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古色古香的壯族銅鼓鑄造技藝

銅鼓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在古代不僅是一種娛樂敲擊樂器,還是征戰時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壯族文化中,銅鼓鑄造技藝已經精湛到極致

壯族銅鼓鑄造技藝已經流傳上千年的歷史,如今它不僅是一種精美的藝術品,也是壯族文化的名片。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看看古色古香的壯族銅鼓鑄造技藝吧。

古色古香的壯族銅鼓鑄造技藝

銅鼓是我國南方濮、越人創造的一種打擊樂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曆史,以廣西數量最多,分佈量最廣。最初銅鼓是作飲器之用(即釜),後才演變為敲擊樂器。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欣賞品,其融注著駱越人審美意識的屬性始終不變。銅鼓的演變在2000多年的時間中經歷了萌芽、發展、鼎盛和衰落幾大發展階段。銅鼓最早源與陶釜,個體不大,從素面無紋到有簡單的紋飾。漢以後到唐,逐漸向雄渾高大、精美穩重的方向發展。

唐以後又逐漸變小。明清以後,這一傳統技術就消失了。隨著鑄造世家韋啟初兄弟鑄造的仿古銅鼓新工藝的不斷髮展,民間新鑄造銅鼓的擁有和使用的數量將大幅的增加,廣西的銅鼓文化必定有著輝煌的前景。

上朝地處環江北部,與貴州省荔波縣接壤,大環江河蜿蜒穿過。這裡有著豐富的煤炭及鉛鋅礦資源,明代以來官方就一直在這裡採礦並冶煉,民間鑄造業十分活躍。在廣西享有盛名的環江鐵鍋,就出自這裡。沙模鑄造在我國是一種傳統的鑄造工藝,民間應用非常普遍。沙模鑄造也稱為“翻砂”,是將熔化的金屬澆灌入鑄型空腔中,冷卻凝固後而獲得產品的生產方法。

製造鑄鐵件通常採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為主,並與粘結劑、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粘合強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狀並能抵禦高溫鐵水的沖刷而不會崩塌。為了在砂型內塑成與鑄件形狀相符的空腔,必須先用木材製成模型,稱為木模。熾熱的鐵水冷卻後體積會縮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鑄件原尺寸的基礎上按收縮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應加厚。空心的鑄件需要製成砂芯子和相應的芯子木模。

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鑄造也稱為“翻砂”)。在製造砂型時,要考慮上下砂箱怎樣分開才能把木模取出,還要考慮鐵水從什麼地方流入,怎樣灌滿空腔以便得到優質的鑄件。砂型製成後,就可以澆注,也就是將鐵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壯族民間多用此法來鑄造犁頭、鐵鍋等。

古色古香的壯族銅鼓鑄造技藝 第2張

沙模鑄造
  突破2000年,韋氏兄弟再次投入銅鼓鑄造。這次攻關,從選沙到制模、進而到鑄造的整個工藝流程,都反覆揣摩、反覆試驗,在歷經數不清的失敗之後,終於在2003年取得了重大突破,鑄造出外覌幾能亂真的麻江型銅鼓。韋氏兄弟鑄造銅鼓的特色在於銅鼓模具,包括底座、外筒套、鼓身模、內筒套、鼓面模和模蓋。特徵在於圓盤底座縱向剖面呈“凸”形,圓筒狀的內套筒豎直安裝在圓盤底座的中央。

筒身比鼓身模低,上端封口,鼓身模豎直安裝在以內套筒為中心的“凸”形圓盤底座上。鼓身模組為兩塊,呈扇形對接圍成。圓筒狀的外筒豎直套接在“凸”形圓盤底座的凸肩上,其筒身比鼓身模高,由至少兩塊扇形外模組連線圍成。模蓋呈翻蓋式,活動式連線在與底座相連的支架上,並與外套筒上埠相配接。

壯族銅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藝術。無底腹空,腰曲胸鼓,給人以穩重飽滿之感。鼓面為重點裝飾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陽紋,外圍則以暈圈裝飾,與鼓邊接近的圈帶上鑄著精美的圓雕裝飾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騎士、牛橇、龜、鳥等。造型誇張、雄強、有力、莊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許多具有濃郁裝飾性的繪畫圖案。

鼓足則空留素底,造成一種疏密、虛實相間,相得益彰的效果。這些影象都在模坯上用鏤刻或壓印技術製作而成,採用線地浮雕的技法,畫像傳神簡潔,線條剛勁有力。畫像紋飾大抵分物像紋飾、圖案紋飾兩類。物像紋飾有太陽紋、翔鷺紋、鹿紋、龍舟競渡紋和羽人舞蹈紋等。

圖案紋飾有云雷紋、圓圈紋、錢紋和席紋等。這些影象紋飾往往以重複或輪換的形象、構圖出現,產生強烈的整體藝術效果,表現出合理的裝飾佈局。鼓胸裝飾帶的影象有長卷形式,而鼓腰裝飾帶的圖案則是獨立成篇,迴圈往復。

銅鼓將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代表這個地區、這個民族的文化特徵。2006年廣西文化舟以韋氏兄弟鑄造的大銅鼓作為禮物送給北京市、市政府,2007年內蒙古自治區四十週年大慶、今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五十週年大慶,都以韋氏兄弟鑄造的大銅鼓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自治區人民政府的主要賀禮。可以預見的是,大銅鼓今後會越造越大,不僅是重要禮物,而且會成為城市裝飾的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