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壯族扁擔舞文化,廣西壯族民間舞蹈

壯族文化是在壯族人民生產勞動中產生,所以壯族文化獨具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風情。壯族最受歡迎的舞蹈是壯族的扁擔舞,雖然扁擔舞是用一種勞動工具進行表演的,但扁擔舞蘊含了濃郁的勞動氣息,以及是壯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表達。

廣西壯族民間舞蹈,壯族扁擔舞文化

扁擔舞是一種壯族傳統民間舞蹈,由打礱舞發展演變而來,一般由婦女表演。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縣的林江、地蘇、安陽鄉和馬山縣的白山、古寨、加芳鄉-帶。該舞在春節期間最為盛行,寄託了群眾渴望來年豐收的希望。

壯族扁擔舞又叫“打虜列”、“谷榔”、“打榔”(均為壯語譯音),是一種群眾自娛性民間舞蹈形式。特別是中、老年婦女打扁擔,更為出色。打扁擔時,至少四人一組,多則十人、八人扁擔舞均可,在一條長板凳上互相敲擊。

扁擔舞最初是用一塊木板,蓋在舂米槽上用扁擔敲打。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動,於是慢慢改為用長條凳。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到十六,村村寨寨都打扁擔,但過了十六,就不打了。有的地方用竹竿代替木杆和扁擔,竹竿兩頭還繫上數枚古銅錢,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吉祥如意等,敲擊起來聲音清脆,悅耳動聽。

扁擔舞在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至元宵節期間舉行表演,場地是在村前的晒穀場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大多以雙數的婦女為主。出場表演時,舞者每人手拿一根扁擔,相對而站,圍著一條長一丈多、寬一尺的木槽或板凳,舞者以口喊呼,上下左右相互打擊,模擬農活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穀、舂米等姿勢動作,邊打邊唱邊舞。

舞者時而雙人對打,時而四人交叉對打,時而多人連打;有站、蹲、弓步、轉身打等,輕重、強弱、快慢,此起彼伏錯落有致,動作剛勁有力、優美穩健,整個舞蹈自然清新。可見扁擔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勞動工具,同時也是舞蹈的節奏樂器。而在有些地方,不用扁擔,也不用木杵,而是用竹竿,竹竿兩頭還繫上數枚銅錢,敲打起來聲音清脆,悅耳動聽。

廣西壯族民間舞蹈,壯族扁擔舞文化 第2張

扁擔舞的起源
  在廣西都安、馬山、東蘭、南丹等縣流傳著一種叫做扁擔舞的民俗舞蹈,又稱打扁擔,扁擔舞因以扁擔作為道具和節拍樂器而得名。扁擔舞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特點和地域文化色彩,其歷史悠久,據說起源於唐代的舂堂舞。唐人劉恂在《嶺表錄異》中寫道: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為槽,一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擊槽弦,皆有偏拍,槽聲若鼓,聞於數裡。

試將古代舂堂舞與今日的扁擔舞相比,就可發現二者的聯絡,內容都是反映勞動生產,形式大體相似,只是手持道具略有不同,舂堂舞是用“杵”(木質舂米棍)敲擊木臼;而後來的扁擔舞則改用扁擔敲擊板凳或槽。但音響效果同屬強烈,不論是舂堂鼓和扁擔鼓,其聲皆遠揚而“聞於數裡”。

以此推論,扁擔舞很有可能是由古代的舂堂舞演變而來的,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時間的生活、勞動等過程當中創造出來的,是廣西壯族文化中一塊瑰寶。它的節奏強烈有力,聲響清脆高亢,氣氛熱烈歡快而具有感染力,富有濃烈的生產勞動氣息,是深受壯族人民喜愛的一項民俗活動。

扁擔不僅是娛樂工具,它還是壯族青年男女的定情物。《依人擔歌》記載:“峒人多用木擔聘女,或以贈所私者,壯人的一種風俗。”即小夥子對扁擔進行藝術加工,兩頭畫龍鳳,中間用五彩畫上一個個邊框,每個框內各寫或刻上男女雙方愛的盟誓山歌,上歌圩時,看到意中人時則以此為貴重禮品贈給對方作為定情物。扁擔在壯族勞動人民心中有著非凡的意義。因此,扁擔舞是壯族人民勤勞勇敢、熱愛生活的情感表述。它傳遞著勞動生活的氣息,表達著狀鄉兒女細膩的情感韻律。

唐人劉恂在《嶺表錄異》裡寫道:“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為槽,一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聲若鼓,聞於數裡,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可見唐代的“舂堂”是古代壯族人民舂米勞動的生動寫照。

隨著歷史的發展,才逐步演變成了今天的扁擔舞。至今仍流行於德保縣的’舂米舞”,平果縣的“打礱舞”,寧明縣的“經礱舞”,都基本上保持了古代“舂堂”的特點。因為嘹亮的槽聲預示著壯家的豐收和興旺,故有“正月舂堂鬧轟轟,今年到處禾黍豐”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