至今的傳統。

精美的茶具
  藍白青花瓷,帶點壓抑卻又簡潔的色彩,是標準的英式內斂作風;外表描繪出英國植物及花卉圖案的骨瓷,是典型的維多利亞風格,完全把英國人熱愛園藝的習性反映到茶具上。無論哪種瓷器,配上純銀茶壺、茶匙,好看的蕾絲桌布,浪漫優雅得讓人心動,英倫風情呼之欲出。

英式茶,怎麼喝?
  傳統的茶室禮儀,講究交談聲音要小,瓷器輕拿輕放;女士舉止從容,有人從面前經過時要禮貌地輕輕挪動身姿,報以微笑。鬆餅的吃法,是先以刀切開,但是不能切到底,然後用手撕,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再塗一口。杯中茶喝完後,將茶匙放到茶杯中,表示到此為止,否則主人會不斷續茶。

正宗英國茶指南
  和米其林美食指南一樣,英國每年出版一本《全英最佳茶屋指南》,專門介紹著名且有特色的喝茶場所,成為權威的飲茶指南。據介紹,全英國最著名的茶室約有125間,環境無一例外的優雅、文化氣息濃郁、佈置裝潢精美,一般都掛有茶歷史的圖片。

倫敦——茶城之都
  在倫敦,幾乎所有的大酒店都有茶座。傳統的貴族下午茶,以里茲飯店的棕櫚閣最負盛名。因為黛安娜王妃生前時常光顧而留下了傳奇色彩。來這裡喝下午茶,男士必須打領帶才能入內,一定得事先預訂座位,最忙時需提前兩個星期才能覓得一席。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第8張

中國與世界飲茶文化對比之——獨具特色的俄羅斯飲茶文化

特色茶炊
  在古代俄羅斯,從皇室貴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時常常也是人們外出旅行郊遊攜帶之物,俄羅斯人喜愛擺上茶炊喝茶,這樣的場合很多:當親人朋友歡聚一堂時,當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訪時;清晨早餐時,傍晚蒸浴後;炎炎夏日農忙季節的田頭,大雪紛飛人馬攢動的驛站;在幸福快樂欲與人分享時,在失落悲傷需要慰藉時。

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慶的佳節……在不少俄國人家中有兩個茶炊,一個在平常日子裡用,另一個只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啟用,後者一般放在客廳一角處專門用來擱置茶炊的小桌上,還有些人家專門闢出一間“茶室”,茶室中的主角非茶炊莫屬。茶炊通常為銅製的,為了保持銅製品的光澤,在用完後主人會給茶炊罩上專門用絲絨布縫製的套或蒙上罩布。

飲茶的品種
  從飲茶的品種來看,中國人喜喝綠茶,俄羅斯人則酷愛紅茶,有趣的是紅茶在俄語是,直譯為“黑茶”;之所以稱之為“黑茶”,似乎有合乎邏輯的道理:一來紅茶在沒泡入水中時呈黑色,二來俄羅斯人喜喝釅茶,濃濃的釅紅茶也呈黑色;從飲茶的味道看,俄國人更喜歡喝甜茶,喝紅茶時習慣於加糖、檸檬片,有時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羅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人們用“謝謝糖茶”來表示對主人熱情款待的謝意。

從飲茶的具體方式看,俄羅斯人喝甜茶有三種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裡,用勺攪拌後喝;二是將糖咬下一小塊含在嘴裡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擱到茶水裡,也不含在嘴裡,而是看著或想著糖喝茶,第一種方式最為普遍,第二種方式多為老年人和農民接受,第三種方式其實常常是指在沒有糖的情形下,喝茶人意念當中想著糖,一邊品著茶,結果是似乎也品出了茶裡的甜味,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感覺。

茶的選擇
  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飲茶習俗。從飲茶形式上來看,中國人飲茶一向是香茗一杯,細品慢飲;俄國人喝茶,則伴以大盤小碟的蛋糕、烤餅、餡餅、甜麵包、餅乾、糖塊、果醬、蜂蜜等等“茶點”。

從功能上看,中國人飲茶多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俄國人喝茶則常常為三餐外的墊補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當然,喝茶之際談天說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羅斯人把飲茶當成一種交際方式,飲茶之際達到一種最好的溝通效果,而獨自飲茶則可以給自己一個沉思默想的機會,進行一種“我”與“我”的交流。

茶具特色
  俄羅斯飲茶十分考究,有十分漂亮的茶具:茶碟很別緻,因喝茶時習慣將茶倒入茶碟再放到嘴邊。茶具有的人喜歡中國陶瓷的,有的人喜歡玻璃的。但最習慣用茶炊煮茶喝,尤其是老年人更為喜歡。茶炊實際上是喝茶用的熱水壺,裝有把手、龍頭和支腳。

長期以來,茶炊是手工製作的,工藝頗為複雜。直到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工廠才大批生產茶炊。起初,茶具的形狀各式各樣,有圓形的、筒形的、錐形的、扇形的,還有兩頭尖中間大酷似橄欖狀的大桶。馳名全國的圖拉市茶具,是用銀、銅、鐵等各種金屬原料和陶瓷製成的。

稍後,出現了暖水瓶似的保溫茶具,內部為三格,第一格盛茶,第二格盛湯,第三格還可盛粥。現在使用的電茶具,形狀近似金銀質的獎盃。俄羅斯的能工巧匠們常將茶具的把手、支腳和龍頭雕鑄成金魚、公雞、海豚和獅子等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俄羅斯人喝茶通常是用茶具煮好茶,然後往杯中注入濃茶汁,再加開水,調到適當的濃度,飲茶的茶具一般很小,如同小酒杯一樣,邊倒邊品嚐邊聊天,真是甜意濃濃,無話不談。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第9張

中國與世界飲茶文化對比之——韓國飲茶文化的習俗與習慣

韓國的飲茶文化也有數千年的歷史。公元7世紀時,飲茶之風已遍及全國,並流行於廣大民間,因而韓國的茶文化也就成為韓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上世紀80年代,韓國的茶文化又再度復興、發展,併為此專門成立了“韓國茶道大學院”,教授大家茶文化。

韓國的茶禮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如按名茶型別區分,即有“餅茶法”、“錢茶法”、“葉茶法”幾種。韓國的“傳統茶”和中國茶不同,韓國“傳統茶”裡可以不放茶葉,但可以放幾百種材料。韓國“傳統茶”種類多,經過一番發揚光大,已經達到無物不能入茶的程度。比較常見的是五穀茶,像大麥茶、玉米茶等。藥草茶有五味子茶、百合茶、艾草茶、葛根茶、麥冬茶、當歸茶、桂皮茶等。水果幾乎無一例外都可以製成水果茶,包括大棗茶、核桃茶、蓮藕茶、青梅茶、柚子茶、柿子茶、桔皮茶、石榴茶等。

成人茶禮是韓國茶日的重要活動之一。韓國向來都有“禮儀之邦”著稱,韓國人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非常重視禮節。其中成人茶禮是通過茶禮儀式,對剛滿20歲的少男少女進行傳統文化和禮儀教育,整個茶禮儀式程式是司會主持成人者贊者同時入場,會長獻燭,副會長獻花,冠者(即成年)進場向父母致禮向賓客致禮,司會致成年祝辭,進行獻茶式,成年合掌致答辭,成年再拜父母,父母答禮。冠禮者13人,其中女性8人,男性5人。

高麗五行茶禮,形式喝日本的茶道有些相同,茶禮基本說的是對茶的沖泡和品飲,五行茶禮的核心主要是祭祖韓國崇敬的中國“茶聖”炎帝神農氏。據載唐代陸羽著有《茶經》,被人稱為茶聖,茶神。總的來說高麗五行茶禮是一種古代茶祭的儀式的延續,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現在的韓國人則把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首領炎帝神家找稱作茶聖,古代傳說中神家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家是發現茶,利用茶的先行者,高麗五行茶是韓國為紀念神家氏而編排出來的一種獻茶儀式,是高麗茶禮中的功德祭。

高麗五行茶禮獻茶時,由五行獻禮祭壇的祭主,一名身著華貴套裝的女子宣讀祭文,祭奠神位畢,即由十名五行茶禮行者向各位來賓送茶並獻茶食。

韓國人之所以熱衷大麥茶,與他們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由於地理位置和氣候原因,韓國飲食多以燒烤為主,輔以火鍋、泡菜等食物。這些食物不可避免地會給腸胃帶來一些負擔,大麥茶恰好可以起到“化解”作用。大麥本身性寒,經烹煮後寒性會減弱,也更溫和一些。在進食油膩食物後飲用大麥茶,可以去油、解膩,起到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中國飲茶文化對比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第10張

中國與世界飲茶文化對比之——新加坡茶文化有何不同?

新加坡茶文化之一:長茶
  所謂“長茶”是把泡好的紅茶加牛奶,然後由某師傅把奶茶倒進罐子裡。操作者一隻手拿著盛滿奶茶的罐子,然後倒進另一隻手拿的空杯子裡,兩隻手的距離約在一米之間,如此來回須7次。在來回倒茶的過程中,奶茶是不能外溢的。由於“長茶”的杯子相當大,喝起來相當過癮,喝茶者邊品茶,邊欣賞精彩的倒茶,心情也會變得輕鬆。

新加坡的長茶是當地最有特色的茶,主要是把泡好的紅茶加些牛奶,然後把奶茶倒進罐子裡,然後一邊拿著空杯子,一手倒茶,兩手相距1米左右,來回倒7次,故稱長茶。

新加坡茶文化之二:以吃為主
  新加坡飲茶多數在下午喝茶,對於茶的質量並不十分看重,他們主要是喝茶伴吃自助式點心,他們邊吃花式十分多的點心,邊喝茶,成為了一道休閒的風景。

新加坡茶文化之三:中國茶
  在新加坡除了長茶,最常見的就是中國茶,特別是很多年輕人也喜歡把談公事或者是下班約朋友見面定在中國茶的茶村、茶館。每當黃昏來臨的時候,茶館就開始熱鬧了。

在新加坡喝茶和在英國不一樣,這也許是一種多元化的演變。在英國喝茶是以茶為主,佐之以一些餅乾和小三明治。而在新加坡喝下午茶則是以吃為主,茶的好壞卻不十分重要。許多觀光飯店提供的下午茶,均以自助式點心為主,從印度式的煎蛋餅到中國的廣式點心,花樣繁多。即使是在五星級賓館喝茶,也常常會用茶葉袋泡的大壺茶來待客。

中國茶近年在新加坡也十分顯眼。一些專喝中國茶的“茶村”、“茶館”常常顧客盈門。新加坡的“喝茶族”並不只是兩鬢斑白的老人,似乎更多的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常常三五成群或成雙作對,借喝茶談些公事和鬆弛一下自己的身心。由於到新加坡的日韓遊客較多,會做生意的茶室還專門提供一些日韓客人喜歡的茶葉。每到黃昏降臨,新加坡街頭和茶室就會慢慢熱鬧起來,成為街頭一景。

TAG標籤:各國 飲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