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岑溪牛娘劇,由春牛崇拜產生的戲劇形式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千百年來,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匯成了一個新的中國。戲曲源自於民間。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戲曲,由春牛崇拜產生的岑溪牛娘劇是怎樣的呢?不妨來戲曲大全裡看看。

由春牛崇拜產生的戲劇形式:岑溪牛娘劇

牛娘劇又牛歌戲,稱每逢春節前後,當地群眾自發演出牛娘劇,開展迎春活動,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牛歌戲發源於廣西東南部(主要是藤縣,平南地區),是流行於兩廣地區的以當地方言為唱詞的極具民俗特色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牛歌戲言語通俗,形象生動含蓄,諧趣調皮;有不同角色的特定臉譜和扮相;有唱詞和特定音樂結構。如果說京劇是國粹的話,那麼牛歌戲便是廣西的“區粹”。

岑溪牛娘劇是岑溪老百姓最喜愛的地方戲,其演出形式有點象東北的“二人轉”,歌詞每句七字,有點象七律,但不要求象七律那麼工整,可押白話韻,易聽、易懂、易記,深受老百姓的歡迎。作為《中國戲曲大全》裡的劇種,與其它地方的一樣,牛娘戲的應運而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伴隨著。

元末明初,岑溪流行著唱春牛的習俗。每年開春,農人便在村頭晒坪,用泥塑成春牛,由當地有名的長者執鞭抽牛,口中唸唸有詞,有說有唱,保佑天宮風調雨順,接著圍觀的群眾也爭相舉鞭抽打春牛,邊打邊唱,手舞足蹈,祈求平安。

到了五百多年前,唱春牛經過歷代傳承和演變不斷豐富和發展,根據農事勞動的情節增加了一整套舞牛動作。舞牛時,有兩個插田姑娘伴唱,唱詞也大為增加,並有了簡單的牛娘音樂唱腔。後來又增加了鼓鑼等樂器,一些民間藝人還把生活中的事通過舞春牛唱出來,也是即興演出想唱什麼就唱什麼。

後來民間藝人就把唱詞記下來,經過收集整理,並在演出時加進了一些生活情節,形成了最初的牛娘戲。據口碑資料:清乾嘉年間藝人梁麗堂、李世釗等把一些佛經故事和廣東傳入的木魚、南音唱本改編演出,並建立了梁麗堂班。這是最早的牛娘戲班。以後又逐漸有過不少班社。

1908年,由莫華釗組建的集慶堂班,是最有影響的戲班,該戲班的著名藝人莫玉芳(人稱“玉姐”)在演出時吸收了民歌小調,豐富了牛娘戲的音樂。上世紀20年代以後,有廣東粵班演員來到岑溪,加入了集慶堂班,便將廣戲的演藝傳授給牛娘戲演員,牛娘戲吸收了廣戲的表演程式及服飾裝扮,向更成熟階段發展。至上世紀40年代,因當局禁賭,戲班的演出受到很大影響。

解放以後,牛娘戲得到恢復和發展,上世紀60年代以後建立了專業性劇團,並創編了一些現代題材的新劇目,其演出影響日漸擴大。1982年牛娘戲被收錄入《中國戲劇詞典》,同年牛娘劇《親家》被搬上熒屏在廣西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播放。上世紀90年代,牛娘戲載入《中國戲曲志》,昔日的“下里巴人”變成了“陽春白雪”,登上了大雅之堂。2002年,岑溪市成為“廣西民間藝術(牛娘劇)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