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列表

佛教禮儀有哪些,不可亂參拜

佛教弟子都有很多的禮儀要行,無論是外出,看病,敬佛等都是要行禮儀的,對不同的人群,對不同的佛,都有不同的禮儀。各種禮儀都不可以亂拜,本期的佛教禮儀帶你去了解不可亂參拜的佛教禮儀有哪些。

不可亂參拜!佛教禮儀有哪些

還想要了解》》佛教禮儀之五戒

佛弟子之行儀
  佛弟子是指學佛的七眾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如上述所指出的那樣,從一學佛開始,就產生了對行為舉止的調整,在不同的階段,而有不同的規矩,從“三皈五戒”直到“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善因法師著《學佛行儀》一書,詳細講述了佛弟子的日常生活當中最普遍的都需要遵守的一些行為規範,有二十四條:敬佛、敬法、敬僧、居庵、事師、事親、居家、待客、讀書、為官、經商、務農、司工、作務、禮誦、坐禪、受食、睡眠、入眾、看病、寂居、出外、務喪、住禪堂。

一般信眾之禮儀
  對佛教有好感,也相信佛教所講的道理,但沒有正式成為佛教徒的,我們都把他稱為一般信眾。一般人到寺廟裡去,雖然不是正式的佛教徒,但為了禮貌起見,也應該注意自己的行儀,這裡分以下幾點:入寺、進門、請教、稱呼、合掌、問訊、燒香、拜佛、觀賞、聽經、法會(浴佛、普佛、課誦、忌日、朔望、拜懺、焰口、水陸)、用餐、入廁。

佛教禮儀的特性
  宗教性:佛教雖然主張現世的自我完善,但是他對佛、菩薩、老師的崇拜,並且認為通過這種禮儀上的恭敬能夠獲得善業的美好的果報,這是佛教禮儀具有的“宗教性”一面。

對治性:佛教的戒律分止持和作持:止持是防止過錯、叫“諸惡莫作”;作持是努力向上、叫“眾善奉行”。

區域性:佛教產生於印度,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世界性宗教,一般說來有三個系,即傳入中國漢地後又傳到朝鮮、日本的“漢語系”,也叫“漢傳佛教”;傳入西藏的“藏語系”,也叫“藏傳佛教”。傳入東南亞及我國雲南一帶的“巴利語系”,也叫“南傳佛教”。在各個不同的地區裡,佛教的律制與禮儀也隨著各民族的不同風俗習慣而產生不同的禮儀,這一點在佛陀時代也是允許的。

TAG標籤:參拜 禮儀 佛教 #