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巧奪天工”的陝西小吃泡泡油糕

個專門製作油糕的小吃店,製成的油糕外皮起泡、酥鬆潤滑、餡軟甜香,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有一天,被前往北原狩獵的唐太宗李世民所嘗,連連讚道“好、好、好,見風消”。後面就成了泡泡雪糕。本期陝西文化為你介紹。

“巧奪天工”的陝西小吃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是陝西三原縣很有名氣的漢族傳統小吃,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的燒尾宴名點“見風消”油潔餅。餡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開水、大油燙熟的富強粉。西安飯莊和五一飯店的泡泡油糕,已上了金榜。

泡泡油糕是燙麵包入黃桂白糖餡經油炸而成,因起糕面有隆起的鬆泡,故名。泡泡油糕據傳原為皇宮點心,“安史之亂”時,有一位善制此糕的御廚流落到今西安以北的三原縣。為了謀生,便做起製售泡泡油糕的生意,工藝從此傳入民間,成為三原縣一帶世代相傳的美味。清朝年間,一些掌握了製作油糕技術的三原縣人,到西安製售為生,使泡泡油糕傳至西安,並由此名揚遐邇。

小吃特點色澤乳白、表皮膨鬆,如輕紗制就、蟬翼捏成。

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以後,先後在今三原縣的北部原區興建了開國皇帝李淵以及敬宗李湛、武宗李炎等帝王的巨集大陵園,即獻陵、莊陵、端陵。於是三原的北部原區便成了唐王室巡拜陵、從事狩獵的重要場所,經常是帝王御駕前往,王公大臣們的活動也甚為頻繁,以致路上行人常年絡繹不絕。這條道路上有個村子距京城長安和原區均不遠,便成了皇家往返休息的重要場所,人稱“王店”。

這個村也成了達官顯貴、商賈富戶常來常往的地方,隨之興起了物資交流、集市貿易,王店也成了興旺繁華的“王店集”。

據傳說,在“王店集”上有一個專門製作油糕的小吃店,製成的油糕外皮起泡、酥鬆潤滑、餡軟甜香,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有一天,被前往北原狩獵的唐太宗李世民所嘗,連連讚道“好、好、好,見風消”。對泡泡油糕讚不絕口,並將其作為宮遷食品。於是該店的名聲大振,生意非常興隆,小吃店經營的油糕也得以廣泛流傳。

唐中宗在位時,宮廷中有一種制度,即大臣初拜官或升遷,照例要獻食於天子,名叫“燒尾”。燒尾是指神話傳說中“魚龍變化”的故事,凡是有躍上龍門的鯉魚,必有天火(雷電)把它的尾巴燒掉,才能成為真正的龍。大臣們為了獻媚取寵,向“真龍天子”進宴,當然就叫做燒尾了。

唐景德鎮龍二年(公元708年),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後,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有一款名點叫“見風消”就是泡油糕的製作技術得到了改進和提高,已是輕如白紗,薄如蟬民辦,入口即消,真是巧奪天工。

經過歷代相傳至今,泡油糕久盛不衰。由於飲食文化的交流和旅遊事業的興旺,泡油糕在西安古城和其他城市,成為中外賓客同聲讚揚的上乘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