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蒲劇的產生地,蒲劇是哪裡的地方戲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中國戲曲是有由幾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綜合而成,戲曲演繹的內容大多來自於民間的故事。為了讓觀賞者更能切身體會,融入了舞蹈動作和說唱。那麼蒲劇是哪裡的地方戲呢?本期蒲劇文化為你揭曉。

蒲劇是哪裡的地方戲,蒲劇的產生地

蒲劇又稱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是我國最古老的漢族民間戲曲藝術之一。因興于山西晉南古蒲州(今山西運城永濟)一帶而得名。蒲劇在清代乾隆時期外省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嘉慶、道光以後,又稱“山西梆子”;陝西稱:東路戲,山西省北、中部稱“南路戲”;晉南當地則習慣稱“大戲”或“亂彈”。

蒲劇約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山西省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種。流行於山西南部各縣和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蒲州地處黃河中游,其大慶關渡口毗連山西、陝西,最古代南方絲瓷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商業興隆,經濟文化繁榮,為戲曲的發展、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金元時期,這裡金院本、元雜劇的演出極為盛行;明清以來,又是梆子、亂彈活動的重要基地,故素有“戲曲之鄉”之稱。

臨汾地區有許多古代戲劇活動遺蹟,例如臨汾市的魏村元代牛王廟戲臺、東羊戲臺和王曲元代戲臺等,造型逼真,表情豐富,再現了我國古代的戲劇藝術。這些實物史料證明,晉南地區戲劇活動歷史悠久。蒲劇唱腔高昂,樸實奔放,長於表現慷慨激情、悲壯悽楚的英雄史劇,又善於刻劃抒情劇的人物性格和情緒。

在梆子腔劇種體系中,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誕生最早的一種,它與陝西梆子之間存在著淵源關係,是考察中國地方戲曲傳承演變軌跡的活資料,對於山西地方文化研究也能發揮重要作用。在商業大潮的衝擊下,蒲州梆子正陷於危機之中,觀眾大量流失,演員隊伍青黃不接,這種局面需要儘快得到扭轉。

20世紀70年代末,蒲劇度過了“文革”劫難而獲得新生。各屆領導都給予大力支援,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以促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尖子人才的戰略措施,迅速湧現出獲得全國戲劇“梅花獎”、“文華獎”的任跟心、郭澤民等一批蒲劇青年表演藝術家和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在蒲劇藝術教育這塊園地,又先後有多個蒲劇幼苗獲全國戲劇“小梅花獎”,併成立了小梅花蒲劇團,蒲劇正進入一個新的振興期。

【結束語】不同的戲曲,表達方式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在表演方式和唱腔有所不同而已。蒲劇唱腔,為徵調式,採取真假聲結合的方法,起調高,音域寬。

TAG標籤:蒲劇 地方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